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凤女(378)
原本他是一个心思并不干净的孩童,是那个女子用她干净的手,温柔抚去了他脸上的脏污,同时也拂去了他心上的阴暗。
他因她变得干净。
他之前努力读书的唯一目标,就是要成为人上人。
他要挣很多很多银子。
他有了银子,就要住很大很大的房子,要吃很贵很贵的食物。
他要学大户人家三妻四妾,富贵满身。
是母亲让他懂得,这个世界,还有比吃喝更重要的事。
人之所以为人,是应该跟畜生有所区别的。
人应该有心,还应该有价值。
今日的陆桑榆,高中榜眼。
他有了心,还有了价值。
他将为这个国家,奉献他的一生。
在为这个国家奉献一生之前,他想要先清理门户。
册子上已经记录得这么清楚了,他如果还不知道怎么做,那他就不配为官。
册子的最后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
“有一个人曾说过,任何时候,都要先保护好自己。我要的不是两败俱伤,更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我要的,是单方面灭杀。
这段话,也送给你,共勉。”
陆桑榆将册子缓缓合上,轻声道,“好,单方面灭杀。”
他脑子里装着北翼所有的律法,每一条,都烂熟于心。甚至哪一条有漏洞,他都无比清楚。
他要用律法,将陆家害过他们母子的人,一个一个送进监牢,永不得翻身。
第322章 他分明就是顾二傻
那头,时安夏已无暇去想,陆大人到底看不看得出册子上的记录,其实就是他本人前世记录的东西。
他死后,礼部整理遗物,发现了册子,上报给了惠正皇太后。
时安夏不过是默了一遍。只最后几段,是她加上去的。
这一世的结局,分明已经不一样了。但生而为人,该报的仇必定要报。
刀已经递过去,陆大人要怎么报仇,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她可不能什么事都代劳。毕竟,她真的好忙啊。
时安夏这会子正在云起书院里跟顾柏年等人喝茶。
岑鸢在场,时云起也在场。
她等他们几人说完了话,才抬眸问,“顾公子是打算把母亲和兄弟姐妹几家人全接到京城来长居?”
顾柏年点点头,默了一瞬,才道,“在下上京赶考的时候,母亲就说,她含辛茹苦养大我,就等着享我的福了。”
时安夏心里叹了口气,又问,“那把你兄弟姐妹几家都接来,又是怎么个说法?”
顾柏年又默了一瞬,“他们几家都说为了供我读书,付出了不少。可说是举几家之力供我一人考取功名。我……”
“你觉得不报答都不好意思?”时安夏接过他的话,“顾公子,那你不如好生想想,你长这么大,你兄弟姐妹到底是怎么举几家之力供你读书的?”
顾柏年沉默不语。
虽是男子,谁还没个委屈呢。
他读书又哪里是兄弟姐妹供的?分明是他去私塾东蹭西蹭,甚至帮那些富家公子作诗习文得些银子才撑到现在。
时安夏语重心长,“功名得来不易,行事之前,定要三思啊。”
顾柏年感觉像是听明白了,又感觉像是没听明白。
便是听时姑娘娓娓道,“那我给顾公子讲个故事吧,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故事的主人公暂且叫二傻,考取了榜眼。
顾柏年心道,还好不是考取探花,不然他排行老二,都差点以为在说他呢。
时安夏继续讲下去。
二傻考上榜眼以后,就在京城做官了。他起点非常高,一开始就做了皇帝的侍讲,专门给皇帝讲解经史,还负责搜集各国有效的治国之道,呈给皇帝看。
这个职位虽然品级不高,但绝对是一条仕途的捷径。因为他离天子近,拥有比大多数官员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二傻前途一片光明。
谁知,二傻干了一件令他人生毁灭的事,那就是他把所有家人都接来了京城。
一个人孝顺母亲,友爱兄弟姐妹,原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这一家子人全是吸血虫,只会添乱,只会惹祸,而二傻只能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那么,二傻就是活该。
顾二傻……哦,不,顾柏年这会子真回过味儿来了。时姑娘这是在点他啊!
时安夏问,“你想不想知道二傻的家人做了些什么事?”
顾柏年已慢慢进入角色,“他们干了什么?”
时安夏道,“他母亲在老家的时候就喜欢做媒。所以来到京城后,也喜欢干这营生。她欺女方,骗男方,两头拿好处,最后凑成了无数对怨偶自不必说,还闹得有的家破人亡。你说,缺不缺德?”
如果这时候顾柏年还不知道“二傻”就是自己,那他真就是个傻子。
他不是傻子,他分明就是顾二傻。
他母亲在老家就喜欢做媒,常因蝇头小利欺女方骗男方,只要能把媒说成,死的能说活,山下的石头能滚上坡。
只是,时姑娘从哪听来的故事?一瞬间,顾柏年汗毛竖起,起了鸡皮疙瘩。
时安夏可不管他爱不爱听鬼故事,继续讲下去。
因着二傻看似风光,实则俸禄稀少。
在京城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干什么都要银子。二傻一家从小地方来到京城,本以为遍地黄金随便捡,结果日子是越过越拮据。
二傻家人傻眼了,这和想象中严重不符,整天就骂二傻蠢。
人家当官,你也当官,怎的就你穷?
二傻很无奈,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