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是反派角色[六零](43)
围观看热闹可以,听八卦可以,但是要自己出钱送女娃娃读书,那还是再说吧。
李成林的话还没说一分钟,围观的人陆陆续续散开,围在炖煮的杀猪菜锅前。
只剩下李翠芬还站在原地,她看了一眼大队长的脸色,迅速闭上嘴巴。
反正她是绝对不可能送赔钱货去读书的。
“哼——”
冷哼一声,李翠芬落荒而逃,绝对不给大队长这个后辈追根究底的机会。
李成林也不好意思追上去,随即将目光转移到王大丫身上,感叹道:
“婶子,您还真是和富贵叔一样,思想觉悟就是高。上学的时候记得喊上我家那妮子,大家上学的时候就有伴了。”
“有伴,挺好挺好。”
王大丫当即随声附和。
聚集的人群散开,李成林说完话也往其他地方走去。
李成林的身影刚消失在人群里,李秋言就看到奶奶的脸瞬间垮下来,肉眼可见的不好,可想而知刚刚老对手的话对她的影响有多大。
此刻的王大丫就像是一颗已经点燃引线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
李秋言看了两个姐姐一眼,跟随两人的步伐慢慢往外挪,躲避潜在的危险。
反正实惠享受到了,流言影响的也不是她。
等到杀猪菜炖熟之后,美滋滋地享受一顿杀猪菜,吃得腹部鼓起才停下。
这也是过年前最满足的一顿饭。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家在沉闷的气氛中,将养着的年猪宰杀、准备年货,庆祝新年的到来。
李秋言也算是发现了,过年真的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间。
可以无忧无虑地吃着平常吃不到的好东西,随意地玩闹,度过一段开心的时光。
只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很长,在初二的这一天结束。
初二是本地约定俗成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除了是逃荒来的刘芸,没有娘家可以回之外,其他两房都要回娘家。
一大早,王大丫就将准备好的五斤苞米面拿出来,对着要回娘家的两人说:
“这就是你们回娘家带的礼,拿好。”
吴招娣看着区区五斤玉米面,往年或许她会觉得很好,但是她今年生下了李家二房的独苗苗,是功臣!
怎么能随便用一点玉米面就打发了?
王大丫看着自己伸出去的手,迟迟没人接下,脸当即沉下来,声线压低,开口道:
“怎么?嫌少?不想要我还不乐意给,每次送东西给你们吴家,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想要,我还不给了,省着吃,自家还能吃两顿。”
王大丫越说越生气,作势就要收回手里的袋子。
吴招娣一看自己的矫情没有作用,猛地一伸手,将玉米面夺过手,讪笑道:
“妈,我们当然是要的。只是…只是……”
她说话时,眼睛不由自主地朝着对面王芳手里的袋子看过去。
婆婆说的是两人回娘家带的都是五斤玉米面,可是看起来王芳袋子的分量比她重多了。
只一眼,王大丫就明白二儿媳的心思,脸上不禁流露出鄙夷,反问道:
“怎么着!我不能回娘家,还不能让小芳带点东西回去?”
此言一出 ,李建武两口子顿时被吓得心肝一颤,长久形成的性子不是那么好蜕变的。
两人也顾不得什么偏心的问题,当即连连保证道: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妈你想送什么送什么,我们没意见。”
王大丫看了两人没胆色的样子,冷哼一声,没再继续说些什么,用眼神催促几人可以离开了。
老大和老二一家刚离开,李建文立刻出现捍卫自己的权益。
“妈,既然他们两家回娘家都有玉米面,我们虽然没回娘家,但是你也不能厚此薄彼。我们也不要玉米面,你就把过年买的饼干拿出来,我们吃一点就行。”
“没娘家,还想抠吃的,你想的还挺美!”
王大丫选择无视李建文的请求,果断转身,嘴里还不忘提醒道:
“待会儿你妹妹就回来了,别到处乱窜。老三家的,来厨房准备饭菜,别玉华回来的时候,连口吃的都没有。”
“诶!妈,我这就来。”
刘芸也知道今天是避无可避的日子,带上三个女儿,往厨房的方向走去。
虽说今天必须干活,但也没人盯梢,母女四人想要干些什么也是挺方便的。
刚到厨房,刘芸就好奇地问:
“妈,今天做什么吃的?”
“就做个酸菜粉条炖大骨,再做些玉米贴饼子,等玉华回来的时候,正好可以吃上热乎的。”
“诶。”
刘芸应下之后,一家人瞬间开始忙碌起来。
李秋言还是做着自己习惯的工作——烧火,同时她还不忘借用这个机会,偷偷烤红薯。
也不知道是不是偷偷摸摸的快感,这次的烤红薯吃起来更加美味。
就在她只剩最后一口的时候,忽然听到院子内传来一声高呼:
“玉华——”
吓得李秋言连忙将手里剩下的红薯塞进嘴里,却不曾想太着急,红薯一时间咽下去塞在嗓子里,噎的她一张脸发白,不能呼吸。
李春淼看见这一幕,连忙取来一瓢水。
“快喝!下次吃慢一点,别把自己噎到了。”
“咕咚——”
流水很快冲破红薯的堵塞,新鲜的空气重新通过嗓子在身体里流动。
李秋言畅快地深呼吸,对着大姐露出甜甜的微笑,点头保证。
“下次绝对不会这样了。”
“哎呀!你们俩别计较什么红薯的事了,快点出去。姑姑回来肯定带了不少好吃的,我们快点出去,不然都要被奶奶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