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小女经营日常(110)
“娘!”盛康乐全然无了刚才中了秀才的喜悦,“晓初和林姐姐都待我极好。我若是用攀附的心态去对他们,而不是用真心、诚心,那实在是太愧对他们了。”
王氏悻悻点头,“都是为娘说错了,你别在意。”
盛康乐如今十四岁,已经不是个小孩子的模样了。再加上他考中了秀才,王氏突然不敢再跟从前一般对待他,就连自身的气势都断t了一截。
盛康乐缓和了口气,“既然如此,我也正好去一趟县主宅子。”
“都听你的,都听你的。”王氏赶紧跟在盛康乐身后。
林晓静听说了盛康乐考上了秀才,也替他高兴。
她一直觉得盛康乐是个有天赋的孩子。毕竟十四岁的秀才,虽然比不得林晓初年轻,又是擦边过得考试,但是也是万里挑一了。
那些七老八十没考上秀才的都比比皆是。
之前没有特别出彩,那也是因为盛康乐一直和林晓初站在一处,这才被掩住了光芒,没有被人发现。
说到底,若是天赋不好,也考不上秀才。
以前是不爱努力,如今林晓初时时刻刻盯着他,督促他,再加上自己也愿意上进了,变的勤勉,这才能一举考中秀才。
盛康乐考上秀才,是件好事。只是这中间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情。那就是一考上秀才,竟然就有人来说亲了。说是等两三年后在成婚,今年先定个亲事。
这可把他吓得不轻。
盛康乐的父亲原本还有些心动。但是盛康乐如今有了功名,在家里说话的底气就足了,立马拒绝了,“读书最忌分心。你若是现在给我定亲,我转头就不愿意读书了,你看着办吧。”
这话一撂出来,盛父和王氏立马歇了心思。
说亲这个事情,林晓初考上秀才那一会儿,好像并没有。
或许是因为林晓初年纪太小了,不过才十二岁,免了许多麻烦。
至于林晓静,原先说亲的人还不绝如缕。如今她身上有了“县主”名号,能配得上的就少了,来说亲的就少了。
再加上方氏也觉得那些人不配自家女儿,都不需要林晓静自己操心,就能把人全部打发走了。
日子就这般就这般流水似的过去,一天天不复返。
林晓初和盛康乐照旧在县学念书,准备下一场考试。林晓静就研发些新菜,没有再开新的铺面了,也没有再卖烤红薯了。
因为红薯和土豆普及到了百姓家中,现如今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烤红薯的摊子。他们想要赚这个银子,再正常不过了。
林晓静已经没有办法再靠烤红薯赚利润了。索性烤红薯的利润并不高,舍弃就舍弃了。
反正系统商城里,时时刻刻都在上新菜谱,何必计较那三瓜俩枣。
林晓静不用自己去食肆,每日做做新菜,满足自己的胃口,日子竟然前所未有的清闲。
拖到年底的时候,马上就有另一件事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那就是进京。
会试是每三年一次,刚好明年开春三月就可以参加会试了。
林晓初刚考上秀才的第二年,并没有开会试。考上秀才之后,又学了一年半,总算是赶上会试了。
“教授说我学得一贯扎实,可以试着去一次京城,参加会试。之江府和苏南府学风盛行,一般会比其他州府的成绩好一些。”
林晓初的话一出,林晓静心中便有了数。
她这个弟弟一贯都不骄不躁。只要说了出来,起码心中有个七成的把握。进京不是个件小事,林晓初不会轻易说出口的。
“会试啊……”方氏看向林晓静,似乎在等林晓静开口。
“去,肯定是要去。”林晓静嘴角一抿,“就是去几个人的问题。是只有娘带着晓初去,还是我们举家一道去?”
举家一道去?
听林晓静的意思,应该是要说要不要在京城定居了。
方氏听完话,都有些神色恍惚了。要知道,他们从高桥镇搬到这个安阳县,也才两年的时间。
如今两年过去,说要去京城定居。这说出去,谁能信啊?
“姐,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林晓初犹豫了。
若是能在会试上中举,哪怕只是擦个线,在最后一名,以他的年岁,试试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也无妨。
若是考不中,那还是得回安阳县这边来念书。
到底是不是全家一起去,这个决定太大。林晓初还没有能力去承担这个后果,只能看向自己的姐姐,“姐?”
“不管如何,姐姐都信你。”林晓静一锤定音。
若是家里没这个本钱也就罢了。如今日子过得舒坦了,钱庄里的银子都有上万两,去一趟京城,总还是能去的。
“全家都去,就连戴生生他们也一道去。”
也就是说,时隔两年,林家的人,就要从安阳县去到京城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在从前,方氏哪里敢相信啊?
京城是不是跟安阳县一样?还是像说书人口中所说的,到处都是青砖琉璃瓦?
第 74 章
既然打定主意去京城, 林晓静立马开始了行动。
她是个极具执行力的人。
这不,先是写了封信给彭高英,说是要去京城, 然后就开始收拾家当, 最后回了一趟高桥镇,开始叮嘱阿四爷和王伟林他们。
“京城离得远, 这边难以看顾。你们便替我多看顾一些,其他倒没什么大事。”林晓静说道。
反正地契和房契, 还有田契,都在林晓静手里,不怕别人作妖。再加上王伟林和阿四爷也信得过,能够互相督促, 也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