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是反派角色[六零](42)
王芳的脸色也又阴转晴,不要钱的好话从嘴里倒出来。
“还是妈说的在理。去年要不是突然生病,明伟肯定不会考不上的。明年,肯定没问题的,镇上算什么!我们家明伟那是要去县里争光的。”
她一边说,还一边朝着儿子使眼神。
在两人的眼神的威慑下,李明伟嘴角微微勾起,冲着众人含笑点头。
同时,他心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即使考不上大学,今年估计也可以找到工作,留在城里。
多年以来在县城的求学生活,已经让他习惯了城里的生活,每次回家都不是很习惯。
一想到再有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正式成为城里人,李明伟周身是无法掩藏的喜悦。
坐在他身旁的李明荣将大哥表情的变化全都看在眼里,低着头,眸子微眯,不叫人看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餐桌旁的人相不相信李明伟的点头另说,不过气氛总算是和缓不少。
但李家人还是受到了村支书孙子好消息的影响,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母出门的时间明显少了不少,基本上都待在家里。
造成的连环反应就是,李秋言一家在家中听到的责骂声越来越多。
直至临近年边,村里集体养的猪到了宰杀的时刻。
这一次明显比李建文他们猎到野猪的时刻更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拖家带口来看热闹。
地点因为天气更换到之前的大食堂,人人都是带着碗到达。
李秋言打量了曾经作为大食堂的屋子,明显比村里其他屋子高大不少,几口大锅同时操作,加上地上烧的火,站在里面还挺暖和的。
闻着空气中越来越浓郁的香味,和不断在锅中翻腾的各种猪内脏,口水直流。
她不禁想起之前和大姐一起去村里养猪场送猪草时,看到的生猪数量,好奇地问:
“大姐,村里人一次性可以将十几头猪的内脏一起吃完吗?”
闻言,李春淼诧异地看了小妹一眼,看见对方眼里的无知。
她也意识到妹妹好像脑子是有点不好使,解释道:
“怎么可能?村里养的猪大部分今天一早就被供销社的人拉走了,我们吃的只是剩下那五头的内脏而已。你觉得会吃不完吗?”
说完,李春淼用眼神示意李秋言往四周看一眼。
李秋言环顾四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哎呦!这不是我们马上就要送孙女去上小学的王大丫吗?怎么?又要送几个孩子去读无用的书,农活不会干,工作找不了,也就是你们家钱多的不够花。”
李翠芬一捉住王大丫的身影,立即输出一顿挖苦的话。
心想:总算是给她抓到王大丫的身影了,想到进来村支书家大出风头,她就忍不住挖苦爱做面子情的死对头——王大丫。
突然出现的声音,立即吸引了李家人的注意。
哪怕是李秋言觉得自己脑子弯弯绕绕不多,也听得出对方嘴里说的不是自己的两个姐姐读书,而是复读却没用处的堂哥——李明伟。
黄桃罐头
但是“农活不会干”这句话, 顿时给她听不会了。
李秋言下意识地将视线放在李明伟身上,还时不时观察奶奶的表情。
王大丫果然被这话气得一张脸青红交加,她对大孙子的事心中早就已经有了成算。
但是目前结果还没有尘埃落定, 她又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
一时间, 被老对手气死的郁闷感汹涌而来, 心中越发坚定之前的念头,读书这么多年,绝对不能让村里的人看笑话。
下定决心后,王大丫也惯常使出利索的嘴皮子, 睨了李翠芬一眼,高抬下巴,骄傲地说:
“我们家那是响应国家的号召, 伟人都说了:女人能顶半边天。自然男娃和女娃要一样对待,我们家的思想觉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跟上的。而且春淼、二妮几人家里家外都是一把手, 学习也不会落下。”
她直接歪曲李翠芬的意思, 不给对方继续纠缠大孙子的机会。
刚刚还觉得羞愧的李明伟,顿时松了一口气。
但李翠芬也不是那么好应付的,将李家人打量一圈, 冷笑道:
“我没记错的话,建武家的大妮再有两年就可以嫁人了吧?现在才送过去读书,你什么心思,当大家都是傻子呢?”
此言一出,本就吵闹的食堂更加喧闹。
之前消息流传出来的时候,村民们就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同是李家人, 李大妮也就比李明伟小一点,和李明荣更是同一年出生, 可就因为是一个女孩,其他两人都读初中、高中了,李大妮才被送去读小学。
突然一下子把人送去读书,以为是一句“女人能顶半边天”可以解释的吗?
王大丫也知道自己的借口站不住脚,但是为了不影响大孙子的名声,她直接将污名放在自己身上。
“我思想突然进步了!不行吗?我就乐意送家里的女娃去读书。”
李翠芬还想要继续说些什么,戳穿王t大丫伪善的面孔。
哪想到她们对峙时,聚集的人群已经吸引力大队长李成林的注意力,听到王大丫的话,当即表示肯定。
“婶子说的没错。人的思想觉悟是可以不断进步的,能够认识到当初的错误就是好的。我们大队小学的女娃娃入学人数,一向都是整个公社最少的。能够有人送女娃娃去读书,大队都是支持的。
你们要是谁也能够有这种思想觉悟,大队表示强烈支持!”
此话一出,喧闹的人群瞬间陷入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