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小女经营日常(119)
不过,这个年纪,肯定是要继续苦读,然后更上一层楼的。
在京城,最好的读书地方,必然是国子监!
那是世家大族呆的地方,非一般人能去。除了王亲贵胄,也便只有读书特别厉害的人才能有幸被破格允许进入国子监。
这样的人特别少。
起码得是举人,且年纪不超过三十岁。
除此之外,还要额外参加国子监的考试,方能入选。重重考验,一年也才十几个人能有幸破格进入国子监读书。
林晓初点点头,“对!而且,我不用参加国子监的考试,就能去国子监读书了。”
“嗯?”林晓静顿了顿,“真的?”
“当今陛下,为了鼓励寒门子弟入仕读书,特批,凡二十岁以下的秀才考中了举人,就能够破格进入国子监读书。”
“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林晓静一听这个消息更是欢喜,连连赞叹当今陛下有“饶舜”之明,“勉励寒门子弟读书入仕,这位陛下的确英明。”
赏了她这个“t县主”之位,还让弟弟能破格进入国子监,林晓静对燕帝格外感激。
“对了,娘还不知道呢!咱们赶紧过去告诉她。还有啊,国子监读书是什么时候,赶紧早早的准备起来。”
整个林宅,都陷入了喜悦的气氛里。
丫头和小厮都在底下纷纷议论。
“我们可是跟了一个好主家啊!”
“没错没错!不仅小姐会挣银子,就连少爷,读书的本事也是一等一,年仅十三岁,就是举人了。说不定,将来还能官拜宰相呢。”
第 79 章
国子监比之林晓初所呆的县学有很大不同。
一方面, 里面的师资自然更好,学堂也比之县学更大,没有不及的道理。
另一方面, 就是里面的同窗也有较大不同。
在国子监读书的人, 有许多读书天赋极高的人。林晓初自己觉得,若是自己厚脸皮一些, 自己估计也算是这一类人。
但是,这里更多的人, 是京城达官贵人的子弟。
燕朝规定,凡事三品官员,都可以选择一个孩子入学国子监。
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族学,凡是世家大族的出息子弟, 皆靠自己。大多数来国子监的, 往往是世家大族中, 没什么天赋出息的子弟,这才来国子监交个三五好友,再求皇帝陛下给个恩赏。
这也就意味着,国子监的风气, 并不见得就十分清正。
林晓初知道, 自己家没什么背景,更应该在国子监小心行事, 免得得罪人。
“晓初,走吧,去食堂吃点饭。”一人穿着蓝色长衫,轻快地叫了声。他身边还站了几个人, 都是和林晓初一样,这一批新进的学子。
只不过他们年岁稍微长一些。
林晓初的年纪, 放在整个国子监,都不算大。
不知道的人,看见林晓初,还以为林晓初是哪家贵人家塞进国子监的子弟,反倒不觉得是寒门出身。
“这就来。”林晓初自然不会拒绝别人的好意。
在国子监,贵人们聚在一处,寒门子弟聚在一处。一贯都是泾渭分明的。
林晓初若是落单,难免有不好的事情。
他年纪小,难和他们处成一团。能被特意拉上,林晓初已经很感激了。
林晓初没有选择住宿,每日都是回家的。
国子监也不强求,很多达官贵人的孩子,都是每日回家,每日上学,再正常不过了。
连廊蜿蜒曲折,两侧以精美的雕栏画栋装饰,顶部覆盖着青瓦或彩绘的檐角,既遮阳避雨,又提供了观赏园景的绝佳路径。
它如同一条流动的线,引导游人穿梭于假山、池塘、花坛之间,也是学子们从学堂去往食堂的必经之路。
“救命啊,救命啊!别打了!”
林晓初耳朵一动,似乎听到了些细微的求救声,他脚步一顿,问道,“这是?”
其他几人听到林晓初的声音,也都纷纷停住了脚步。
侧耳一听,果然听到了林晓初口中所说的异样声音。
几个人面露古怪。
“不好!”其中一人突然脸色大变,赶紧扯着一人的胳膊说道,“快走快走,此地不宜久留。”
“什么?”被扯着的人似乎还没听清,就已经被扯着跑,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为什么不能在这呆?那里好像有什么……”
“闭嘴!”扯着跑的人怒叱一声,嗓门提到了最高,又似乎被自己吓了一跳,连忙压低声音,“这里的闲事,你们也敢管?”
这人并不算新来的,比起林晓初他们还要早来三年。
其他几人还迷迷糊糊的,听到这话,有两个人也立马反应了过来,变了脸色,“快走快走!”
林晓初还不明所以,已经被扯着跑了。
等出了园子,来到一处僻静无人的小院子,那几个人才气喘吁吁地停下了脚步,“太吓人了,就差一点儿,咱们就惹祸上身了!”
林晓初微微张口,不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
好在还有人和林晓初一样,对整件事都云里雾里,问出了林晓初心中疑问,“到底是怎么了?那里到底是什么声音?我们为什么要跑啊?我似乎听到那边是求救声,不应该去看一看吗?”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如此惊慌?
实在是有辱斯文啊。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哀叹一声,双手背到身后,不自觉摇了摇头,“这事啊,你们是有所不知啊。”
这国子监,达官贵人多的是。
有心的人自然会想着四处结交。
那还是好的。
若是能认识一两个权贵,哪怕没机会考上进士,之后也有大好前途,将来红尘名利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