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46)
“想好了。”柴平肯定的告诉赵德林。
〖啊啊啊,只有我觉得,其实让赵德林当皇帝很是不错吗?扯上赵德林的大旗至少让我们郡主不用面对天下人的非议,无须受到太多人的指控。〗
弹幕里的人又开始了激烈发言,每一个在面对赵德林的时候都表示难得碰上一个像赵德林一样的好男人。论对柴平的维护,赵德林从来都拼尽全力,虽然他能做的有限,可他确实没有放弃过柴平。
〖一时的安宁为自己求来的却可能是受制于人。明刀明枪不可怕,可怕的从来分明都是那些杀人不见血的阴谋。赵德林现在确实不错,谁敢保证他当上皇帝以后会保持初心?我认为柴郡主的选择没错,与其寄希望于别人有良心,不会主动的伤害你,攻击你,不如由自己完全掌控局面。对,或许那会很难,谁规定的说,女人不能当皇帝了。尤其明明可以当的时候偏要退让出去。不会有人认为这样的情况没有人记住吧?当皇帝也不是可以肆意行事的,也要处处受制于人。底下的臣子总会千方百计的挑拨离间,为了权势地位,造谣生事,无中生有的人不要太多,请不要将人性想太好了各位。〗
〖没错没错,赵德林再好,对,他是拼尽全力保护柴郡主了不假,但他保护好柴郡主了吗?既然从前都指望不上他,谁能说现在的他又可以指望上了?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人还是应该现实一点,多为自己谋划的好。〗
弹幕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都有他们各自的想法,也并不认为柴平应该退一退。
退一步不会海阔天高,极有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那个位子我要了。”柴平多余的一句废话都没有,干脆利落的告诉赵德林她的决定。
赵德林一僵,眼瞳放大,手更是不受控制的捏紧,他很难想像柴平竟然真的敢生出这样的念头。与之而来赵德林道破一个现实希望柴平必须正视道:“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必为天下群起而攻之。当年的武则天纵然经营数十年都难逃被人口诛笔伐的结局,事到如今依然为世人所非议。你,你要想好。”
是的,柴平当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吗?她可以承担起任何的后果,认为自己可以接受一切结局?
“我都知道,但有一条我更明确,我绝不愿意将自己的命交到别人的手里,乞求别人能够心软一软,希望别人可以容下我。这个世道既然有诸多不公,世人都不讲道理,我又为何要同世人讲道理,更为何要同他们道再多的应该和不应该?我的命运,从现在开始由我来做主,我绝不会再让任何人主宰我的人生。”柴平非常坚定前行的路,她已经尝过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滋味,生死都在别人的一念之间,那是她要过的日子吗?
不,柴平非常明确的知道 ,她一点都不愿意那样的过一辈子。
不起来抗争的后果,看看她那些兄弟们,一个都不在了。
前车之鉴,她焉能不牢记教训?
“平儿。”柴平那一句她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让赵德林完全无法再反驳,柴平如今会做下这样的决定,皆因她尝过被人为难的滋味,也清楚如果不想有些事情重复发生,甚至于最终要她的命,她能够做的就是像她现在这样,起来反抗。
“这条路会很难。”赵德林平静的告诉柴平,一旦她做下这样的决定,她再没有回头的资格,她往前迈出的那一步,世人都容不下她回头,到那个时候柴平的下场就真的只有一死了。
柴平神色坚定的答道:“我知道,我很清楚自己未来的结局。不成功便成仁。那是我的选择,无论是什么样的后果,我都担得起。与其茍延残喘,生不如死的活着,我宁可轰轰烈烈一场。”
对,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一死罢了,她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柴平明显早已想好,也认定前路无论有多难,她都无所畏惧,赵德林无法再劝,只道:“这天下原本就是你们柴家的,物归原主没什么不好。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是的,赵德林只问柴平这一句,他可以为柴平做些什么?
“只要你们什么都不做,一切交给我足矣。”柴平动心思断不可能只动心思。
想要这个天下,想当一个皇帝,哪能只是想?
柴平的神色坚定,前面的路要怎么走,她已经想好。
能够迅速控制整个开封,那断不可能是柴平一人的功劳,后周的那些臣子,有一些忠于柴荣的臣子,他们对赵匡胤统治下的大宋,赵光义这样一个晋王自是不满的,纵然没有对柴平表明忠心,但也是想解决赵光义这样一个人,更不愿意让赵光义上位的。
况且有一样,大宋的官员不少,真正办事的人有多少,大概是连赵匡胤都未必清楚。
也正因如此,好些真正干事的人反而被埋没了。
柴平打定了主意,却没有迫不及待的向人表明,甚至柴平只让人将赵匡胤和杜太后的丧事办好。
这样的行为自然引起一片人的好感。
正所谓死者为大,赵匡胤算是一代雄主,命丧于赵光义之手,无数人为之惋惜。
可惜人死不能复生,加上开封动乱不休,这才刚平定下来,赵匡胤的丧仪一切都没有准备操办。
现在好了,柴平一声令下,命所有人一定要将赵匡胤的丧事办好了。
听到柴平下令的那一刻,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不由自主的落在赵德昭和赵德林的身上,大臣们心里未必没有犯嘀咕,可是谁敢想柴平会生出那样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