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53)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此刻和柴平求救的人,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按理一个人真有了问鼎之心,应该第一时间准备称帝登基,以令天下知才对,偏柴平不是。

不慌不忙的柴平将自己的心思昭告于天下,以令天下知晓她一个前朝的公主,如今要登基为帝,就好像在给无数人机会,好让他们都能够跳出来,最好都可以阻止她。

正常人都是先正名,再以大义而行事,表明自己是正统,是最好的皇位继承人。偏柴平在各地天降异象,无一不表明她是上天所愿的下一任皇帝后,完全没有顺势立刻登基这个意思,就好像她压根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着急先登基一样。

这里面的弯弯道道,未必不会有人认为她心生了怯意,怕一但她登了基,将成为满天下人的目标,一定会让她死。

现在,求救于柴平的人懂了,柴平哪里是怕,她分明是让那些反对她的人自食其果。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写得霸气是吧。”柴平吟出这首诗后,毫不掩饰她的赞许,听着的人却汗淋如雨。

能够来见t柴平的人,又是家中有护卫,从刀下跑出来的人,他怎么可能没读过书,又怎么会不知道柴平吟的这首诗出自何人之手。

黄巢啊!这一位是唐末时期的人,他是一呼百应,对唐王朝起到了毁灭性的作用,他还有另一个最让无数高门无法忽视的行为。自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后,世族成形,凌驾于皇权之上,哪怕唐朝建立,推行科举制,却依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世族的盘根错节。

多年前的黄巢被世族所辱,所以他拿着世族修好的族谱啊,将世族屠杀了一圈。

这样的行为自然是让世族们元气大伤,这些年虽然都要努力的恢复,终不复于从前。

柴平提起黄巢,那是什么意思?

无非是在告诉他们,皇位她是要定了,要么他们乖乖的把她送上皇位,要么等他们死光了,自然也会有人把柴平送上那个位置。

此时,求救的人才真正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恶意。柴平懂他们的想法,也知道他们为了活下去可以不顾一切,女人当皇帝让他们感受到地位被挑衅,那又怎么样?

比起所谓的地位,活下去更重要。如果他们活不下去,地位和他们有关系?

“郡主如此作为不怕为天下非议吗?”察觉柴平算计后,须反击,不能让柴平牵了他们的鼻子走,他们不能那么轻易的被柴平解决对吧。

“天下人非议你们不怕,我何畏之有。况且,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我只是见死不救而已,毕竟诸位不满于我,我不救你们,何错之有?”见死不救并不是过错,怎么样,这个理由够了吗?

对方听到柴平完全不按正常逻辑的行事,那样的一刻心都凉透了。

“你们作的孽自己受下,我不留了。我等着你们的消息。”柴平能够见一见人已然不错,对方不识趣,还想道德绑架,不好意思,柴平完全不吃这一套。

拥立

从柴府出来的人听到一阵厮杀声, 声声震天。

“郎君。”柴平不出手,他们要是回家会怎么样?

会死。

是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还是直接的死一死, 是眼下他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哪怕心里相当的不服气,没办法, 柴平既然借力打力,让他们自相残杀,指望柴平出手,断不可能。

他们一群人合计, 更要借别人的名头才能凑到的那点兵马,结果他们自己人打起来, 一个两个的都快把自己人杀光了, 足以证明他们没有办法对付柴平。到现在为止柴平都没有真正出手。

叛军在高门里怎么杀都可以,独独不能伤害百姓, 倒是让城中本来因为乱起生出恐惧, 以为又将要经历战乱,许要家破人亡的人们稍稍安心。

柴平从来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主儿,让一众将士人们说清楚, 她柴平的兵志在守护百姓,大家伙都不用怕,她的兵马绝不会给任何人有伤害百姓的机会。

不过, 那动荡的地方就不要去了,一不小心把小命搭上相当的不值。

等闲人谁能想去凑热闹呢, 柴平哪怕不提醒他们, 他们也断不可能凑前面去。

私底下人们既然知道不会有危险,也纳了闷了, 从来一但乱起第一个吃亏的都是他们普通人,怎么这回那么特殊,他们不受影响,倒是里头的达官贵族都快被人杀光了?

有些话看破不说破,多少人认为这其中的缘故怕是他们自己内斗起来了,最终自食其果。

正好,这开封城里的人啊,个个都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清洗清洗也挺好的。

而柴平那里,有了第一个求救的人,第二个第三个,眼看一家子都快被人杀光了,再不想想办法,一家子都要死光。

怎么办,柴平能护住普通的百姓,怎么可能会护不住他们?

至于柴平不过是想当皇帝而已,只要柴平能够救下他们,他们可以奉柴平为帝。

弹幕的人们也是万万没有想到当皇帝还能这样操作,让他们求着柴平上。

但不得不说,比起费尽心思的让柴平去拉拢人,想方设法让这群人臣服于柴平,必须是他们求着柴平,盼着柴平登上皇帝位更爽。

偏在这个时候,柴平拿出他们之前说过的话来堵人。

“一介女流之辈,有这个资格吗?”

无数人对上柴平的行为,嘴角阵阵抽搐的同时,想到如果他们不请柴平出面,那群已经杀疯的叛军会继续杀下去,到时候全死绝了,还谈什么乐不乐意听命于柴平一介女流?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