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21)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赵匡胤也清楚。

不过是没有将赵光义好|色一事捅到明面上,赵匡胤也不至于为了此事斥责赵光义。

可现在赵光义伸手对的是谁?

“方才晋王指责我时何其理直气壮,认为我被人掳去,自该以死保全名节。比起我该死,但不知晋王意图染指有夫之妇又该不该死?”柴平告状必须告完。

男人拈花惹草在所有人眼里都成了天经地义,女人明明作为受害者,落在贼人手里,清白有损没损都说不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女人先死!

什么狗屁不通的道理,凭什么?

“父皇,父皇,我和平儿先行告退。”赵德林是不可能堵上柴平的嘴,也根本不可能堵,只能赶紧将人拉走,拉走。

赵匡胤既然在刚刚已然下了逐客令,此时也并不希望他们再留下。

“混账。”赵匡胤越听柴平告状自然越发来气,在柴平和赵德林走后再也控制不住喝斥赵光义,一记耳光落在赵光义的身上。

柴平和赵德林并没有走远,自是听到赵匡胤那一声喝斥以及那一个耳光声。

但两人都没有任何的停留,而赵德林纵然有千言万语都不知该如何对柴平说起。

柴平现在做的一切有何不对吗?

赵德林没有赵光义那样厚的脸皮,做不出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头上的事。

尤其柴平并没有任何错,她不过做了本该这世间的人都一道维护的事。可是,赵德林从来担心的都是后果。

自家的叔叔从来不是善类,尤其先前柴平不过落了两回赵光义面子而已,赵光义已然容不下柴平,欲置柴平于死地,更何况现在柴平简直是要让赵匡胤对赵光义越发失望,甚至生出不满。

如此行径于赵光义眼里等同于断他成为太弟,未来皇帝的路。其心更可诛!

“平儿,你不能......”赵德林纵然清楚柴平不愿意,依然问上一句,只为让柴平能够松一松手,他怕柴平出事。

“不能。”柴平知道赵德林没有说出口的内容是什么,清楚明白的告诉赵德林,她不能。以前她不想不愿意,如今更不可能。

赵光义和她之间的仇与怨,是要以她不计较,不敢报仇作为终结,事情才有可能平静。

但柴平为何要不计较?

柴平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以德报怨这四个字,她只知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赵光义自己心狠手辣,咄咄逼人,从前柴平没有说出口,不敢和赵光义对上,只因为柴平当时没有那样的能力,并不代表柴平忘记了,不计较了。

势不如人时退一退,谋的是将来,是以后。

一但有机会能够报仇,为什么柴平不报?

况且,现在柴平已然没有后退的资格。

赵光义她已经得罪狠了,相互之间已然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赵匡胤还在,相互须维持表面,一但赵匡胤不在,将是一场真正的较量。柴平更想知道,赵光义意识到赵匡胤不会让他成为太弟时,他会如何?

不安

一些答案柴平想知道, 也更要了解,赵匡胤到底有没有意识到他的兄弟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柴平将从澶州带回来的人交给赵德林,随后, 柴平吩咐道:“给晋王传消息, 该让晋王知道他做的事都要被人捅破天了,要是他再不想想法子补救, 这辈子都别指望能够成为太弟了。”

青碧微蹙眉头略显忧心的问:“晋王若知是郡主所为,又会将事情记在郡主头上。”

无所谓的耸耸肩,柴平道:“放心,接下来晋王会焦头烂额, 顾不上恨我的。”

不出柴平所料,刚因平定南唐而被再封为晋王的赵光义, 突然再一次被赵匡胤喝斥, 又一次被禁足在家,不许出门。

听说赵光义被赵匡胤斥责前, 更被赵匡胤打了两记耳光, 出宫时赵光义顶了红肿的脸,不少人都看见了。

但到底出了什么事,却没有人说得出所以然了。

偏赵光义对此竟然没有半句不满, 越发引起朝堂上下猜测。

与此同时,赵匡胤开始让赵德昭处理政务,无论是朝堂上的事亦或者军中大事, 都开始手把手的教。

如此传递的信息,更令人猜度, 越发拿不准赵匡胤到底何意。

而这个时候, 柴平在府里好吃好喝的被符太后按下,不许她往外跑。

柴平一走三年, 符太后每每念及柴平都难以入眠,好在柴平终于凭本事得到自己想要的,如今的大宋朝能欺负柴平的人不多了。

偏柴平风里来,雨里去的,整个人都晒黑了,符太后欣喜见到女儿后,与之而来便是要将女儿好好的养一养,绝不许柴平变成一个假小子。

柴平无所谓,回了开封且由符太后随便捣鼓,反正等柴平一忙,符太后想把人困住都困不住。

不过,柴平跟赵匡胤告的那些状,赵匡胤没有对外宣布,只悄悄的责罚了赵光义,柴平也就明白了,赵匡胤依然念及兄弟情谊,不肯让对赵光义真正处罚。

赵匡胤念及私情,却不顾国家大义,不管百姓生死,柴平是失望的。

但这样一份失望柴平同样没有办法和任何人提及。

况且,在送上证据的时候,柴平料想过赵匡胤会做出的决定,真正事情落实,不过让柴平深刻的意识到,这个世道如果想要变成她想要的至少相对公平公正,很难。

柴平没有催促赵匡胤,没有一个帝王喜欢在已经算表态的时候被人追问他的决定。

但,柴平迎来了一位贵客,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第二次来到柴府,和三年前一样,柴平依然在凉亭处接待花蕊夫人。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