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难承君恩(194)

作者: 木里汀澜 阅读记录

但看苏怀月闷闷不乐的模样,他垂着头在苏怀月耳边轻声道:“好风良夜,何必想这样煞风景的事情?”

气息喷洒在苏怀月的脖颈之间,引起一阵痒意。

苏怀月笑着躲了躲,梳头水的香味混着甜丝丝的酒气往萧听澜鼻子里钻。

月色之下,怀中女子柔媚如招摇的花。

萧听澜俯身便吻了下去。

半空中一轮巨大的银月无声散发着光辉,水银一般的月光尽数倾落,在女子柔软光滑的身体上静谧流淌。

不知是不是喝了酒的缘故,苏怀月竟而翻身坐在了他的腰间。

如瀑的黑发与白皙的身体形成强烈的对比,深深刺激着感官。女子细腰如同上弦月,盈盈正是一握,脖颈扬起,在月光之下划出柔美的弧线。

因着苏怀月的主动,这是同过去所有都全然不同的体验。

两个人身体里的火种都在这静谧无声的明月之夜被放肆点燃,轰轰烈烈地燃烧起来。

青草被压倒,散发出蓬勃的清香。

花影乱摇,被打落的花瓣纷纷扬扬,飞旋着飘落于水滩之上。

这一夜很累,苏怀月睡得很沉。

再醒来的时候,人已经被放置在这山谷一侧的一个小房间之中。

房间十分简陋,仓促之下只将床榻收拾了干净。

苏怀月穿好衣服起身往外去,外头候着高福,恭敬道:“战事有变,陛下先过去了,苏娘子可在此稍候,陛下会来接您。”

没想到一醒来便不见了萧听澜的身影,苏怀月心中稍稍有些失落。

但回想昨夜的一切,她面上不免又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身上蔓延着一股懒洋洋的劲头,苏怀月吃了些东西,便在这山谷里闲逛起来。

昨夜虽有月光,到底是黑夜,许多细节看不大清晰。如今日光之下,苏怀月只感觉这山谷比之昨夜印象中看到的更为美丽,实在是一块宝地。

流水潺潺,鸟鸣悠悠。

绿意喧闹如瀑,铺天盖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而在这令人心喜的绿色之间,点缀着数不尽的红色黄色紫色的小花。

她带着笑想起来昨夜萧听澜同她说起的幼时趣事,仿佛能随着那些话语在这山谷里见到萧听澜幼时的身影。

不知不觉间,她便又蹚过小滩,走到山谷中间的花汀之上。

草地之间还留着春风过境的痕迹,苏怀月咬着唇有些赧意,转去走向了生辰石的方向。

生辰石已生了不少绿苔,苏怀月将其一一擦拭干净,指尖从粗糙的刻纹上缓缓抚过,感受其上经年日久的岁月痕迹。

忽而她一顿,在绿苔之下发现了什么。

仔细一看,在生辰年月的旁边,似乎还刻了些细细的线条,能一眼看出来同萧听澜的生辰不是同时刻下的。

苏怀月生了些好奇心,将青苔更拭去一些,发现那细细的线条雕刻的似乎是什么花卉,只是在风吹日晒之下线条有些模糊,看不大清楚了。

苏怀月凑近些想看得更仔细,不免用了些力气,没料到那生辰石竟而就这样被她推动了。

虽然那石头的确并不大,但也没有就这样轻易让她推过去的道理,看来是下面的土早就被人松开了。

苏怀月心中一动,将那石头整个搬起拿开,但见那生辰石下竟然压着一个油布包裹。

苏怀月一怔,不知为何心中忽而喷涌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

她想起来赵太后那时说起曾告诉过她父亲这个山谷的存在,又想起来她父亲临死之时拉着她的手谆谆教诲,让她“字字有根据,语语有来历”……

这是父亲教了她一辈子的东西,难道当真不过只是她父亲的违心之语?抑或是其中别有隐情?

苏怀月心中怦怦直跳,深吸一口气将油布包裹拿起拆开,里头另包了一个漆木的匣子。

匣子盖得严实,苏怀月费劲打开,里面还裹着一层防水油布,包着一块方方正正的硬邦邦的物事。

临到此刻,苏怀月竟有些近乡情怯,闭了闭眼,又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才猛将那防水的油布一把拆开。

一时之间苏怀月只愣住了。

阳光之下,静悄悄躺在她手心的,竟是那方……

……传国玉玺。

苏怀月犹自不敢相信,将那玉玺翻出,抚摸玉玺之下的印刻——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果然是这八个大字!

一剎之间,苏怀月只觉记忆如同流水一般直冲入脑海中。

是了,那时南下的时候,她的父亲便少见笑意,总是不知望着何处忧心忡忡,长吁短叹。

后来回到太湖之畔,她以为能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可待不过几日,她的父亲便抛下她,独自一人踏上远行之途。

那时她只觉得当真是委屈,经历了上京那样可怕的战事,她的父亲竟而还将她一个人抛在江南,固执要去修什么《绿石纪闻》……

可原来,可原来她父亲怀里紧紧抱着的,竟是如此沉重的托付……

士为知己者死。

青簪的儒生抱着怀里那如火烧的一团,只觉肩上担重于千斤,他万死莫能辜负。

匆匆将小女儿交给旁人照拂,便一腔孤勇踏上艰途,绞尽脑汁要按照思宗的托付,寻个地方将这方传国之玺天长地久地藏起来。

从西往东,从南到北,直又走到这玉门关下,他只觉自己来错了地儿。

十余年前他来此督军,这儿尚是一片凄凉萧索,常见靺鞨骑兵肆意横行。如今有强兵壮马驻边守疆,此地竟也初具繁华之貌。南来北往的商人歇脚于此,驼铃阵阵,酒旗猎猎。

上一篇: 闻春声 下一篇: 我栖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