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小女经营日常(65)
十几个碗碟,迅速地,就被清空了。
几个人甚至把调味料的碟子也吃了干净,只留了点底。
“还是我调的调味料好吃,油香油香的。”
林晓初都忍不住发表意见,满脸认真,“辣碟也很好吃,不信你试试看。”
试什么试啊,菜也没了,调料也没了,等下次吧!
“我下次一定要在吃一份鸭血!嗝~”董安伸出一个手指说道,最后吐出一个饱嗝儿,没了动静。
第 47 章
林晓初和盛康乐一起乘坐着马车去了县城。
两家人共同包了一架马车去的。
除了两个男孩子, 还有各自的母亲,也就是方氏和盛康乐的母亲王氏。
还有几日就要科考了,两个男孩子得去县里提前适应一下, 母亲自然要陪着一道过去。
好在是翻过了年, 县城买的宅子已经装修好了。林晓初就可以直接住在自家的宅子里准备科考了,不然的话, 还得再去客栈租个房子。
客栈的环境不怎么样,人来来往往的, 总是会有人高声喧闹。这种时候最需要静心读书。
而盛康乐那头本来是他的父亲跟着去的,但是考虑到盛康乐要跟着住到林家,所以换成了王氏。
也好在林家要搬到县城去了,他们也能蹭个便宜。
过完年, 林氏面馆铺子也不再营业了。
若不是宅子和铺子还需要收拾一下, 林晓静是打算跟着娘和弟弟一起出发的。现在就多留了一天安排宅子和铺子。
林晓静将最后一把椅子放在了桌子上, 拍了拍手掌心,将灰尘都掸了干净。
“小姐,‘平底锅’已经搬上车了,其他东西也搬得差不多了, 你看还有什么东西需要带走?”
王伟林抬起右肩膀, 拿肩膀蹭了蹭额头,将额间的汗擦干净。
肩膀湿了一片。
林晓静四处张望了一下, 只看到光秃秃的屋子。
先前方氏和林晓初已经带了不老少东西先出发了,现在是第二批。剩下的东西都足足装了三辆驴车。
“差不多没了。”林晓静又不放心地检查了一遍。
有些东西可以到了县城再置办,就没带走。不然的话,三辆驴车都不够装。
确定搬得差不多了, 林晓静最后收拾了一通,把院子、铺子的钥匙都交给了王婶。
“王婶, 这里就拜托你了。这铺子我是不打算卖的,所以每隔三日您替我打扫一次。我就信得过您。”
这宅子也值钱,但是林晓静舍不得卖。这毕竟是他爹林仲平留下的,给方氏留个念想也好。
这可是他们发家的地方,总得留着。
月钱就按照每月一两银子。
等王伟林每两日来一次县城送货,总有机会把月银一并送过来。
“你放心,包在我老婆子身上了。反正我也是闲着,你不给我月钱,我也给你看着。”王婶笑哈哈地拍了拍胸脯。
交代完了,王伟林就驾起驴车,林晓静和董宁董安排排坐,后面还缀着三辆驴车。
董宁和董安还是第一次进城,两双眼睛来回在沿路的摊子上转悠,时不时发出叽叽咕咕的讨论声,指不定在想着拿月钱买点什么好吃好玩的。
沿边的叫卖声特别响亮,此起彼伏。
“县城果然要比咱们镇里要热闹许多。”
约末又走了两盏茶的功夫,总算是到了地方,林晓静率先下了驴车。
董宁和董安紧随其后,忍不住发出赞叹声,“哇,好大!”
上头两个大字,“林宅”。
小二进的院落,一共七间屋子。
里面一共是四间屋子,分别在两侧。中间还有一个大堂,可以专门用来吃饭,招待客人。
外头是三间屋子,有一间比较小,多半是门房。
总共是一个大堂,六间大屋,一个门房。
里头的四间,林晓静一间、方氏一间、林晓初一间,还剩下一间。这一间林晓静打算挪作书房。
外头的两间,林晓静打算让董宁和董安一人一间。
不过,不仅是他们住。林晓静还打算招两个人。
好在外头的屋子也足够大,一间屋子住三个人都绰绰有余。若是再招一男一女,分别跟董宁和董安住,也完全有空余。
林晓静拽起t门上的兽环,轻轻敲了敲。
里面很快传来脚步声。
方氏含着笑将门打开,“你们可算到了。”
董宁赶紧把家当都搬下来,王伟林和董安哐哐就往里头搬。一人扛着半人高的东西,走起路还带着风。
方氏让开身位。
“晓初和康乐都在里面读书呢,他母亲和我一间屋子。康乐现在也和晓初住在一块。”
盛康乐的王氏也走了出来,跟林晓静打了个招呼。
林晓静微笑回了个礼。
在高夫子家的时候,林晓初和盛康乐两个人还睡的是大通铺,七八个孩子睡在一处,所以两个人一间也不算很挤。
再说,科考的时候是要过夜的,什么环境都有,有人运气背,在臭号,还有些身边的人鼾声如雷,整日不歇。
多适应些,总是没错的。
林晓静点头了解,“就按照这样子先住着吧。”
“小宁,你带着小安,先把家当都放进屋子里。贵重的都放在我的屋子里。”林晓静仔细嘱咐了一句。
毕竟盛康乐的娘亲王氏住在母亲的屋子里,她不放心贵重的东西放在那边。
“晓得了,小姐。”董宁机灵地点点头。
林晓静得了董宁的答复,又去书房看了一眼林晓初和盛康乐,便也放心出门了。
这次出门,只要是再买两个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