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38)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赵光义让人领兵入宫,控制整个皇宫,没有想到他们却连宫门都没能进去。

面对赵光义的尸身,众人更清楚皇宫怕是已经在旁人的完全控制下,但发兵的人也更明白一个道理,他们没有回头的可能,要么一股作气攻破皇宫,夺下皇宫,让赵元佐登上最高的位置,要么他们全得死!

“你们意图乱我大宋,居心叵测,众将士们,随我杀进去,将这群乱臣贼子尽诛之!”既然谁也没有回头的可能,怎么办?杀进去,不成功便成仁。

随着一声声叫唤杀进去,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柴平一声冷哼,“杀。”

杀就杀,谁还怕他们不成。

柴平目标相当明确,擒贼先擒王,想迅速解决问题,必须是要解决赵光义家人的。

赵光义的家,她自察觉宫中生变,已然命人想方设法解决赵光义府上的人,很快,双方打起来,也有人将消息传来,赵光义的所有儿子,除了一个赵元佐外全被柴平捉了,甚至赵元佐的母亲也落入柴平手中,人被送入宫中。

在所有人以为柴平会用赵元佐之母威胁赵元佐时,谁也没有想到赵元佐竟然被人亲自绑了送到宫门前,来势汹汹的兵马,随赵元佐被捉,所有的兵马都偃旗息鼓。

宫中静侯消息的人们没有一个人能料到,柴平出手如此迅速,对方的人马远在柴平的禁军之上。怎柴平么如此迅速的平定?

随后所有人都知道了,柴平早在进宫时已经有了防备,料定宫中生变,赵光义府上有柴平的人,最不好意思的是,赵元佐身边最得力的人正巧是柴平的人。

甚至,在柴平迅速的平定开封之乱后,所有人只许进不许出,文武百官的家眷也都在柴平的掌控之中,一时之间,柴平在所有人都未曾察觉的情况下,成为主宰整个开封的人。

只不过有些事纵然有人清楚,但对上某些人是绝对不会说破的。

赵光义的妻儿尽被押送到赵匡胤和杜太后的灵柩前,已然换上一身孝服的赵德昭和赵德林看着曾经的亲人,赵德昭质问:“你竟然意图谋反。”

作为此事的主谋正是赵元佐,已然落入他们的手里,多余的解释是没有的,只道:“不反我们也是难逃一死。反,或许还会有一线生机。”

赵光义杀了赵匡胤一事,无论怎么样都洗不掉,赵光义意图控制整个开封,目标无非是要顺利登上皇帝位,以达到能够镇压所有非议,让所有人归附的目的。

纵然赵光义失败,想要活下去,赵元佐也必须要考虑用同样的方式保全自己。

不成功,他们所有人的下场都只有一死。

拼一拼,或许有一丝生机。

“我父皇待你们不薄啊。三叔先杀我父皇,你又起兵叛乱。你们怎么对得起我父皇。”赵德昭指责赵元佐,赵元佐毕竟年轻,脸皮不够厚,对上指责,面色一沉,无法否认有些事情确实是他们错了,但,那又如何?

“成王败寇,天经地义。为了皇位,多少人骨肉相残。当年的陛下可以从柴家那里夺过江山,有本事的人也可以从他的手中夺走江山。我只是技不如人。”赵元佐说起这话,视线落在柴平的身上,没有人把柴平当回事,纵然她自澶州回来,纵t然她立下显赫战功,但确实没有一个人拿她当回事。

从一开始起兵,赵元佐控制住的都是朝中的其他武将,只怕他们成为赵德昭和赵德林的助力,他想只要没有能将帮助他们,必不会再有其他的变故。

万万没有想到,柴平却成为迅速破解他的所有计划的那个人。

不,不,并不是只有现在,将他押送到此的人追随赵光义多少年了,是赵光义最信任的谋士之一,正是这样一个人,却将他送到柴平手里,柴平到底谋算多少,千方百计的要置他们一家于死地?

“柴郡主好本事。”赵元佐心里有无数的疑问,很是希望柴平可以为他讲解一二。

柴平突然被点名,淡淡的扫视过赵元佐,“承蒙夸赞,我不过给自己留有后路罢了。晋王心狠手辣,我若不清楚晋王的盘算,怕是早死在晋王手中了吧。”

赵元佐败给柴平,败得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突然轻笑一声道:“柴郡主如此的能干,岂甘居于人下。二皇子再有本事,和柴郡主定亲的人是三皇子,皇后和王妃,差别总是有的。如今整个开封都在柴郡主的控制,论来二皇子有何功,又有何德?”

被点名的另一个主角赵德昭面上一沉。

功也罢,德也好,赵德昭纵然不想承认,还真是不得不承认,他确实都没有。

正因为都没有,赵德昭心里一直犯虚。

当听到柴平将赵元佐他们全都拿下,并且将所有的将士都安抚下来,赵德昭在开心的同时,也升起一阵担心,柴平不会想把赵德林推上皇帝的位子吧?

想,赵德昭必须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同柴平抗衡。

赵德昭反省自身后,意识到他确实没有这个能力,柴平不想要他的命好说,一但柴平生出杀意,赵德昭绝不可能活下来。

然而这样的恐惧担心,赵德昭不曾显露分毫,被赵元佐当着众人的面道破,赵德昭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不难看出他在此时的惊惧。

“不是所有人都有问鼎之心。”这时候,一直没有作声的赵德林开了口,所说的内容让赵德昭的心稍稍一安。

对,不是所有人都有问鼎之心,至少赵德林没有。

“哈,现在做主的人不是三皇子。”赵元佐昂头大笑的指出,请他们都不要无视一点,真正做主的人是柴平,赵德林哪怕想做柴平的主儿,他做不了。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