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87)
但是,骑兵有骑兵的短处,他们以逸待劳也有自己的长处,当然应该攻敌之所长,才能让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吕斗说起他们这些兵都是怎么着的,近攻是不可能近攻的,他们体力都比不上契丹兵马,所以相比之下他们更乐意远攻。
赵匡胤提及,契丹兵马擅射,要说远攻契丹兵马也是有优势的。
吕斗马上解释,所以需要伏击,在契丹兵马出手前,先把契丹兵马解决。
这......是所有人都万万想像不到的答案。
在契丹兵马出手前先将契丹兵马解决,听起来不过一句话,实则操作呢?很难!
赵匡胤询问起细节,吕斗很是用心的解释,柴平是个集思广益的人,别管谁有远攻的好法子,她都会采纳。
况且别以为老百姓们都没脑子,那是因为他们日常没有机会表现,对付敌人,百姓们更能寻到他们的要害。
运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远袭敌人,别人或许看不上,但对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仗,他们心里骄傲高兴。
赵匡胤听完之后说不出心里的滋味,他并非不知边境百姓多苦,真是暂时没有办法顾忌,才只会放任不管。
可赵匡胤所谓的不管,仅仅是不与契丹正面大战,并非不管百姓们的生死。
但怎么从吕斗的嘴里说出的话,让赵匡胤觉得,大宋的军队守卫于边境,事实上就是不管百姓们的死活。
所以,当他们遇上一个愿意管他们的柴平,他们像是捉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死不撒手。
赵匡胤在反省,反省他这个皇帝到底当成了什么样。他怎么可以让他的百姓遭受如此绝望的处境?
自然而然,赵匡胤对上吕斗,打量了眼前这位谈吐不俗的老者,他的双手都是茧,身上的衣物虽然没有补丁,也已经发白,枯瘦的身体唯有在说起柴平时才能看见光,让赵匡胤在那样的一瞬间觉得,自己非常的失败。
他不能让百姓过上安乐太平的日子,也无法让百姓们看到希望。
事至于此,难道他连百姓的希望都一并要夺去吗?他要成为这样的一个皇帝?
不,不,这并非他所愿。
成为皇帝的赵匡胤,志在救民于水火,再创一个盛世。
天下能人无数,他想开创一个盛世,更得有用人之量。
对,柴平是前朝公主不假,恰也正因为她作为公主,根本不可能夺得江山,他更应该放宽心。用人以才,以令天下知,他赵匡胤胜于从前的帝王们,能用女子,敢用女子。
特许
赵匡胤在心中有所决断, 宽慰吕斗之后,即让吕斗回去休息,也与符太后道一声辛苦。
符太后岂敢言苦, 不得不问上一问:“不知陛下要如何处置平儿?”
不料赵匡胤闻言面露诧异而问:“太后所言让朕不解。平儿除敌卫民有功, 何谈处置?朕该对她论功行赏才是。”
闻此言,符太后心中大石即落下, 郑重与赵匡胤道:“皇上圣明。”
道柴平除敌卫民,半点不错。
比起好些个手握重兵却无法卫境安民的人,赵匡胤该选用谁还须考虑吗?
赵匡胤道:“太后放心,朕还不糊涂, 不至于连谁人有功,谁人有错都分不清楚。”
“皇上英明果断, 令天下臣服, 谁敢道皇上糊涂。”符太后也懂说好话的,夸赞起赵匡胤那叫一个诚恳。
吕斗不动声色的瞥过符太后一眼, 原以为柴平远在澶州, 如果开封府内没有人,指望某些人,定要吃大亏的。不料符太后却也极擅长审时度势。很好, 有她在,定能为柴平守好开封这个后方。
不过,来都来了开封了, 是不是也该见一见同柴平有婚约的那位三皇子呢?
吕斗思索归思索,对上赵匡胤赶紧收回自己的万千思绪, 极力的扮演一个受苦多年, 好不容易瞧见一个希望,死死的也要将希望握在手里的人。
赵匡胤怜他年迈, 也心疼他不容易,为了柴平不远千里赶到开封,有心让他留在开封多住些日子,吕斗提起澶州却满心的怀念,“不瞒陛下,老朽生在澶州,长在澶州,纵然世人都道澶州苦,老朽还是希望能够在澶州等到将来有一天,燕云十六州夺回。”
提及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的眼中何尝不是透着一股子势在必行。
“会的,朕只要活着,朕一定会想方设法夺回燕云十六州。”赵匡胤比谁都更希望在他的手里,他可以夺回燕云十六州,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皇帝,赵匡胤清楚燕云十六州对大宋的意义,拿不回来,大宋随时有可能被契丹直逼开封,拿回来了,有天险可依,想对付契丹他们有了一定的胜算。
吕斗深深的同赵匡胤再作一揖,“老朽盼着那样的一天。”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对赵匡胤不求名利,更不求富贵,但求赵匡胤能够夺回那被人献出去的国土,赵匡胤焉能不受震撼,又怎么能不为之感动。
大宋的天下,争权夺利的人不在少数,像眼前的吕斗一样满心希望大宋能够越来越好的纯朴之人,同样也有很多。
等符太后和吕斗一走,赵匡胤同一旁的臣子吩咐道:“柴郡主所练兵马与其他军队不同,不能与其他军队一概而论。陈琦这个监军,往后只须听从柴郡主的吩咐。军中只要没有任何异常,不得擅自插手军中事务。”
赵匡胤话音落下,马上有人表示此诏怕是有所不妥,不料赵匡胤抬手打断问:“如今各州兵马,能调往澶州对抗契丹,又能保证能够胜过契丹的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