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升职游戏(106)

作者: 织挽月 阅读记录

“若他们一直不走,我们也下不来。”

和宁皱起了眉。“那岂不是困死在山上了?”

“不会的。”

昆奢王就笑了,“山上有仓库,囤着足够千人生活一年的碳火食水,那是部族最后的储备,只有每一任的王才会知道。这也是将王城定在这里的原因。而他们最多能待三个月,等到落雪就会走的。”

“原来如此。”

和宁再没有多问,催动身下的红枣,加快速度往前走。

昆奢部族有独特的迁徙习俗,王城不是固定的。

根据祖训,他们每年的春夏两季回到这里,而过了八月,此地就会被大雪覆盖,将整座城都埋在雪中。如果在雪没过膝盖之前没有离开,就困在这里了。

他们逃到山上,山上积雪没那么厚,还有物资提前屯着,能撑到来年雪化。而山下的人可没有碳火食物过冬,也不知道山上的实际情况。等到落雪,他们自然得走。

这确实是一个逃避灾祸、保留种族血脉的好办法。如此深谋远虑,难怪昆奢一族能在雪原长盛不衰。

上山之前,和宁以昆奢王妃的身份让女卫送出了一封文书,上面加盖了昆奢王的大印。文中声泪俱下地痛斥叛军的罪恶,表达自身处境的凶险,请大楚派兵相救。

写完文书之后,和宁拿起来看了几秒,合理怀疑这就是妹妹让她跟着昆奢王的真实原因。

婉月不会早就预料到了吧?

看着身材娇小的女卫收好文书,从身后翻出一只包袱,摸出夜行衣套上,随后弃马步行,身姿轻盈地消失在了黑暗中。

和宁更加沉默了。

夜行衣都备好了,果然是早有准备的。

但时间有限,她没有多想,赶上昆奢王的马队,一同上了山。

到了这个时候,她只能相信妹妹的安排。

另一边,穿着夜行衣的女卫在荒野灵巧穿梭,躲开叛军搜查的火把。直奔王城西侧,找到了在此处等候已久的北地商队,将身上衣服一换,就完美融入商队当中,谁也看不出她之前是王城的王妃女卫。

刚换完衣服,将文书卷进里衣藏好,叛军就闯入营帐,将所有人唤醒,拉到外面挨个盘问,又有人冲进帐中粗暴的四处翻找,一边找,一边将看得上眼的东西揣进怀里拿走。注视着这一幕,商队众人敢怒不敢言。

好在顾忌着他们背后的大楚,叛军也不敢做得太过,拿了财物,警告一番就扬长而去。

等他们走远,商队又躺下继续休息,等天色蒙蒙亮起时起身收队,掉头朝着南方行去。

问就是太乱太危险,他们不敢继续做生意了。

紧赶慢赶,这份文书卡在婉月规定时间内送到同州,与同州镇守的奏报一同飞马抵京。

送达京城的那一日,刚好是万寿节的前一天。

收到消息的大楚朝廷一片哗然,在太和殿上围绕是否出兵一事争执不休,文官拿钱粮说事,抵触出兵。武将们则急着立功,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文官不讲道义,见死不救。

参政多年的康王、恭王跃跃欲试,争先自荐。

在婉月前次读档的影响下,楚朝君臣对昆奢骑兵的战力没有概念。

他们只记得三年前昆奢人的自不量力,被青、同两州轻易挡了回去,此次又难得有合情合理的理由用兵,等于是白捡的功劳,谁能不动心?

被文武官员吵得头大,看了斗得红眼的两个儿子,昌平帝更加烦躁,沉默坐了半晌,他一甩袖起身就走,直接将满朝文武撂在原地。

阶下众人吵得虽凶,但也都留心着上首的动静,见皇帝不留脸面地当场走人,一齐安静下来。

“退朝——”

小跑着追在皇帝身后,见他没有再回去的打算,苏怀安就慢下脚步喊了一声,算是给他们解了围。

“恭送陛下!”百官躬身行礼,对视一眼,悻悻地走了。

出了太和殿,曲伊、李元琼被宫人请去御书房议事,行至御书房门前,又和另外两人正好碰面。

“靖安侯、淮远侯。”

“曲相。”

“李亚相。”

停下脚步四人互相见礼,推让了一番,最终曲伊第一个进门,靖安侯徐怀慎随后,淮远侯顾元白看了李元琼一眼,笑着朝他拱了拱手,第三位入内,李元琼排在最后。

进到房中,皇帝拧眉再次翻看着奏报,宫人搬了凳子请他们坐下,商议此次出兵事宜。

早朝上吵归吵,但所有人都知道,出兵是必须的。

且不说昆奢王妃就是大楚公主,就算没有和宁,盟友遇难求援,也不能坐视不理。

收不到求援也就罢了,眼睛一闭当做不知道。人家点名道姓向你求救了,你还见死不救,这就很难说得过去。

但是,这兵该如何出?

来得路上,曲伊已将目前的财政情况、军器储备、粮草储备都回忆了一遍,此时不用昌平帝询问,他就如数家珍报出各项数字,现场为皇帝做了预算。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被一连串数字占据大脑,只听懂了他的最后一句话。

总之,按照三十万步兵和十万骑兵数量预计,能供应三个月的军费和粮草物资。

超过三个月,经费就穿底了。

三个月……

昌平帝将目光转到靖安侯和淮远侯的身上,其中又以靖安侯徐怀慎为重。

“靖安侯,若将此军交于你统领,三个月内能否回京?”

“启禀陛下。”

徐怀慎沉思片刻,“若是平原作战,三月时间绰绰有余。但北地多荒原,气候更与中原不同,臣并无行军经验,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