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回家的野犬对我上瘾(8)

作者:三木冬 阅读记录

骆肇没管他俩叫啥,从兜里拿手机出来看。

手机从昨天没电后一直忘了充,骆肇摁了两下,抿抿唇,再次收回兜里。

没多久工作室又进来几人,彼此看着关系挺不错,见了骆肇也没问他是谁,但都主动和他打招呼。

其中一个叫杨宣的,见到他还多说了两句,“是小肇吧。”

“瞧着又高又帅的,比你哥长得好看多了!”

来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工作了,姜屿臣拍一下杨宣后背,示意人一块儿去会议室谈。

这次谈话没避着骆肇。

除了他们几个,姜屿臣还请了外聘的法务过来。

骆家两口子留下的房是他们年轻时候打工买的。

那时的老破小,才三十几平,但后面运气好,发展成学区房,加上去年又新修了地铁,保守估计能卖一百来万。

按照流程,这房子写着骆斌的名字,卖出去的大头肯定得拿去给他还债。

骆斌欠了一百三十万,这样算下来其实没剩多少了。

要搁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等两年政府拆迁,赔个几套下来是最值的,但现在明显是等不住了。

杨宣的意思是抽空找人去做房产评估。

姜屿臣头先一直没说话,等真正商量起价格了,却忽然道:“那要是不卖房呢?”

骆肇抬头看他一眼。

“这个我也考虑过。”杨宣道。

其实比起后来加入的姜屿臣,他跟骆斌认识的时间更久,当初也是两人一起创办的工作室。

风风雨雨走过那么多,兄弟出事他必须管。

“工作室这段时间资金链还行,真要拿钱出来也不难,但就是广告宣传得停,不然下个月工资都发不了。”杨宣说。

每个工作室无论大小都得打广告,要是宣传得好,他们半年甚至一年的订单都能靠这个撑起来。

“宣传不能停。”姜屿臣说。

他身体往后靠靠,过了会才开口:“我去年年底那个项目,经开区的碧桐客栈,是不是这两天要打款了?”

他意有所指,杨宣一愣,很快反应过来后问他,“你认真的?”

第五章

杨宣怀疑这人是脑袋被门挤了。

碧桐客栈,从设计到外包,无一没有姜屿臣的手笔。

他独立参与设计建构,去年一整年,几乎所有时间都砸这项目上了,和工友同吃同住,连年都是搁工地里过的。

他们工作室专攻室内设计,大多是去现场看个几次,量好尺寸,把图纸和模型做出来,等客户提修改意见。

愿意做到姜屿臣这个程度的人少,但也是因为人能力过硬,对方才愿意把这么大个工程交由他设计。

所以报价丰厚,能抵他们工作室几个月的收入。

“房子先别卖了,宣传费从我个人账上走。”姜屿臣道。

“我不同意。”杨宣梗都不打一个,低叱,“你辛苦忙活大半年,最后一分钱落不着,我这管事儿的心得有多黑。”

“我不也是这里管事的嘛。”姜屿臣笑了下,“当初是谁说,咱们合伙做事,工作室不管做成什么样都得一块担着。”

他拿人这话说回去,“之前提成一分不差我,现在缺钱就不用我管了?”

杨宣挠了把头发,语气微沉,“现在做点什么不需要用钱,你把你自己管好就行了。”

“我又不像你,有家有室的,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姜屿臣回嘴后想起什么。

朝正看着他的骆肇扬扬下巴,“咱家这个也好养活,后面公司放盒饭,记得给我们哥俩多留一份就行。”

“滚蛋。”杨宣一支笔砸桌上。

他是不乐意。

这些年大伙一块儿做事,说是合伙人,但更多的就跟亲兄弟一样,任谁在外头吃一点亏都见不得。

更何况还是吃自家人的亏。

后来会议室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说话。

倒是法务先开了口,说是要按照姜屿臣说的,除了卖房,这样做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特别是城中区那一带在搞开发,那些老房子被政府回购的几率很大,说不定到时候真能翻几倍回来。

他们法务说到这个还挺兴奋。

姜屿臣听听没说话。

其实他做这个决定倒没想得那么长远。

只是觉得,兄弟俩一个锒铛入狱,一个无依无靠,不能让他俩连最后在江城的一点儿寄托都没有。

何况公司前期有一半是骆斌自己扛下来的,现在拿这部分钱还债,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至于他自己这份,等这坑爹兄弟出狱了,姜屿臣可得一分不差的找他要回来。

“骆斌也不会同意的。”杨宣说。

“谁让他进局子了,现在说什么都不好使。”姜屿臣端起桌上的茶抿一口,“就这么着吧,一会还好多事呢。”

杨宣看他这有,深吸口气又重重叹出来,最后说了句“你让我再想想”,领着法务出去了。

此时这里只剩下姜屿臣和骆肇。

后者从进来以后就没怎么说话,起初脸色冷的发沉,现在却抬起头,也会去正视姜屿臣的眼睛。

他有些意外。

姜屿臣也有话要跟他说。

见人嘴角干的起皮,先起身,从会议室的冰箱里拿了两瓶水出来。

这次骆肇没拒绝,但也没喝,给他他就握手里。

“现在房子暂时不卖了,你随时可以回去住。”这是姜屿臣的第一句话。

“但我觉得你还是先住我那。”

骆肇眉头动了两下。

“你现在快十六了,但我看了你学校,离幸福路比较近,平常还可以住校,但周末、寒暑假还是得回来。”

上一篇: 拨云见日 下一篇: 二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