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60)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边境的将军们别管服不服柴平, 国家大义在前, 他们都一定会先保卫国家。

瞧,事情是不是如同柴平所预料的那样, 契丹被打退了,如今的军中依然安宁。

无数想看戏却没能看成,反而感受到柴平的帝位越发稳固,这简直让他们傻眼了。

可是傻眼也不代表他们坐以待毙, 放任柴平作为皇帝稳定地位。

对,科举, 科举一事一定不能再让柴平顺利的做好。

无数人在心里打定主意, 糊名制,公平公正, 想什么呢?

结果在科举开考时, 所有的考生进入考场,这一回所有人都被严查。

“我们是来考试的,不是犯人, 因何朝廷把我们当作犯人一般搜我们的身。”柴平的一波操作完全没有先例,难免让人生出不满。

柴平这位女帝啊,早早已经来了, 就在不远处坐着,只不过没有跟人打招呼, 纵然是主考官, 那都各忙各的去,轻装打扮的柴平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就在不远处看着, 也注意到门前喧哗的人。

“陛下?”花蕊夫人自江南而归,随柴平一道来,这一回的监考官,柴平选的是朝中一位出了名的硬骨头陈承。

陈承听到了消息也正急急忙忙的往门口赶,余光扫到柴平,本以为他要往柴平处来,不料人家只是拱了拱手,当即往前面闹事的考生堆里去,一旁的花蕊夫人唤一声,不知陈承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柴平生出不满。

柴平挥挥手极是不以为然道:“无妨。”

陈承哪里会不明白不远处闹事的人相当重要,处理不好这回的科举考试就要成为一个笑话了,急急忙忙的往前去,以国事为重,天下为重,柴平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生出不满。

花蕊夫人稍松一口,心里对柴平的感官也越发复杂,柴平确实是个能容人的皇帝,功能容,过也能容。无伤大雅的小事更不会放在心上,挺好!

“陈尚书到。”见陈承过来,维护秩序的将士们可见松了一口气,赶紧唤上一声,也让已经生出不满的考生们都安静下来,别再闹事了。

“尚书来了又怎么样?不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绝不答应。果真是女主临朝,把我们所有男人都视为犯人吗?”显然,科举确实可以作为一个闹事的机会,瞧这不就已经闹起来。揪着柴平作为女子的身份,容不得他们男子无限放大。

可惜,陈承立刻喝斥道:“我都未曾开口,你怎么知道我给不了你满意的答复。你若是奔了前程来,想考一个好成绩,将来为官为民,便不该张口既道男女之别。若当真有一颗不屈不挠之心,纵然这世间当真有诸多不公,我辈中人也当思如何为改之,而不是挑唆他人闹腾。诸位以为呢?”

作为读书人,见世间不公,当有为这世间付出所有也要改变这种不公的心态才对,怎么能张口就定罪,而且明摆着闹事。

“你若不愿意参加科举,门在不远处,你大可自行离去。你不想考,有的是人考。”硬骨头归硬骨头,柴平能选了这位当主考官,更因为他懂得变通,并非迂腐不堪之人。

听他说话,那再要挑事的人半响没敢再吱声。

陈承朝众人都挥挥手,让大家伙都安静下来,待他们都安静了,陈承才开口道:“自科举开启以来,各家都是早早先将文章送到丞相或者各主考官的手中,所谓的考试,其t实早已定下所谓的进士名单。至今虽然这样的风气有所收敛,但还有不公。今陛下登基,再开科举,既然说了一定会给天下学子一个公平公正的机会,让你们凭十年的苦读证明自己。陛下既然放了话,自然是要做到的。所谓如同犯人一样搜身,你来。”

陈承招呼那搜查的将士,那人立刻上前来。

“搜我。”陈承先下了令,那一位一愣,但还是听话的上前将陈承浑身上下都搜了一个遍,以确保陈承的身上没有任何东西。

这样的一番操作把人都看愣了。

陈承被人搜了一个遍,最后才回头冲众人道:“莫说你们,所有进出考场的人,包括我们这些主考都一样,全都要搜身。否则有人身上带了东西进了考场,对其他学子是不是不公?”

以身示范,以证明所谓的搜身并非针对任何人,而是要确保真正的公平和公正。

别说什么视他们这些学子如同犯人的话,人心之恶在场的人再没有比他们更清楚的。防小人不防君子,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的人,朝廷也并没有任何要为难人的意思,只是想要融入一个环境就得要守那样一个环境立下的规矩,这一点大家都懂。

“既是一视同仁,我等自无异议。”闹事的人不过是将人心中那点不满无限的放大,总有懂事的人明白,虽然规矩乍一看好像有问题,但为了确保没有人能徇私舞弊,这样的做法也都是应该的。

“正所谓防小人不防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诸位必也不希望让小人得志,以令天下贤才明珠蒙尘。”陈承是会说话的人,句句落在人的心间上,听得一个个都不由自主的点头。

陈承一看安抚得差不多,立刻道:“既然都无异议,请诸位入内。祝愿诸位都得以金榜题名。”

这样的一句祝愿,立刻引起无数的人笑意,谁能不想有一个好前程,不盼望有一个好前程?终于将要迎来一个公平的机会,无数人都握紧了拳头,必要一争到底。

“有赖主考官吉言。”没有人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原本就是为了搏一个锦绣前程,他们何尝不盼望能够如同陈承所言。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