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回家的野犬对我上瘾(80)
姜屿臣先抬头看他,又往厨房瞟了眼。
电饭煲都是空的,哪来的饭吃。
想到两人上午那点别扭,姜屿臣轻咳两声,“那什么,我买了几个菜回来,你把米淘了放电饭锅里,半小时以后就能开饭了。”
骆肇没应他这句,把姜屿臣摆在茶几上的手机顺走,说他,“别玩手机了,歇歇眼睛。”
他要拿姜屿臣也没拦,反正自己现在也懒在沙发上不想动。
不玩不玩,省的总是接些闹心电话。
吃完晚饭后,两人坐着一块看电视。
姜屿臣告诉他迁坟的时间已经定下来了,还没说到具体日期,骆肇只说好,任何时间他都可以请假。
这语气听起来好像高中生都很闲似的。
“我大学毕业以后去工作室帮你。”骆肇突然又说。
姜屿臣有些意外的挑挑眉,“打算做什么?当司机可挣不了什么钱,再说我也不会专门花钱去雇司机。”
骆肇想了想,说,“做设计。”
姜屿臣瞥他一眼:“这就算了。”
骆肇:“怎么?”
姜屿臣完全不怕打击人,“你没这个天赋。”
骆肇抿唇不语。
他确实对构图,设计的没什么感觉,觉得房子只要能住就行,任何设计在他眼里都是白墙瓦片,长得都一个样。
两人坐在一张沙发上,互相递个零食,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中间隔了段距离,似乎之前谁咬谁的事情从来没发生过。
第四十三章
他们是周五下午三点到的北县,苏栀老家。
从灵安水库把坟迁出来以后,请了法师做法,姜屿臣照着江城风俗,先向土地神天神敬酒,鞠躬三次。
等骨灰落入骨灰盒后,请了一个长途司机开车,抱着盒子往北县开。
当天江城天气还好,没有乌云密布,也不算晴空万里,但天蓝的出奇,远处的风刮在人耳边,好像是什么人在说话。
这是苏栀去世的第五年,也是她生前要求,去世后想在江城待满五年,等到时间一满再回老家。
姜屿臣之前奇怪为什么一定是五年,但当时没来得及问,苏栀也没说。
直到他前年整理苏栀的日记才看见的,封面已经快要掉了,除了密密麻麻关于各个建筑屋的草图,其他只一句话:
——希望五年以后,臭小子不再是孤身一人。
姜屿臣一个人在江城,这么多年母子俩相依为命,其中一个先走了,只剩下一个,该是有多孤单。
苏栀了解自己儿子的性格,看上去跟谁都能聊得来,实际真要发生点什么,要不全都自己扛,要不彻底消失,换个地方重新生活。
他太懂事了,不会依赖,也不懂得诉苦。
所以她才需要留在江城,成为一种牵绊,五年之后,没准姜屿臣身边已经有人了。
“要喝水么。”骆肇在旁边轻声问。
“没事儿。”姜屿臣抱着骨灰盒,摇摇头。
在江城开棺的时候,除了他们还有苏栀原来建筑局的一些同事旧友,都特意来这里送人最后一程。
姜远达也来了,身边站着不到他大腿高的姜洋洋。
姜洋洋年纪还小,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看到姜屿臣的时候还挺激动,想冲过去跟人说话,被他爸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最后是姜远达自己去上的香。
按照他如今的身份地位,还有之前和苏栀的关系,现场不少人都认得他,等仪式结束以后纷纷过去寒暄。
前妻的迁坟仪式他愿意带着孩子过来,起码从表象上看是已经给足了对方面子。
其他那些事外人都不知道,只觉得姜远达是个重情重义的体面人。
他们那边说得热闹。
姜屿臣没跟他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神都没对上过。
结束后,只有骆肇陪着他去北县,回苏栀老家。
姜屿臣之前觉得他常年一个人和母亲生活,距离苏栀去世又过去这么久,即便是他自己坐在车里,也绝对不会感到难过和孤单。
但真的到了现在,姜屿臣却无比庆幸,有骆肇陪他一起回去。
他不是一个人。
姜屿臣把骨灰盒放在腿上,腾出的那只手搁在大腿旁边。
下一秒就被骆肇握住了。
“欸——”姜屿臣刚要出声。
骆肇拇指却一下下刮着,等姜屿臣放松下来,又松开五指,把人这只手整个包裹在自己掌心。
他的手很大,带着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稳和安全,源源不断地传出无声的支持,让人舍不得挣开。
姜屿臣起初轻扯一下没扯回来,往前看了眼司机,见人目不转睛地平视前面,自己再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现在情绪其实没表现出来的那么平稳,尤其是怀里抱着的,是他的母亲。
车里偶尔会左右颠簸,有个人牵着心里也能踏实点。
算了。
就这样吧。
北县比江城认识他们的人还多。
姜屿臣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个人等在那里,是苏栀的几个远房表亲,还有一些负责这次迁坟仪式的人。
迁坟和一般的下葬不同。
人的骨灰不能长时间停在外边,需要暂时存放在固定地方,亲人要在新墓前守一夜,等到第二天才能下葬。
苏栀骨灰只在身边不到两个小时,等到脱手的时候,姜屿臣忽然感觉有些舍不得。
“能......在等等么,我想带她回家看看。”他说。
负责这边下葬仪式的人在旁边劝说:“骨灰哪有再进家门的,尤其是这种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容易冲着她,到时候赖着不走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