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西游]孙悟空进大观园(33)
“我不是说鬼藏在这院子里,”敖应摇了摇头,“我是说,那鬼就藏在我们中间。”
话音落下,众人倏然散了。
你看我我看你,好像都在猜哪个人才是鬼。
“道长的意思是,这鬼附身在了我们当中的某个人身上?”王熙凤小心翼翼道。
凡间说鬼,最爱讲附身,道士驱鬼,也通常是逮着某个人,写几道符,做个法,烧完让人喝下,就说鬼从身体里逃走了。人就这么回魂了。
“不是人。”敖应道。
众人一头雾水。
敖应低头看向孙悟空,“是猴。”
孙悟空:“……”
众人大惊失色,纷纷离它远矣。
“怎么会是这猴子呢?”林黛玉皱眉道,“我买它回来的时候,它还被人打了半死,要真是什么厉害的鬼,哪里能让人这样欺负?”
敖应道:“姑娘可还记得贫道之前所说?”
贾宝玉低着头想些什么,忽然脸色一亮,“道长说那鬼是藏在府上的。所以这猴子进府之后才被这鬼附的身。”
敖应赞许地看向贾宝玉,“不错。而且,如果贫道没猜错,这鬼是这两天才附的身。”
“鬼若附身在人身上,朝夕相处,总有些不同。但要是附在猴子身上,不开口说话,谁能看得出它是猴是鬼?”敖应施施然道,“贫道进了贾府后,悄悄看过许多地方,鬼气都极淡,再过两日,散了干净。想必那鬼是藏了起来。”
“普天之下,只有附身的鬼,才能隐藏住鬼气。”
众人又交头接耳,贾母上前问敖应要怎么处置,敖应便说他已经将鬼封印在了猴子体内,只要杀了猴子,鬼也就一并死了。
王熙凤赶紧说将这猴子杀了。林黛玉又问敖应,有没有什么将鬼驱出去,又不伤猴子的法子。
敖应微微一笑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贫道愿带这猴子回去,蓬蒿山中日日超度鬼魂,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鬼就会从猴子的身体消失。”
众人都说“大善”,林黛玉问:“那四十九天之后,这猴子又会去哪里?”
敖应道:“跟随贫道修炼。”
林黛玉面露犹豫,贾母抢在她之前开口:“既如此,这猴子就舍了道长。能跟随道长去仙山,也是这猴子的造化。”
鬼捉完,法事办完,敖应又依贾母的要求看了府中各处的风水,先人坟茔。处处说好。贾母喜笑颜开,找人给他支了五千两银子,还差遣了三五十个下人供他驱使。
不日,就开始跟他一起放粮济民。
敖应给自己架了个高台,没奈何,牵着孙悟空坐在城郊的一处棚子下,天天给穷苦人家施粥放粮,有些带着孩子的,就多给几吊铜钱。
因排队的人多,路给挤满了,又分了五处放粮的地方,各有人看守。
敖应不放心孙悟空,去哪儿都把他带上。因大家都知道这猴子真身是个鬼,不愿跟敖应一块儿放粥。敖应忙不过来,叫人来帮忙,下人们都躲了,香菱听说了,便主动来了他这处棚子。
“你不怕鬼吗?”
敖应分粮食,香菱便在牵头舀粥,听敖应这样问,香菱愣一愣,回头说,“跟道长一起,还怕什么鬼。”
敖应看着香菱的背影,不说话。等天快黑了,城门要关,队伍也到了尽头。等最后一个人领完粮,敖应开口了。
“你,有没有什么愿望。”
香菱回过身,笑了,“道长作何问这个?”
“没有为什么。忽然想起来,便问了。”
“没有什么愿望,”香菱低着头,声音有点闷,“现在这样,过得也好。不过……要是能再读点书,就更好了。”
“你想读书?”
“以前……”香菱顿了顿,“不怕道长笑话,府上姐姐妹妹一身才气,我却是个木头,凑不上话。要是能读点书,会作诗,就好了。”
声音渐渐变低,“这样,也能跟她们一块儿玩了……”
敖应眸光闪烁,没有再说什么。
等收了摊,敖应却没回贾府,牵着孙悟空在街上到处问,终于找到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教书先生,闯进门去,揪着正在书房批阅文章的老头,命令他进贾府教香菱读书。
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刚要破口大骂,敖应就从兜里掏了一颗千年珍珠。
先生看着一人一猴,看看珍珠,神情摇摆。
敖应又从兜里掏了第二颗千年珍珠。
教书先生从善如流地跟着敖应一路回了贾府。敖应带着人往香菱住的地方行去,走在到院子的月洞门前,遥遥听见吵闹声,脚步一顿。
“啊!啊——”
“端这么热的茶,你想烫死我吗?!”
“啊啊——啊!别打了——救命,我不是故意的……”
“你不是故意的,伺候了小爷这么久,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是香菱的声音。
孙悟空抬起头,看见敖应一张脸乌云密布。
第17章 猴巨变
敖应提脚往声音传来的地方赶去。
教书先生看看敖应,又看看院子里充耳不闻的扫地丫头,最后甚至看了看在地上跑着的猴子,为难一番,也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低着头跟在敖应身后。
比方才远了几步。
敖应一个远道而来的客,大有主人架势,推门直入。
孙悟空跟着跳进屋子,只见屋内布置清新,粉色纱帐,窗台前有个花瓶,瓶子里插着新鲜的两只花,桌上有没做完的女工。
这大概是香菱的房间。
香菱跪在地上,抱着一人的腿,那人正踢着她背,地上还有碎了的茶盏,几片茶叶,恹恹躺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