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西游]孙悟空进大观园(32)
声音窸窣。
敖应不作回应,走出回廊,撑开伞,一直行至前院。昨日的暴雨已经将贾府人对敖应的神通信了八分,此时来观雨的人并不多,只有净虚、智能儿、王熙凤还有几个打伞的丫鬟。
净虚面色不善,敖应神情怡然,智能儿一直垂着头。
到了正午,雨势果然变小。
风一吹,雨丝若线,挂在眼角眉梢,缠缠绵绵,天边甚至都透了一点阳光。
“这倒真是神了……”王熙凤念念有词,走到敖应身边,眼中无不是恭敬崇拜,“难道……道长真能跟龙神沟通?”
敖应看她一眼,端得是那股仙风道骨的范儿,“贫道先前所述,未尝有半句虚言。”
王熙凤道:“道长,我有一问。”
“讲。”
“道长与龙神沟通的神通,是何处学来的?”
“天生的。”
“道长从小就能与龙神沟通?”
敖应想了想,道:“我尚年幼之时,龙神入我梦来,告知了我与他沟通的办法,从此之后,有请必应。”
王熙凤眼睛一亮,“既然如此,道长的神通,可否也借给别人一使?”
“什么意思?”敖应皱眉。
“实不相瞒,我也是个尊道之人,进出佛殿道观,也捐不少香火、金银,以资庙宇修葺,布道众生……”
敖应不耐烦打断,“讲重点。”
“道长请示龙神后,不知可否也让我一见?”
“……”
敖应这才正眼开始打量王熙凤,片刻,道:“你想见龙神?”
王熙凤道:“是。”
敖应道:“你为什么想见他?”
王熙凤道:“心中仰慕梦寐,遂求一见。”
敖应又问:“你可曾改过俗家姓名?”
王熙凤面露疑惑,但也没多问,只摇了摇头。
“名乃父母之训,岂能轻易改之。”
敖应淡淡道:“那就见不了龙神了。”
“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因为龙神庙的供奉名单里没有你。”
孙悟空默默在心里骂了两句小气。敖应没听见孙悟空说话,但好像已经看懂了它的神情,传音过去:“神佛不能现身凡间,唯一一个例外是给信徒布道。”
孙悟空奇怪道,“我怎么没听过这个例外?”
“你没听过也很正常。”
还不待孙悟空回复,敖应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因为你是一个连庙都没有的佛。”
“……”
王熙凤栽了个跟头,又接着问了敖应第二个问题。
“道长如此神通,不知有没有想过为朝效力?”
敖应斩钉截铁,“没想过。”
“……”王熙凤顿了顿,道,“雨旱事关黎民生计。道长虽不能招来风雨,但有跟龙神沟通的本事,就能提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会大旱,哪个地方要提前防洪,哪个地方要提前储备粮食度旱……”
“所以呢?”
“道长若愿意,我荣国府可修书一封,为道长引荐宫中,道长若真有机会侍奉圣前,岂非是黎民百姓之幸?”
这王熙凤倒是打得好主意。
借花献佛。敖应若真有了什么功劳,也分贾府一杯羹。
敖应语气超然,“贫道所修,是逍遥道,讲究清心寡欲,视金钱若粪土,皇宫富贵之处,最不适合贫道。”
要是贾宝玉在此,肯定要被敖应这幅做派迷得颠三倒四,夸得他天上地下,可来的人偏偏是王熙凤——
“那道长做法事还收五千两?”
“……”
孙悟空吭哧一笑。敖应拽了拽牵着的链子,“夫人误会了。”
“哦?”
“贫道取五千两,是见这京城富庶之地,可城郊还有不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五千两,并不是给贫道自己取的,是为这城中的羸弱贫瘠所收。”
敖应随便编了个话,王熙凤就传给了贾母,贾母又传给了身边丫头,丫头传给了贾宝玉等人,总而言之,荣国府上上下下都知道敖应要捐五千两银子做善事。
又过三日,雨势真如敖应所讲,贾母当即觉得敖应一身本事都不作假,请敖应再为府上做法,去去邪气,再把鬼给捉了。事成之后,支他五千两白银。
天地放晴,阳光和煦,前院又布置得如几日前一样,一张裹了黄缎的长桌,摆香、花、灯、水、果五供。
敖应牵着孙悟空来了前院,接过下人递上来的三清铃,装模作样绕着长桌作揖、敬香,转了几圈。又带着铃铛走在最前头,身后跟着一帮子贾府的人,每个院子都走一遍,摇了摇铃铛,闭眼念念有词一阵,就算做完了法事,清除干净邪秽。
最后,就只剩下捉鬼。
贾府都走了个遍,鬼的藏身之处自然也该明了,不然就显得这道士没什么水准。敖应思及此,回过身,对跟在身后的一众人道:
“那鬼就藏在这里。”
这是最后一个院子,是净虚和智能儿住的地方,他们站着的空地一侧就是佛堂。
听闻此言,众人都面露害怕,好几人甚至不由倒退了几步,张头四顾,甚至有几人议论起来,说些“怪不得进这院子总是觉得冷”的话。
净虚上前道:“道长没搞错吧,佛堂旁边,也能有鬼?”
鬼最怕神佛,这一点不仅神仙知道,连凡间捉鬼的道士都知道。什么道观、佛堂,都是鬼最不愿意待的地方。
据说,曾经有个厉鬼,生前最爱供佛,死后怨气杀气冲天,地府鬼差都奈何不了他,可他自己偏偏要待在佛前,久而久之,自己将一身阴气磨没了,落得个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