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379)

对于那些吃惯山珍海味的有钱人来说,看到温记的菜单都不禁眼前一亮。

原本只是为了捧伍老爷的场,但尝过温记酒楼的菜肴后,众人只有一个念头:

这趟来得值啊,以后大家聚餐请客又多了个好去处。

胡掌柜携礼物到来,不大的眼睛笑得眯了起来,拱手道:“温掌柜恭喜恭喜,胡某可是早盼着贵酒楼开业啊,头一日这么热闹,日后必定红红火火,财源广进!”

“胡掌柜您看,人来就好,还带什么礼物啊,快请坐。”

温仲夏和他客气几句,又寒暄了一下他的近况。

自从张连虎蹲大牢之后,八仙楼的房契到了张中书手里。

胡掌柜在公堂之上出面为温仲夏作证,肯定惹恼了张中书,两家的合作自然进行不下去。

张中书便要收回八仙楼,胡掌柜巴不得赶紧丢掉这个烫手山芋,即便八仙楼挣钱也不敢沾手。

张中书不像他儿子那么胡搅蛮缠,风头上也不想再生事端,两家很快便解除了契约,胡掌柜算是得偿所愿。

胡掌柜恭维道:“温掌柜,我现在就庆幸自个儿在温记开业前脱了手,不然日后争不过你们,可有苦头吃咯。”

听说八仙楼已经重新找人接手,是张连虎娘舅家的一个侄儿,张家自己人。

马行街本就卧虎藏龙,又来温仲夏这样一位强悍的对手,胡掌柜暗想,这条街用不了几年,格局就得大变,到时兴许会出现又一个远近驰名的温楼。

温仲夏扬起唇角道:“胡掌柜说笑了,在这里我是后来的,今儿由衷感谢各位前辈来捧场,可万万不敢说抢谁的财路,都是同行,良性竞争,和气生财才是正路。”

“温掌柜说得有理。”胡掌柜满脸堆笑。

心知肚明都是场面话,反正他已甩手不干了,尽可当个看客。

他现在暂时顾好家里的茶叶买卖,以后假使再做食饭行当,得远离这条马行街。

温仲夏在大堂转了一圈,又看到马大叔一家。

马大叔和妻儿以及老爹、老娘坐了一桌。

她笑吟吟地走上前招呼,“马大爷、马大娘,吃的可好啊?”

马大叔一家看到她,便想站起来见礼,被温仲夏劝着坐下。

马大爷乐呵呵道:“温掌柜,托您的福,今儿俺这老头子一大把年纪头一回上大酒楼,真是见世面哩。”

之前温仲夏说酒楼开业要请他们一家来吃席,他们以为是客套话,没成想人家专程派人到村子里上门邀请,还请了几个上回雪天遇袭风波中出大力帮忙的村民。

为了上酒楼,他们都穿上了自个儿最体面的衣裳,一大早便出发。

到了酒楼门口,看到那么多贵人进去,还有些犯怵。

幸好老马常年在城里干活,也算见多识广,而且这栋酒楼就是他领着工匠修葺的,他熟门熟路,一点也不怕,带着大家进去找座点餐,顺便告诉他们,酒楼里面哪些地方重修过,哪里花了什么巧思、用了多少钱……

以前只知道酒楼很贵,自己真进来吃,才发现比想象中豪华多了,不过东西是真好吃,一分价钱一分货。

来这一遭,回村后可有的是谈资了。

马大娘笑得合不拢嘴,“温掌柜,您这里弄得真好,每道菜都好吃得不得了,俺们方才还在讲这樱桃肉不晓得咋做的,乍一看,还以为是真的樱桃果子咧。”

大小均匀的肉块排列成方形,表皮油亮,红艳艳的,底下铺着一圈青菜,衬得樱桃肉色泽愈发好看。

味道更是妙,咸甜带鲜,黏糯酥烂,却又不会烂到夹不起来,入口即化,好吃极了。吃上一口,一辈子忘不掉。

温仲夏道:“大爷大娘喜欢就好,想吃什么喝什么尽管说,在我这里千万甭客气。”

温记酒楼开业大酬宾是五折优惠,但她特地交代,马大叔一家和村民这两桌不收钱。

“温掌柜尽管去忙您的,不用招呼我们,酒楼我熟,这里有我呢。”老马憨笑道。

温仲夏便说笑两句,转去了点心屋。

点心屋是温记酒楼的又一大特色,刚放开时着实惊艳了众人。

地方不算大,但入目便是一大片暖粉色和浅黄色,所有柜子皆用了明瓦,朦朦胧胧中可以看见柜子里面整齐摆放的各色点心,漂亮极了。

这还不是最令人叫绝的,点心屋的厨房故意建在柜台后面,离得很近,墙面上留了一扇窗户。

尽管看不清厨娘做点心的过程,但是烘烤的香味却直接、浓烈地飘散过来。

之前在温记的小食店,也卖蛋糕之类的点心,但通常只有送到手边,客人才能闻到。

现在只要走到屋子门边,便没有人能忽视这股醇厚甜蜜的气味,令人深深沉醉,迫不及待想要进来买上一份。

这不,点心屋此刻已是座无虚席,而且全都是女人。

这倒不是温仲夏刻意安排的,只是先有一波小娘子嗅到香味奔了过来,随后招朋引伴,来的女人越来越多。

即便随后有男人想进来光顾,看到全是女人,也不好意思落座,只好端着糕点去大堂吃。

这帮小娘子可高兴了,没有陌生男人在,她们更自在,放开了嬉嬉笑笑,好不热闹。

长公主和杭妍、伍婉娘她们便在靠里面一桌。

荣秀县主还在坐月子,不便出门,不过冯家派人送了贺礼过来。

公主府离得近,长公主老早便来道喜。

她进酒楼时戴了帷帽,因不想被认出,惹来喧哗。

她先在雅间坐了一会儿,又嫌无聊,跑来点心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