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59)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况且,世间有太多不公平的事,遇见了让柴平视而不见,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柴平更是做不到。

如此一来,柴平会出手,难免得罪了很多人。

这些人里有赵德林的亲人,也有赵德林不想得罪的人。

他们虽有婚约,但柴平忘不了一些事,比如自家兄弟们的死。

这些刺一直扎在柴平的心头,柴平永远都忘不掉。

最近发生的一事,叫柴平深刻的意识到,她以为可以利用人心解决掉的人,根本不可能解决。她必须要寻找别的办法。

不仅如此,她还要自保。

想杀她的人动了心思,如果她没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她难逃一劫。

可这些事柴平没有办法和赵德林明说,也无法明说。

说出去之后赵德林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一切都是柴平庸人自扰,柴平不知。

她的人生,她既然不想认命,自该想办法奋斗,独独不应该把别的人拉到一块。

赵德林有他想过的人生,有属于他自己的活法,柴平没有资格因为自己的不甘心将赵德林拉到她的船上。

所以,当得知赵德林助她甚多时,柴平除了长长的一叹外,剩下的再无其他。

儿女私情于柴平来说是她现在最没有时间多想的事情,她要趁赵匡胤和赵光义来不及出手,以及契丹因为消息的滞后,暂时不会对澶州大举兴兵之前,练出一支有足够能力的兵。

正好,冬日里没有办法耕种,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练兵。

从此,柴平终日开始练兵。

想让人愿意练兵,得保证人们吃饱喝足,否则谁能有精力练兵?

好在,柴平当年请柴荣给她留下一些底气,不管是书本亦或者是金银财宝,柴平都有,有了就不怕得不到柴平想要的粮食和一应衣物。

再加上柴平这些年也算是生财有道,一直以来挺努力的赚钱,钱用来生钱,也可以用来助现在的柴平练兵。

柴平保证百姓们吃得好,练兵的人们也越发积极。

其中其实以女郎们尤其拼命。

别说女子不如男。

倘若是从小接受同样的训练,女子的力气从来不会不如男子。

更何况如今有柴平系统性的训练,纵然是再弱的女子,她们跟男子们一起训练,慢慢的所谓的差距也在不断的缩小。

其实比起男儿,柴平更认同无比弹幕所说的女兵。女兵,古往今来没有过女兵,可是从现在开始大宋朝有了,后世也将会有了先例,想必以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能够出头,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弹幕们随着柴平做得越多,不再局限于一个开封府,也不再局限于一群权贵而显得越发活跃。

用弹幕的话来说,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在开封和权贵们斗起来没意思得很,倒不如跳出来,干脆利落的在外面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边境不宁,当以卫国。

只要柴平能够将澶州经营得好,反正现在柴平也是名正言顺的领兵人。她的兵在大宋朝的眼里纯属于乌合之众,但弹幕却认为,有人民作为靠山的兵马,才是这个世上最坚不可摧的军队。

柴平有所得,毕竟弹幕说起他们的新中国如何建立的,正是依靠着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先贤早已说过的话,或许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但事实总会向天下人昭示,这一切并非一句空话,谁也别当了一句空话。

柴平开始想,她该怎么让民心集聚在她这儿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她未必要这天下,可她绝不能接受自己在将来依然为人所摆布,任人宰割。

有兵马在手会让人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但怎么让这样一支军队的心系于柴平一人,也是一门技术。

柴平呼了一口气,想的是该怎么做。

随后开始写写画画,百姓所求是什么?

最简单的是吃饱穿暖,无人可欺。

无人可欺,不一个人能够做得到的,如今大家都在努力,将来一定可以做成。

吃饱穿暖。柴平如今有钱,倒是可以尽所能的将粮食都往这边运,但这绝非长久之计,须得想办法提高百姓的粮食产量才是。

啊,对的,t柴平脑子又闪过这样的一句,提高粮食的产量,只有种的粮收获多了,除去赋税外,他们才有可能吃饱穿暖。

可是要怎么样提高粮食的产量?

柴平毕竟没有种过田,对这点事确实不太懂。

她不懂,她可以问懂的人对吧。

结果和种了一辈子田的人一碰头聊上一聊,柴平越发认可一件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提高粮食产量的事,找精通种田的人,粮种肯定是最重要的,剩下的事儿,一步一步来。

柴平干脆让人凑在一块专门商量研究粮食的事,不拘是粮食,各种各样能吃的,但凡对人有益的都可以。

她那么一捣鼓,多少人都觉得一个不谙世事的郡主大抵正是柴平这般的模样。

可弹幕却是一片称赞之声,很是以为柴平做得相当漂亮。

民以食为天,世人都觉得科技属于奇技淫巧,都觉得那是无功于社稷之事。要说古今往来的掌权者里,最支持科技发展的人绝对得提东汉的和熹皇后邓娞。

想她在朝时出了几个有名的科学家,别的不提,蔡伦改进造纸术对文明的传播之重要,谁不知。

再有火|药。

火|药诞生多少年了,真正被用上战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柴平一个小郡主,小打小闹能靠别人,但如果想将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须得将火|药的原料握在手里。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