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66)
此时契丹大举兴兵而出,无数人都认为未必不会是一个机会。
而随着柴平的表态,朝中的重臣总要跟柴平一道讨论讨论,针对契丹的进击到底要怎么解决才好。
但在此之前,柴平先单独见了赵德林,多余的一句话都没有,只一句,“我要亲征,朝中大事尽付于德林哥哥。”
饶是赵德林为了契丹二十万兵马出动的事上了朝,听到柴平这句话都怔住了。
〖靠,柴郡主啊,你是这样打算的?你不怕把国事尽付于赵德林,等你回来他都篡位了?〗
〖啊啊啊,我怎么觉得柴郡主是真的相信赵德林呢?〗
〖我也是这么觉得。而且柴郡主这招相当的高明好吧。作为赵家人,赵德林可是赵匡胤的亲儿子,底下那些不安分的人未必不会打赵家人的名号,现在好了,柴郡主让赵德林执掌朝中大事,底下的这群人想反,试问赵德林只要答应这件事,必为天下瞩目,他但凡有半点异动,瞧着吧,开封府里盯死他的人会更快的让他没有任何办法夺位。况且,柴郡主御驾亲征,这是什么,这是为了保家卫国,这种时候在柴郡主身后捅刀的人,必为万民所唾弃。柴郡主这场仗只要打赢了回来,从今往后这天下无人再能动摇她半分。哎哟,柴郡主当机立断,太帅了!〗
〖谁说不是呢。柴郡主聪明死了,完全知道最重要的正是兵权。只要军心在她这儿,没有一个人敢对她动手,她这个开国女帝无人能够取代。〗
〖一个连赵德林的一片痴心都利用到极致的女人,柴平相当的可怕。〗
夸赞肯定柴平的人有,害怕恐惧柴平的同样不少。
柴平并不掩饰自己的心思道:“不错,这是阳谋,但不知德林哥哥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众将
愿意与否。
赵德林听到柴平的询问, 反问道:“倘若我不愿意助你,你当如何?”
柴平并没有任何迟疑的道:“我会让母亲临朝称制。”
赵德林是柴平最好的选择,如果不能说动赵德林, 柴平唯有退而求其次, 请符太后临朝称制,执掌大权。当然, 这对符太后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但柴平非常的清楚一点,赵德林有勇有谋,而且他的身份让他一但成为柴平的助力,于柴平远征在外的情况来说, 利大于弊。
赵德林凝望着柴平,自柴平登基以来, 他们再没有一起单独说过话, 柴平为了坐稳皇帝位付出所有的心力,也没有功夫管赵德林到底是t何心思。
于赵德林而言, 他也要适应当年柴平曾经同样经历过的身份转变。
外面的冷言冷语, 那些轻蔑与不屑,以及每一个人对上他时流露出的恨其不争。
然比起柴平来,至少赵德林该庆幸柴平并没有像当年赵家给柴家的压迫一般, 让赵德林感受到生命的威胁,饶是如此,赵德林的日子依然很煎熬。
由此, 赵德林也就明白了,为何柴平会不愿意再受制于人。
“好。”赵德林问完柴平的打算后, 一个好字脱口而出, 也让柴平心中大石可以放下。
但等柴平提出将亲征契丹,由赵德林代理朝政, 一个个重臣都错愕不矣,柴平还真是半点不担心,不害怕的吗?
想要出面表示反对的人,余光瞥到赵德林在一旁,想到柴平算是一个果断的皇帝,而且还有几分专断,她决定要做的事,完全不给人说不的机会。
赵德林代理朝政一事是板上钉钉,不想在这种时候,赵德林提议道:“不如请太后代理,臣以辅之。”
对,请符太后代理朝政,作为皇帝的母亲,在皇帝出征时管好后方,以令柴平无忧,想必符太后会比谁都要尽心,赵德林辅佐,以为副位,这一点也能让底下不认同的臣子们都认同了。
果不其然,一个个本来欲言又止的人马上接过话道:“臣附议。”
“臣附议。”
〖赵德林还真聪明,柴郡主打的主意他有数着,配合不配合自不必说,反正观赵德林现在的提议,既中了重臣的下怀,又可以适时的让自己不必太引人瞩目,挺好。非常的好。〗
〖所以,赵德林是和柴郡主斗上了吗?刚刚当着柴郡主的面答应好好的事,一个转身又想出别的主意。符太后的能力,嗯,不好意思 ,没有机会真正见识她处理朝政的能力,实属不知道她到底本事怎么样。赵德林总理朝政,其实确实让人相当不安,谁也不敢保证赵德林不会有别的盘算,万一要是赵德林借机夺了江山怎么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可是,柴平的视线落在赵德林的身上,两人又一次对视,赵德林幽幽道:“太后是绝不可能害陛下。”
没错,满天下的人谁都有可能对柴平不利,独一个符太后绝对不会。
只要这一颗心在,符太后并非那糊涂的人,她一定会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让柴平在前线无忧。
“臣必助太后。”赵德林知道柴平想让他站在最前面,但赵德林并不想迎对无数人的暗算,也不想被人一再推动,企图让他做成他不想做的事。
有符太后在,能让无数想让他借机复国夺位的人心生忌惮,这一点,赵德林同样希望柴平能够理解。
这个事,柴平要用人,并不好强人所难,尤其赵德林这样的人,她不宜只考虑自己,而不想想赵德林的处境一但真成了代理朝政的那个人,也会很烦。
“如此,花蕊夫人共佐之。”柴平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所在,她要的是赵德林在这个位置上,也需要赵德林的能力。之后其他人,柴平道:“朕以亲征,诸位各司其职。边境无忧,天下无忧。倘若朝中谁有动摇军心或议逃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