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416)

鳝丝提前剔了骨,肉质嫩得不像话,咸香中带着几分甘甜,胡椒的独特香味令味道更加丰富。

“浓油赤酱,鳝丝的鲜味却没有被掩盖,软烂嫩滑,味道极好。”

杭曜又吃了一口,点评道:“这道菜很适合下饭。”

“饭来了。”

温季春不知哪里变出一碗冒着尖的白米饭,右手一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扒拉走一大筷子鳝丝。

温仲夏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飘到几步之外,菜也囫囵进了他的嘴里。

她笑骂道:“大哥,你耍赖。”

温季春正被美味冲击得两眼放光,含糊道:“好妹妹,我在宾州吃够了清淡的苦,好不容易回京了,还不让我吃个痛快,未免太残忍了些。”

他讨饶道:“哥哥知错了,以后杭博士就是我亲妹夫,我再不挑他的错了还不行吗。”

温仲夏简直哭笑不得。

徐袖端着另一道菜走过来道:“你们兄妹俩不见面时互相惦念,见面了又斗个不停,累不累啊。”放下餐盘,招呼他们过来:“这是蟹炒年糕,我方才尝过了,好味谁吃谁知道。”

温季春抢先伸筷子,“原来年糕和螃蟹也能一道做菜,我还从没吃过。”

温仲夏其实早就气消,也就随他去了。

片状的年糕柔嫩软糯,螃蟹有巴掌大,橙红鲜亮,膏满肉肥,每一根螃蟹腿,都能嗦出大块鲜美的蟹肉。

螃蟹的鲜味完全融入到汤汁中,又裹在年糕上,黏糊糊,糯叽叽,每一口下去都鲜美无比。

温季春有了蟹炒年糕,又将响油鳝糊抛在脑后,吃得不亦乐乎。

徐袖倒了杯茶水递过去,“吃慢些,后面还有呢。”

杭曜连尝两道新菜,望着温仲夏道:“响油鳝丝和蟹炒年糕的滋味都是咸香带甜,似乎是江南菜的口味。”

温仲夏眼眸一弯,“果然在我这里没白吃,我今儿做的新菜还有一道茶香鸡,一道花雕醉虾,都是江南名菜。”

温季春嗦了嗦蟹壳,问她:“怎么,酒楼过阵子要主推江南菜?”

杭曜却不这么想,他记得温仲夏曾和他说过,想把温记开遍大宋。

温仲夏笑吟吟道:“不只如此,我打算去江南走走,看看能不能在那边做出点事业。”

杭曜放下筷子,果然和他猜测的一样。

温仲夏这个念头早已有之,得知温旬要南下监考后,便把这事提上了日程,和徐袖以及几个管事的丫头谈过,这几日都在琢磨南方菜。

去人家地盘做买卖,别的不说,首要得有拿得出手的功夫才行。

温季春道:“我听说咱们酒楼的前身就是钱塘商人开的,经营不善才转了出来,他们从南到北开不下去,咱们往南也够呛。”

杭曜道:“我少年时曾游历江南,那里民俗山水与中原颇有不同,饮食偏好更是相异,再者江南美食自古闻名在外,大大小小的酒楼食肆遍地,老饕众多,要去那里做吃食买卖,恐怕不易,须得好好筹谋一番才是。”

“你们的顾虑我全都知道,放心,我不会仓促行事。”

温仲夏慢悠悠吃了一口年糕,“我对江南神往已久,打算趁父亲南下监考的时机一同前往,在苏杭一带先考察考察,觉得可行在再做打算。”

徐袖笑道:“夏儿和我商量过,真要南下做买卖,不会一去就开大酒楼,仍是先从食店起步,再徐徐图之,减少风险。”

“去江南开店可以亲身学到更多的南方菜系,南北交融,进而钻研出更多更好吃的美食,如此咱们的酒楼才不会故步自封,才不会在竞争中被轻易淘汰,才能挣更多的钱。”温仲夏说这话时,眼睛灿若星辰。

“好,大哥支持你!”温季春油然生出一股澎湃之情,“到时我去给你打头阵。”

杭曜开口:“我不会做买卖,只能出点人力了,我陪你一同去考察苏杭。”

温仲夏挑眉,他那么忙走得开吗?

杭曜从容道:“官家看重江南考场,我自请去辅助温大人,应当不成问题。”

徐袖拍手称好:“如此我更放心了。”

有情郎作伴,温仲夏自然高兴。

温季春暗暗撇嘴,这小子明晃晃的以公谋私啊,好不要脸。

罢了罢了,谁让这私是自家的呢。

苏式绿豆汤、咖啡豆

甫一入夏, 老天爷就跟学了变脸戏法似的,陡然燥热起来,真正是应了那句诗:炎炎日正午, 灼灼火俱燃①。

杭妍将渗着丝丝凉气的奶茶琉璃杯贴着脸颊降温,依然神情恹恹, 叹息声不断。

“这么热的天,你又何苦跑出来受罪, 想吃什么让你哥哥提前说好, 我叫人给你送家去不是更省事?”

温仲夏坐在她对面, 手上是丫头们交上来的各种庆祝方案,为了温记百味两周年。

两年前也是在这么一个火热的盛夏,她的第一间食店在太学门口开张。

如今她拥有一间大酒楼, 两间食店以及一座面坊,也算不辜负这七百多个日夜的辛苦经营。

周年庆不只是为了纪念, 更是一个对外宣传的好时机。

温仲夏老早便让丫头们想点子, 如果被采用,有丰厚的奖金,她们一个个可来劲了。

不得不说,温记的识字扫盲工作推进的不错, 这些姑娘们的字写得越来越好。

杭妍单手撑腮,懒洋洋道:“我不是怕热,是好生无趣。”她啜饮一口奶茶,又道:“婉姐姐最近忙着给自己筹备婚事,我都不好意思总上门打搅她。”

前些日子,伍婉娘相看当朝卫国公之孙, 二人年岁相当,卫郎芝兰玉树, 很合伍婉娘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