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371)

“只是……”

温仲夏道:“七娘你向来直爽,怎么现在吞吞吐吐起来?”

成七娘叹气道:“只是我爹恐怕不会同意。”

她今年已经十九岁,老爹原本就很为她的亲事着急,是她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的媒婆上门提亲。

要是老爹知道她又看上一个太学生,还不知道会怎么发火呢?

梁江今年才进太学,以他的才学,一直往上读,至少得三年。

她能等三年,老爹也不会答应。

而且三年之后,不晓得是什么光景,万一又出变故,她就真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

温仲夏听完思绪万千,这里的姑娘们确实没有那么多功夫去谈什么享受恋爱。

她们俩的年纪,至今还未婚配,已经有不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了。

温仲夏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徐袖也由她去。

成七娘不行,性情虽爽朗,但到底限制于传统思想,再加上父亲和周围人催促的压力,心里肯定不舒坦。

温仲夏沉思少顷道:“如果你们确实相互喜欢,先说出来,听听他的想法,再来判断他值不值得等待。”

“我们帮你一起把关,要是他不行,趁早离了他,不要耽误你的姻缘。”

“……说一千道一万,咱们女人不能在里面吃了亏。”

成七娘若有所思地点点下巴。

旋炙猪皮肉

成七娘被温仲夏说动, 思考一晚上,确实不能拖泥带水下去,找了个机会直接向梁江开口。

“后来呢, 他怎么说?”

温仲夏、徐袖和兰姑等人围着成七娘,皆一脸好奇, 手里就缺一把瓜子了。

成七娘望着众人,极力想压住上扬的嘴角, 可是不行。

温仲夏瞧她满面春风, 便猜到事情进展应当不错。

果然, 成七娘抿着笑意道:“他打算参加明年的科考,如果高中,就马上来我家提亲。”

“好啊, 他有这份心,表示他对你是认真的。”温仲夏道。

大家听了很为她高兴, 梁江这个小伙子平日接触下来, 看得出不是那种轻浪浮薄之人,更不会随意抛出这种承诺。

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按理说只要院内考试合格便能出仕,国子监不必说,那些官家子弟可以凭借父辈的恩荫在官场谋职, 像冯衙内那样。其他学生本就是从各地选拔上来,极优秀的一批,不考科举就能当官。

不过有些学生仍然会去应考科举,毕竟十年寒窗苦读,不上一回科举考场岂不遗憾?

而且国子监和太学即便通过上舍试,分配的通常是小官, 但科举考场出来的进士,尤其是前三甲, 很不一样,有机会直接当大官。

心存远志之人总会想搏一搏。

“假使他没考上,怎么办?”兰姑追问。

成七娘道:“没考上他继续在太学念书,他会努力用两三年通过上舍试,他说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先定亲,付彩礼,不叫我白等。”

梁江明白她的担忧,他虽家境贫寒,但仍竭尽全力想给予她安心之感。

成七娘知道未来难以预测,或许男人会变心,不过现在她愿意相信他。

她等。

其实做任何决定都在冒险,假使她听了老爹的话,现在就嫁人,不也有可能遇到一个不靠谱的丈夫吗?

至少梁江是她中意的。

父亲那头她会尽力去劝说。

温仲夏十分钦佩七娘,即便曾经受到伤害,依然对感情抱有热情的期待,遇到缘分主动出击,敢爱敢恨。

徐袖道:“梁江是个聪明孩子,我看明年大考很有希望。”

二丫则拍手恭喜,“那七娘姐姐以后也是官夫人了。”

“快别说,我都不敢想,”成七娘连连摆手,“就算没考中也无妨,他读完书出来能当个教书先生,我就满足了。”

“唉还没考呢,别说丧气话啊,”兰姑笑道,“离秋闱还有大半年,让杭大博士给梁书生好好指点指点,探花郎带出来的学生还能有差吗?”

说着说着众人把目光转向温仲夏,脸上表情写着:掌柜的,瞧你的了。

温仲夏哑然失笑。

深冬的州桥夜市并不冷清,街道两旁的食店和小摊热热闹闹,喧嚣声不绝于耳。

温仲夏难得忙里偷闲,晚上吃过饭后,拉着杭曜逛夜市。

州桥夜市离温记不远,来回方便。

“盘兔、野鸭,来瞧一瞧,尝一尝咧……”

“须脑子肉①,不好吃不要钱!”

“小官人,小娘子,现烤的猪皮肉,好吃又便宜哩,尝尝吧……”

温仲夏被一个小摊贩的吆喝吸引,拽着杭曜的胳膊走了过去。

这个摊贩摆的是小烧烤摊,主打的是旋炙猪皮肉,焦香扑鼻,买的人不少。

温仲夏和杭曜才吃过饭,多的也吃不下,烤猪皮一串没几块,打打牙祭正好。

杭曜看了看手里的一包糖炒栗子,方才买栗子她就是这么说的,吃不完带回去。

栗子才剥了几个,又馋上炙烤猪皮了。

温仲夏比出两根指头,“来两串,一串多放辣。”

扭头看他,“少辣?”

杭曜点点头。

“好咧。”

摊主麻利地抽了两串猪皮放到铁丝网上,滋滋的炙烤声,听着就颇有食欲。

猪皮上的肥肉和细毛处理得很干净,一瞧就是提前煮熟过,亮晶晶的表皮微微卷曲。

小火舌不断往上窜,猪皮逐渐冒起小气泡,酱料一刷,再撒上辣椒苗和芝麻粒,香味翻倍。

猪皮皮酥肉嫩,口感软糯,有一丝弹牙,香辣咸香,比起烤肉,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