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86)
符太后完全没有插嘴的机会,却发现一切都朝利于柴平的趋势发展。这自然是符太后求之不得,干脆的立在一旁, 多一句话都不吱,且待吕斗表演。
赵匡胤能说一个不字?
他有心平天下,安百姓, 事实证明他的能力并不足以让他在同一时间做好两件事。
百姓们不怨他也不怪他,所求的是他们自己在有人指导下能够保护自己, 能够活下去。何其卑微!
除非是一个自私自利到极致, 半点不考虑百姓的皇帝,否则谁又说得出拒绝的话。
值于此时此刻, 赵匡胤突然明白,为什么陈琦告柴平的状,柴平无以声辩。
柴平如何来辩?
她所招募得来的兵马,老的老,少的少,还有女人。
他们日常须耕种养活自己,有空时才能抽出时间训练,只为有足够的能力对抗契丹来袭。
对,或许会有人觉得,这些事他们可以不去做,好好的种他们的田就是了。
但是,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树欲静而风不止。
百姓们谁不想单纯好好的耕种,他们选择拿起他们的菜刀和锄头,恰是因为没有人能够保护他们,他们只能靠自己。
值于此时,此刻,赵匡胤感受到那种绝望,他并非没有经历过那种绝望,也明白倘若他连一丝生机都不愿意留给百姓们,那么到那一刻,百姓们绝对要揭竿而起了。
“自然可以。朕会明发诏书,以后你们既可以耕种,也可以训练,卫我江山。”赵匡胤答应得分外爽快,吕斗再一次要跪下,叩谢赵匡胤。
“报,报,陛下,澶州传来捷报,澶州传来捷报。”
在赵匡胤答应吕斗之时,门外传来一阵欢喜的叫唤声,无一不在提醒赵匡胤,澶州又有喜事发生了。
但所谓的捷报,赵匡胤反而有些拿不准,“喜从何来?”
“八百里加急战报,契丹有意犯我澶州,柴郡主领兵前去伏击,杀敌五千,契丹败退。”来人必须赶紧在第一时间上报所谓的喜讯,一等一的大喜讯。
赵匡胤一顿,赶紧让人将捷报上呈,而吕斗垂下眼眸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柴平这捷报来得相当是时候,这是算准了的?
而赵匡胤在看清捷报的内容时,更不曾错过捷报之下的一纸书信。看完捷报后的赵匡胤明显一愣,等打开纸上的内容时,赵匡胤笑了,笑得赞许道:“好,好!”
这样连声称赞的好,落在众人的耳朵里都带着疑惑。
“我们柴郡主脑子好,耿逑与契丹私通一事纯属于无中生有,柴郡主借他们构陷耿逑的信,猜到他们想将计划捅到明面上,好让所有人都认为有这回事,而不会设防,没有想到平儿料到他们一箭不仅是要双雕,更有可能是三雕,其志在澶州,所以适时设伏,才有这一场胜利。”柴平不肯回答陈琦的原因,通过这一仗回答了。
当时的柴平觉得所谓的伏击有些奇怪,她要想设伏契丹,断不可能透出消息。
怎么会有人用她设伏契丹的事来构陷耿逑呢,除非契丹有别的盘算。
既然如此,何不将计就计。
柴平既然t想通其中关键,认为必有猫腻,专门派人前往所谓的伏击地点查探,重点还是打听契丹的动向,最终柴平确定,契丹一定会进击澶州,而且就从这条路上。
她的话自然是没有人相信的,陈琦更是阻止柴平出击,并且一回一回的用赵匡胤压。可惜柴平不受他的威胁,自知此事关系重大,一个处理不好,等待大宋的将是失去澶州,一但澶州再一次被契丹夺去,不会有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燕云十六州落于契丹手里,本来已经让大宋江山几乎暴露在契丹的铁骑之下,如果再守不住他们现在的城池,只会助长契丹的气焰,接下来,以后,契丹怕是会不断进攻。
南边的战事尚未平定,如果这个时候契丹再进击,大宋将首尾不能相顾,这是兵家大忌。别管陈琦怎么拦,柴平只有一个目标,一定在契丹准备南下时,先一步将他们的计划完全击碎。
不得不说,柴平这件事干得相当漂亮。
赵匡胤一声声的称赞何尝不是对柴平极大的肯定。
因此,在柴平一语带过的一箭三雕时,一个耿逑,一个柴平,再有一个澶州,赵匡胤得承认,确实如此。
柴平不肯告诉陈琦所谓的埋伏是真是假,无非是要吊起契丹,也是为了让契丹可以放松警惕,如此一来,有些事情或许能够捉住机会。
瞧,柴平等到了机会捉住了。
其他的臣子都上前从赵匡胤手中接过捷报及柴平让人送来的信,仔细一看后,他们都为之惊叹。
“柴郡主机智果断才能成功阻止契丹进击,甚幸也。”
臣子们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谁让柴平都把事情捅到明面上了。
赵匡胤重重点头,“倘若不以出击,没能让契丹知难而退,你们知道现在的大宋将落入何等的局面?”
首尾不能相顾,大宋要打南汉收拾南唐,亦或者回军对付契丹,都是赵匡胤须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但做下错误的决定,江山易主也并非不可能。
柴平这一伏击打得好,打得相当的好。
“不过,你们老的老,小的小,怎么能和契丹打得有来有回?”赵匡胤心存疑惑,那同样是无数臣子们心存的疑惑。
柴平的兵如果都是像眼前的吕斗一样老的老,弱的弱的人,怎么打赢强悍的契丹兵马。
“攻其不备,以我之所长,攻敌之所短。”吕斗说起柴平打仗一事,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对,没错,契丹兵马非常强悍,跟他们硬碰硬,大宋的兵马没有任何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