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24)
弹幕又开始活络了,无一不在提醒柴平,符太后的担心绝对有可能成真。
赵光义不是一个好人,一定要小心再三。如果柴平不想将来受制于人,绝对不能让赵光义上位。
柴平自然清楚这一点,她现在盘算的何尝不是,到底应该用哪一种方式把赵光义按在地上,叫他永远都再没有机会翻身。
“如果我是他,这种时候绝对不能让罪名落实,一但罪名落实,他一个德行有亏的人没有再上位的机会。宫中,军中,朝堂,只要他狠下心,一不作二不休,必能成大事。”柴平幽幽的吐字,完全是站在赵光义的角度开始考虑问题,认为哪怕是到了如今的地步,赵光义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一股作气夺了赵匡胤的皇位。
“宫中有杜太后,虽然我也不清楚杜太后到底怎么想,能不能容下晋王行事。”花蕊夫人原以为有些事只是可能发生,未必一定会发生,可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赵光义这般的处境,该如何?
自该一战到底,不死不休。
“请夫人回宫提醒陛下。真到那样的地步,陛下不可不防。”符太后抢先一步提醒花蕊夫人,她们绝不宜坐以待毙,而是应该用最快的速度部署一切,请君入瓮。
柴平提一嘴道:“我只怕陛下未必相信晋王会有这份心,一但陛下不相信,夫人将危矣。”
想花蕊夫人为何不为赵光义所容,赵光义不惜当众借酒射杀之,正是因为花蕊夫人不同意立太弟一事,以至于赵光义要杀了花蕊夫人,同时也要借机正告天下人,谁敢阻拦他,他绝不留情。
先前花蕊夫人只是反对立赵光义为太弟一事而已,已然不为赵光义所能容,何况现在的花蕊夫人是在提醒赵匡胤小心提防赵光义,尤其不能给赵光义谋朝篡位的机会。
一但这个消息传到赵光义的耳朵里,赵光义一定会拼尽全力取花蕊夫人的性命。
对此,花蕊夫人道:“若不能阻止晋王,我也必死无疑,既如此,我宁可死在陛下面前。”
“夫人不必过于悲观,事情纵然发展到晋王成功那一步,只要活着,谁都会有机会。死了才是永远不可能成功。”柴平不是一个悲观的人,当然不可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认为自己再没有机会。
恰恰相反,人活着就有希望,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更不宜自断后路。
花蕊夫人的视线落在柴平身上,没能忍住问:“郡主没有想过或许会输吗?”
“输,我也输得起。”柴平的肯定的告诉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明显一愣,柴平与花蕊夫人道:“夫人是个聪明人,也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能够做到的事,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郡主的比喻听来,有没有别的意思?〗
〖有什么意思?〗
弹幕又开始飘字,一个个其实不太确定,柴平会不会有别的心思了。
柴平一眼瞟过,并没有放在心上。
花蕊夫人不知是不是被柴平安慰到,眼看时候不早即起身告辞了。
“如果赵光义当真动手,怎么办?”符太后没有在花蕊夫人面前问出这句话,心中的诸多想法,她只会在柴平的面前毫不掩饰。
赵光义不可能不想成为皇帝。
但随着他强占臣妻,逼死臣妻,以及还有一个活人小周后和李煜这位南唐的前国主作为证人,证明赵光义是一个德行有亏的人,赵光义不可能不动手。
罪名落实的赵光义,不知会失去多少人心,聪明人都会知道应该怎么改变局面。
“端看陛下有没有防备。”
能够对付赵光义的人,满天下暂时只有一个赵匡胤。
倘若这个时候占据大义,身在皇帝位子上的赵匡胤败在赵光义的手里,只能说是赵匡胤咎由自取。
与之而来赵匡胤一脉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自不必说。
“小人与君子交手,君子焉能是小人的对手。”符太后对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心性皆了解,正因如此,她忧心无比。
提醒
柴平往前走, 随手摘下一朵花拿在手中把玩道:“那可不一定。陛下身边并非没有小人。”
小人,赵光义是小人,涉及身家性命的事, 为了活下来, 多了去的人想方设法保全自身,以及荣华富贵。
“二皇子, 大好的机会,趁此时有人状告晋王,何不将晋王所犯的罪行,二皇子手中有的证据全都捅出去, 好让陛下知道,晋王殿下德行有亏, 人品有暇, 绝不堪委以重任。”
赵德昭那儿,确实有人向赵德昭进言, 如今事情闹大了, 既如此当一股作气,想办法定死赵光义的罪名,甚至连同之前他们好不容易收集的证据都一并交上去, 只要能够换来赵光义被定罪,值了!
“强抢民田,杀人害命。”赵德昭细数自己所知道的赵光义做下的事, “你们说,父皇看到三叔做下的事, 还会有立三叔为太弟的想法吗?”
赵德昭想争太子的位子, 皇帝的位子。而他最大的敌人是赵光义。
一但解决赵光义,赵德昭从此再没有对手。
一直以来赵德昭都在找对付赵光义的法子, 可惜,赵光义并非好对付的人,哪怕赵德昭手里握的证据虽然不少,赵光义随时可以推人出来做替罪羔羊。
握住的这些证据,赵德昭在等,等一个能够将赵光义击溃,让他再也无法翻身的机会。
现在,终于让他等到了。
赵德昭迫不及待,而赵德林此时正在赵匡胤的对面,父子二人执棋而下,赵匡胤问:“你三叔的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