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40)
喝斥赵元佐的时候,赵德昭的视线不断的落在柴平的身上,无一不在告诉众人他内心的恐惧不安。
柴平,柴平千万不要生出那样t的心思,否则的话他们怎么办?
手里权无兵的赵德昭害怕,怕当不了皇帝,更怕没了性命。
“将人拖下去。”赵德林一声令下,赵元佐在挑拨谁都明白,赵德林内心并没有生出太大的波澜,因而也迅速的下令将赵元佐拖下去。
赵元佐再要开口,赵德林身边的人已然箭步上前将人的嘴堵上,不许他再说出半个字。
对此,柴平没有任何的波动,但不管是一开始提醒该准备新皇登基的人,亦或者是其他另有盘算的人,都默契的没有再作声。
赵德昭比谁都要急,再急,他也不敢流露出来,只怕不小心惹了柴平,叫眼下的局面大乱。
“二哥,平儿辛苦几日,我先送她休息。”尴尬的气氛在殿内蔓延,有许多话要说的人,亦或者说不出话的人,都不敢动,独一个赵德林似是不受任何影响,也明了应该要打破此时尴尬的气氛。
“好,你先送郡主回去休息。”赵德林的喝斥和提议,赵德昭暗松一口气的同时,巴不得赶紧送走柴平,送走了,他可以想一想,到底要用哪一种方式才能够顺利的让自己登上皇位,他身边的人,有谁可以为他出这个主意?
赵德昭想成为皇帝,迫切的想。
无奈他的能力不够,无权无兵,想争想抢,他都没有一抢一争的可能,如何不让赵德昭心急。
再急,他也不敢立刻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要柴平一句准话。
柴平是个怎么样的人,赵德昭从前觉得她不是寻常女子,毕竟没有谁会像柴平一样跟赵匡胤习武,而且喜于兵法研究。
如今赵德昭才意识到,柴平的不同寻常竟然会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可是,赵德昭不敢轻举妄动,他只怕一个不小心柴平要对他下手。
试问在这宫里已经被柴平控制的情况下,柴平要他的命,他可以怎么办?
赵德昭又急又怕,更想提醒赵德林不要忘记他们是兄弟,他的命到头来可能都要靠赵德林来救。可转念一想,赵德林当真能救他吗?
如果换成是他,有杀柴平的机会,再也不会让柴平有威胁到他的可能,他会放过柴平吗?
答案在每个人的心底,也让赵德昭越发不安。
赵德昭此时的视线完全落在赵德林身上,他尤其想问问自家的弟弟,他考虑过他们的安全吗?亦或者此时的赵德林把柴平送走,在用他的方式保护赵德昭?
那一刻的赵德昭希望一切如他所愿,只要赵德林能安抚好柴平,他可以稍稍放放心。
赵德林送柴平离开,去向没有一个人开口问。
〖这气氛真不是一般的尴尬。咱们柴郡主到底想什么呢?〗
〖别问,我也想知道我们柴郡主到底在盘算什么。她到底是想扶赵德林上位呢?还是顺势让赵德昭上位?所谓迟则生变,别看开封在柴郡主的掌控之中,外头意图作乱的人不在少数,要是朝廷迟迟没有弄出一个皇帝,未必不会有人打上清君侧的名号起兵。再者,赵大都已经死了好几天了,没有人考虑怎么给我们赵大出殡的吗?赵大啊,死在赵光义的手里,死得太冤。〗
〖那有什么办法。赵大但凡能够狠一狠心早处理赵光义,哪里有这许多事。赵光义做事毫无底线,违法乱纪,强占民女的事都被捅到赵大面前了,赵大顾念兄弟情分,愣是不肯处理赵光义,反而让赵光义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失去将来成为太弟的可能,不怪他动手杀赵大。正所谓人不够狠,地位不狠。赵大算是咎由自取。〗
〖就是,当了皇帝偏袒自己的兄弟,纵容赵光义目无王法,以势欺人,他也该亲自尝尝养出一个魔鬼的恶果。〗
〖啊啊啊,我想让柴郡主直接当皇帝,能不能行?〗
异想天开的人不在少数,很是以为柴平手里握了兵,别管便宜谁都不如自己上。
〖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绝不可取。功高盖主这个词谁也别忘了。难道柴郡主想将来继续憋屈的活?〗
不,柴平不想。一点都不想。
正因为不想,柴平才会不惜自导自演一出戏,往澶州去为自己争一个未来。
柴平迅速读过弹幕中的内容,有些事她没有在最后下决心,才一直不作声。
走了小半刻钟,最终还是赵德林开了口,“平儿,你欲何为?”
此话一出,柴平停下,转身与赵德林对视,“德林哥哥呢?”
你们选谁
方才的气氛是尴尬, 是沉默,随着他们的问题丢出,透着几分紧张和窒息。
跟随在他们身后的人几乎不约而同的退了老远, 没有一个人想掺和进去他们的交谈。
赵德林低头与柴平对视, 自然不会错过柴平眼神清明,一如从前的坚定。她从来不管做什么事, 要么不做,要做都会拼尽全力去做,且从不回头,更不会后悔。
可是, 赵德林以前觉得自己懂柴平,明了柴平从公主变成郡主, 对她的打击并不小。
如今的局面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与此同时,赵德林反而更不确定柴平究竟想干什么。
“我只求一个平安。”赵德林从来追求的都很简单, 平安, 大家都能平安。
“平安求不来。”柴平昂起头掷地有声的告诉赵德林一个事实。
“陛下待晋王好吧,为了晋王不惜无视大宋律法,一次一次包庇犯错的晋王, 最终晋王将魔爪伸向陛下。我知道德林哥哥因为陛下的去世伤心难过,我也伤心,但今日的恶果陛下无过?若非陛下偏袒晋王, 让晋王一次一次的越过底线,无视律法, 他又怎么敢在一念生恶杀了陛下。我信陛下和晋王兄弟情深, 晋王对陛下动手更多可能是一念所生的恶。仅此一念,陛下死了。律法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人生畏, 唯有畏惧受到惩罚才会让人犯错的时候不敢动手杀人。陛下一次又一次的放过晋王,当晋王意识到陛下不再,从此再没有人可以处罚他时,他是欢喜更多,亦或者愧疚更多?”对于人性的恶,柴平从来不敢有半点轻视,正因如此,她在面对赵德林时,更愿意坦然的告诉赵德林,如今的一切变故,赵匡胤该背负极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