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41)
赵德林眼中闪过心痛,柴平说的这些他怎么可能会不懂,再懂,那是他的父亲,惨死在他亲叔叔手里,这样的人间惨剧,于赵德林是巨大的打击。
偏偏打击再大,他们在失去父亲之后,第一时间需要考虑是怎么活下去。
陈列城外,意图攻入城中的兵马不少。偏在那样的时刻,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竟然是柴平。
柴平对他道一句求个平安不认可一个求,因柴平比他更早的意识到,将命运寄托在别人手里,指望别人善心大发的放过你,亦或者希望你的安静会不引起任何人的忌惮都是不可能的事。
他姓赵,他是大宋朝皇帝的儿子。
赵德林只觉得舌头上似是被压了千斤旦,完全说不出话。
“我的命运我绝不会再交到任何人的手里,包括你。”柴平指出现实的同时,也清楚明白的告诉赵德林,不要指望她后退,她绝不会退,她要往前,她已经尝到了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滋味,断不会再接受任人摆布,受制于人那份无奈。
赵德林凝望柴平,良久才问:“所以呢?”
这个答案柴平给到了赵德林,丢下这句话后,柴平并没有理会赵德林是否接受,又是否愿意承受,她迅速的去见花蕊夫人,甚至请来李煜和小周后。
〖大名鼎鼎的李后主,大词人,我正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一位,现在终于见着了。忧郁中年,才子皇帝。一个大才子,适合当词人,确实不适合当皇帝。看看,大好的江山尽被葬送了。〗
〖不对啊,赵光义都杀人灭口了,小周后都疯了,当时好像有人提了一句李后主怎么来着?对,疯了。现在一看,算是怎么回事?〗
“谢郡主救命之恩。”弹幕好奇无比时,忧郁中年李煜朝柴平作一揖,谢柴平相救。
柴平挥手道:“都是亡国之人,我不过是见不得赵光义欺人太甚。”
对喽,柴平对赵光义这样的人多少还是防备一些的,告状的事闹太多了,明摆着要将赵光义解决,赵光义实在没有办法时,未必不会狗急跳墙,只是柴平防的是赵光义杀人灭口,万万没有想到赵光义竟然借瘟疫的由头。
好在李煜那里赵光t义真让人动手了,柴平给李煜找了一个法子让他装疯,才让李煜逃过一劫。
李煜表明感激,小周后在一旁也是泪眼婆娑的同柴平道谢,三个相对了解内情的女人再清楚不过,很多事只适合她们知道,绝不能说出去,哪怕是李煜,能不让他知道最好别让他知道。
“请两位前来,无非想问问,两位未来有何打算?”柴平请人来,万不能晾人,该问清楚说清楚的话,理当问明白了。
花蕊夫人是个胸怀大志的人,想当年国破家亡时,对于孟昶投降的事,她是宁可殉国的。可惜,因为她的丈夫不愿意殉国,最终花蕊夫人也只能随他一道来到开封,成为阶下囚。
这些年花蕊夫人的日子过得是好是坏,冷暖唯有她自己清楚。
对于很多事,花蕊夫人从来不向外人提及,她吃的苦受的罪,说了无非让人嘲讽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但是,花蕊夫人同样是一个不愿意屈从于命运的人。
从前的她以为自己只是为了保全孟氏,为此可以忍气吞声,后来,她明白了,忍让不可能为她带来任何的尊重。在柴平前往澶州,并在澶州干出一番事业后,花蕊夫人似是被打开了一处新世界的大门,让她意识到,原来她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活下去。
“愿为郡主差遣。”作为赵匡胤的妃嫔,花蕊夫人感谢赵匡胤这些年待她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想当初赵光义想要花蕊夫人的命时,那个时候的花蕊夫人最希望的是赵匡胤能够杀了赵光义。
可惜,赵匡胤顾念兄弟之情,也并不认为自己需要为了花蕊夫人杀了自己的亲兄弟。
花蕊夫人恨赵光义吗?
恨的!
花蕊夫人怨赵匡胤吗?
怨的!
明明花蕊夫人不支持赵匡胤立赵光义为太弟,为的是赵匡胤,更为了大宋的江山,最后赵光义恼怒之下要杀花蕊夫人以立威,那个时候的花蕊夫人如果不是被柴平救下,甚至更将事情引到赵匡胤的身上,甚至赵光义都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花蕊夫人想像得到,她若死在赵光义的手里只怕死了也是白死。
这样的意识更让花蕊夫人透心凉。当年的孟昶护不住她,没想到赵匡胤作为一代雄主,同样也护不住她。
自那一刻开始,花蕊夫人明白了,这世间最可靠的人从来都是自己,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只会让她任人宰割。
如今赵匡胤死了,赵光义也死了。大宋的朝堂将要重新洗牌,柴平控制住整个开封的兵马,甚至所有的文武百官,是花蕊夫人绝对想不到的,也让花蕊夫人震惊无比,明明柴平远在澶州,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本事?或者,在更早之前柴平已经有所准备?
想到这一层,花蕊夫人心下稍定。
她不怕追随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只怕跟了一个蠢货。
柴平越聪明越好。
“愿为郡主差遣。”李煜想的比较简单,赵家的人不知道怎么样,救他们性命的人是柴平,相信柴平绝对不会有错。
“话莫说太早,你们不妨听听我的打算后再决定要不要听我差遣。”柴平不急不慢的开口,表情相当的严肃,自然也让本来心下郑重的人们都正色以对,“郡主请说。”
同为亡国之人,他们被押往开封,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