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难承君恩(193)

作者: 木里汀澜 阅读记录

便听“啪”一声马鞭脆响,黑马扬蹄,如旋风一般带着马背上的人扬长而去,正如它来时一样。

奔出梭子谷,快马在原野之上驰骋。

天气已经逐渐热起来,晚上的风也并不冷,带着白日未尽的暖意。

苏怀月维持着贴在萧听澜后背上的姿势,小声问道:“我们去哪儿?”

萧听澜心中其实也并不知道,他只是觉得快意,放任马匹在这满天星子之下驰骋,感受紧贴在背后的柔软暖意。

但很快他想起来一个地方,立即打马而去。

临近目的地的附近,遇见了围绕着篝火跳舞的商队。

萧听澜拉马缓行,经过那商队旁边的时候,里面有好客之人邀他下来饮酒。

见苏怀月好奇,萧听澜应声下马。

苏怀月跟着也要下去的时候,萧听澜伸了手来接她。修长有力的手抱住她的腰,将她轻飘飘放了下来。

在商队们友善的注视之下,苏怀月脸上有些热。

偷偷去看萧听澜的表情,后者却是理所应当的模样,开始同她介绍这北地的风土人情。

原是靺鞨与大启北地都有饮酒的风尚,喝到高兴的时候载歌载舞,欢聚一堂。

此次大约是商队遇见了什么高兴事,故而在这月朗星亮的夜晚喝酒敲鼓。

令苏怀月讶然的是,商队中有大启人,也有靺鞨人,相处起来十分融洽的模样。

萧听澜解释说在民间靺鞨与大启常有商业往来,彼此之间并非都是仇恨。

两人围绕着篝火坐下,接过商队成员热情递来的酒壶。

苏怀月尝了一口,只觉甜丝丝的倒好像是果酒。

萧听澜道:”这酒后劲不小,你不胜酒力,少喝些。“

苏怀月“嗯嗯”应得十分爽快,但动作却显然并不认同萧听澜的话,时不时总贪喝两口。见萧听澜望过来,还装模作样强调道:“就喝最后一口。”

萧听澜失笑,不过这并不是什么要紧事,便也并不放在心上。

两人一同看着场中载歌载舞的男男女女们,忽而响起来一阵起哄声,一对青年男女被众人簇拥到了人群中央。

两人带着笑,面色被篝火烧得一片通红,凑在一起拿红绳一圈一圈绕着两个圆。

萧听澜解释道:“这叫做同心结,无论用什么材质做的,总归是将两个圆绕做一处,取一个永结同心的意思。”

苏怀月的酒意渐渐有些涌上来,面颊染上红晕,眸子亮晶晶的,撑着脸歪过头看萧听澜:“那你会不会做?”

萧听澜道:“这有什么难的?”

便在身侧草地上揪了几根长草开始缠成圆形。

偶然抬头,苏怀月带着笑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动作看,倒好像这是什么顶有趣的事情一样。

他心中一跳,忽而便想起来那日雪落,自己在书房随笔画小图,苏怀月那时也同样这样带笑看着他。

细想来其实都是些无趣的事情,但因为有个人陪在旁边,便好像生出了无穷无尽的趣味似的。

萧听澜做好一个递给苏怀月,又要去做第二个。

苏怀月道:“不行,第二个不要你做。”

萧听澜面露疑惑地看过去,苏怀月的头埋在手臂之间,只露出一双星子一般灿亮的眼睛:“另外一个我来做……”

萧听澜轻笑出声,起身同商队的人作别,便牵马带着苏怀月往前慢慢走去。

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双手牵在一起。

很快便来到一处山谷,萧听澜拨开杂草灌木,打起来火折子,领着苏怀月走入山谷的腹地。

月光明亮,足够让人看清眼前的景象,苏怀月甫一进去,不由便发出惊叹声。

这是一个巨大的山谷,四周都是青翠的苍山。

一道清澈的溪流自山谷间汩汩流出,自地势低洼之处汇聚而成浅浅的水滩,水滩周围生长着叫不出名字的绿草与鲜花,在夜风下柔软地招摇。

浅滩中间凸出来的一块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花汀。

萧听澜朝那花汀行去,临到水滩旁边,他反身将苏怀月抱起,随后涉水而过。

走到花汀正中,立着一块石头。

萧听澜握着苏怀月的手朝那石头上摸过去,其上刻着些文字,写着某某年某某月……

苏怀月细细摸过,再打量这周遭环境,福至心灵道:“我知道了,这是赵太后说过的,为你刻的生辰石……那这个山谷就是……”

萧听澜微笑道:“是,这个山谷就是我出生的那个山谷。”

一剎那间萧听澜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柔软起来,同她说起幼时在这山谷中度过的点滴岁月。

这是苏怀月从未见过的萧听澜,收敛了一身戾气,唯余温柔,像是月光落进了他的眼眸里。

她抱着萧听澜的脖颈,听他轻柔的声音在风中轻扬,细诉过往的时光,忽而便又想起来自己的父亲出于私心而在《绿石纪闻》中留下的不公正的文字。

那时张彤儿指出这山谷中不能长出阿刺海那种只会开在冬天的花,证明她父亲并未来过这山谷,而是故意对皇帝的身世含糊其辞,同他素日对她的教诲截然相异……

想到这儿,苏怀月的情绪不免又有些低落起来。

萧听澜很快注意到她的情绪,疑惑的目光落下来。

苏怀月本想说没什么,但见到萧听澜探究的神色,不免叹了口气,还是说出来原因:“就是想到了我父亲那本《绿石纪闻》……”

萧听澜立即反应过来她的意思。

那件事他其实早就忘记了,实在是当年他起兵之时苏忠文骂他骂得不少,他早已习以为常,从不挂在心上。

上一篇: 闻春声 下一篇: 我栖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