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65)
话音落下,两家人的脸都变了。
说他们不想为柴平着想,那符太后更有理由拒绝他们想当官,而且当高官的要求了。
说他们愿意为柴平着想,听,符太后已经给他们出了主意,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在没有成功出仕前就为柴平分忧,他们不听,是因为他们说的话都是哄人的,目的只是为了可以当官?
不管哪一个,总而言之,他们想通过符太后同柴平讨官一事不可能。
最终,郭家和符家的人都灰溜溜的出了宫,无功而返。
这事柴平在后面听说,柴平当即露出笑容,弹幕已经夸起符太后,〖有一个不拖后腿的妈是真好!〗
〖何止不拖后腿,简直是神助功好吗?你们都别给忘了,赵二怎么死的?再有赵大和赵二会闹到那样的地步,这里头有柴郡主的功劳,同样也有符太后的手笔。虽然符太后怎么跟赵大告状的事确实咱们没有视角看不清始末,那也完全不妨碍我们脑补。符太后怎么着也是柴荣的皇后,名正言顺的皇后,她一个前朝的皇后被赵光义欺负了,一但传扬出去,赵家真被扔臭水沟里了。赵大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赵光义吊起来打,更想问问赵光义,天下是没有女人了吗?他偏要去招惹那些他不应该招惹的女人。要知道在此之前,赵二被状告强占臣妻,逼死臣妻,再有南唐那位小周后的事,不会有人忘了吧。〗
〖忘不了忘不了,不得不说,这女人一但联起手来,真能让那些小看女人的男人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我可太喜欢了。你们都不知道,在看到花蕊夫人和符太后,小周后在一块把赵光义杀了的那一刻,我这心里攒了多年的郁气终于是扬出去。〗
〖同感同感。赵二干的那些事太不地道了,谁能忍得了。〗
柴平对这些话啊,更多的是对符太后的心疼,她从来不敢问符太后是什么时候被赵光义欺负了的。明明年幼的时候她察觉了赵光义的心思,那个时候她想了办法阻止的,而符太后被欺负的事,她竟然一所所觉,同样也让柴平耿耿于怀。
平乱,安定边境,科举考试都圆满完成了。
既无天灾人祸,想挑事的人,面对柴平不慌不忙的解决了那么多的事,再想折腾,没办法再折腾起来,也是不明白,柴平怎么就能这样顺利的坐稳皇帝之位了呢?
对此,柴平深刻的意识到一点,反对女子为帝的是那些吃饱了撑着的人,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不好意思,只要这个皇帝别让我连饭都吃不上一口,管他是男是女都无所谓。
柴平感受到这样的无所谓,也明白早些年她在澶州养的那些人,如今更可以举一国之力来培养。
弹幕上说,科技发展决定生产力,想让百姓吃饱穿暖,增产法子要多想想,千万别放弃了。
另外就是武器,火药的用处多方面,火统了解一下,甚至完全可以考虑考虑加大炸药的威力。
当然了,这些都要一步一步的来。
柴平确实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可是契丹那儿又闹腾了。
哪怕吃了一个大亏,契丹意识到柴平和赵匡胤这个皇帝并不一样,才刚登基,地位不稳柴平就敢让人跟契丹放手的打,真让柴平坐稳皇帝的位置还得了?
所以,契丹举一国之力,发兵二十万直逼北境,兵分数路南下,大有一股作气灭大端的架式。
收到急报时,朝堂之上多少人心都慌了,生怕下一刻契丹杀过来了。
与之相比柴平显得平静多了。
这样的事情换成谁都会做,不值得大惊小怪。
不过,二十万的契丹大军,不可小觊。
一时间朝臣们开始发表意见,有人希望柴平能够迁都,避之锋芒。
结果话音落下,柴平冷笑的问:“迁都,我们跑了,无数百姓怎么办?”
提议迁都的人怕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柴平迎面而来的竟然是这样一个问题。
底下但闻迁都二字已然面露要怒色的人们在听清柴平的话后,脸上浮现了欣喜。
“为帝王者,不能护国安民,有什么资格作为帝王?”柴平冷峻犀利的追问,那提出迁都的人面上讪讪,要说他们未必没有别的心思,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柴平竟然拒绝得如此的干脆利落,义正辞严。
“从现在开始,想逃的人只管逃,朕绝不阻拦。”柴平完全不在意有多少人想逃,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精华。
再说了,对于满朝堂之上好些无用的人,柴平正愁不知道该怎么把这群人解决,要是他们自己愿意逃了,正好省去柴平许多麻烦。
“愿随陛下卫我河山,护我黎民。”有想逃的人,也有无数愿意留下来和柴平一道守卫这万里河山,保护无数黎民的人。
迁都,南下,等同于将江山拱手相让于人。
自契丹二十万大军进击的消息传出以来,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柴平作为一个女帝,纵然她在称帝之前确实打赢了契丹好几回不假,并不代表大家伙都信任坚定契丹举一国之力的出击,柴平依然可以领导大端朝上下打赢这一仗。
况且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谁也无法忽略的一点,大端朝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一个闹不好柴平这个皇帝绝对有可能当不成。
不会有人认为如今这满天下的人都接受柴平当皇帝这个事了吧。
南边的乱子看似平定,随时有可能在别人的挑拨之下再一次被挑起。甚至别的地方都可以不论,只道一个开封府,多少人都在瞄准机会对柴平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