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小女经营日常(52)
方氏是很孝顺的,对自己的娘尤其是。对自己的大哥,就连从小欺负自己的方梦云也都是习惯性好声好气的。
即便被辜负了,也只是想着断绝关系,不要往来。就是那种老好人的想法,容易被人欺负。
但是林晓静绝不希望有人来伤害她们一家三口。
她这么做也只是顺水推舟,在她看来,没做什么不好的事。
归根究底,他们搞成这样,都是因为他们对方梦云的纵容以及方梦云的贪心和恶毒,怨不得人。
“我会让赌坊的人盯紧他们,尽量在我们离开高桥镇之前,不要到我们面前碍眼。”
林晓静靠在方氏的肩窝里,轻轻蹭了蹭,如同一只猫儿一般。
风吹过树梢,枝叶彼此摩挲,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样也好。”方氏揉了揉女儿的脑袋,“真是辛苦你了。”
“一家子的事,哪来的辛苦不辛苦。”林晓静岔开话题,“说到辛苦,我倒是有些事需要娘去做呢。”
方氏立马应了下来,“你说,娘这就去做。”
说着就起身,仿佛也不管林晓静说的是什么事,只要林晓静开口,下一瞬她就去做。
“别急啊。”林晓静轻轻一撒娇,立马就让方氏忘记了刚才的伤心和烦恼,“是县城的房子和铺子,都得好好打理打理。这件事,非娘莫属。”
县城的房子是两进的,有七个房间。
到时候要布置书房,要布置房间,有的忙活。还有铺子,里面的灶台,林晓静还想多做些器具,专门用来做以后的菜谱。
她十分想念小甜品,不得做一个简易版烤箱吗?
到时候王伟林和王婶不跟去县城,他们还要重新买人,这也是件麻烦事。
这剩下的半年,有许多事情需要忙活。
刚巧可以让方氏找点事情做。
林晓静都一一掰着手指头给方氏讲着,“娘,你听听,有这么多活要做,你不得多跑几趟县城啊?”
方氏眼睛都开始犯晕了,只觉得女儿说的都有道理。
“对对对,是应该早点开始处理。”方氏连连点头。
林晓静见方氏被自己哄的迷迷糊糊的,忍不住偷笑。
方氏没瞧见女儿偷笑,已经开始琢磨从哪处开始下手了。
眉头紧皱,看起来的确很费脑筋。
林晓静再次安抚,“娘,今天弟弟读书辛苦得很,再过没多久又要去上学堂。不如今日我们出去下馆子吧?”
“下馆子?”方氏还沉浸在刚才那一堆事儿里,脑子一时之间没转过来。
等反应过来,方氏又有些犹豫,“会不会太贵了?在家吃也挺好。”
下馆子可不是只是到店里吃碗面,是要点上一桌子菜,专门去酒楼的,这样一顿下来,少说也要三四两银子。
去酒楼吃饭,一般都是生意人,也就是商人要宴请,又或者是那些达官显贵才做的事。
在小小一个高桥镇,是并不多见的事。
“也就是难得一次。”林晓静哄了哄,“再说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到了县里,咱们要开食肆,总要学学百家之长。”
一听是为了正事,方氏立马就同意了。
等到午时不到,林氏面馆铺子闭馆,林晓静果断带着娘和弟弟一道下馆子去了。
三个人“浩浩荡荡”来到了春运楼,高桥镇唯一一家上的了台面的酒楼。
“客官里边请!”小二一伸手,抬眼看到林晓静,脸上露出惊喜,“呀,这不是林氏面馆铺子的东家吗?”
嗯?林晓静分神看过去。
小二激动地搓了搓手,“您家的葱油面特好吃,是只可惜现在不做了。不过最近新上的粢米饭团也好吃得紧呢。”
第 39 章
酒楼并不太热闹。
总共是两层的酒楼, 上一层还有四间包间。一楼就是大堂,肉眼可见有七八张桌子,边边角角上还有几桌。
但是能瞧见的, 总共也就是三四桌客人。
这还是饭点呢。
可见生意真的一般, 和自己家的面馆铺子完全不能比。
“小二,再来壶酒!”
“再来份羊肉!”
边上的一桌客人喊了声, 嗓门特别大。
小二立马答应,抱歉地对林晓静她们说, “林姑娘先坐下吧,我给你找个有屏风的。”
然后赶紧把林晓静三人安排在了角落里,去招待其他客人去了。
屏风遮得并不严实,上面只是简单的丝线绣了几只花鸟鱼虫, 隐隐约约还是能瞧见外头有些什么的。
方氏对于这个位置格外满意, “这个位置好。”
虽然他们不是那种高门大户中的闺阁小姐,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见个外男都要谨慎,但是隔着屏风,少一些人能瞧自己吃饭, 总归是要好一些的。
“这都有什么菜啊?”林晓初压低声音问道。
生怕别人听见他们从未来过这个酒楼。
方氏摇了摇头, “还是等小二来给我们介绍一些?”
柜台那里是有个算账的,上面挂了些竹简, 有酒楼的菜色,但是具体的价格没标清楚。
方氏伸长了脖子,知道自己不认识字,就悻悻低头同林晓静说, “晓静,那都写了什么啊?”
林晓静一有机会就会识字看书, 基本上看字认写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独独字还不够好看。
所以方氏瞧见不认识的字,也会问林晓静。
林晓静的视线穿过屏风落到那些竹简上,突然有一个发现。若是每个酒楼食肆都是如此,只能指望跑堂或者小二去介绍菜色,并不是很方便。
酒楼的规格要高一些,客人或许还识几个字,能盯着那些竹简点菜,但是食肆更贴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