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升职游戏(109)
“话虽如此。”
皇帝叹息一声。“但朝中事务繁多, 朕是一刻不得空闲。”
“朝里那么多大人呢。还有曲相、李亚相。”
见话题转到政事方面,婉月眨了下眼睛,主动引导话题继续发展。
“方才进门时,儿臣看见二哥和三哥刚好出去, 二位兄长参政多年, 想必也能为您分忧,您不必这么劳累自己。”
“哼t!”
听了这番话, 昌平帝看她一眼,见女儿满眼纯然的关心,就冷哼了一声,忍不住和贴心懂事的乖女儿多说了几句。
“他们是太急着为朕分忧了,一听说出事就急吼吼往朕这儿跑,争着抢着揽事,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兄长们还年轻,难免经验不足,父皇您教一教会好的。”婉月柔声安慰。
“他们若有你的半分懂事,朕也不至于愁成这样。”
昌平帝低声感慨,将方才发生的事和她说了,“对于这次战事,朕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派谁去才好。景林的性子太过鲁莽,景榆文弱不知兵事,若让他们一起去,朕又怕半路上他们两个先打起来……”
他顿了顿,还有后半句话没有说出来。
但若不派他们去,战功全归勋贵武将,后患更是难测。
本朝的武将都是世代勋贵,互为姻亲,关系紧密,靖安侯与淮远侯更是其中翘楚。此次战事说不准能一举重创昆奢,得个大功,到时候若再次加封,提拔一批新贵武将,勋贵世家的声势更盛。
如果长子还在,昌平帝不会担心这种事,他相信景桓的心性能力,能把控住朝局,令文武百官信服。
但换成那两个废物点心……
最好还是,别给他们制造难度了。
左思右想之下,怎么做都不合适,他因此头疼无比。
见他这么为难,婉月目光一转,笑了起来,殷勤地跑到身后为他按肩。
“父皇~”
声音的含糖量忽然飙升,听得昌平帝头皮一阵发麻,下意识直起腰背,躲开了她的孝敬。
“有话好好说,别献殷勤。”
“好吧。”
遗憾地收回了手,婉月又绕到他的身边,模样乖巧地眨眼。“儿臣有个主意,能为您解决这个难题。”
“什么主意?”
看她这样,昌平帝的警惕心瞬间拉满,语气谨慎。
“你先说说看。”
“您觉得二哥、三哥都不合适。是因为二哥行事鲁莽,三哥不知兵,两人一起又担心他们不能和睦共事,取长补短。”低头掰着手指,婉月同他分析。
“对,朕是这个意思。”昌平帝点了点头。“所以呢?”
“所以说,既然如此,让儿臣去岂不是很合适?”
婉月期待地抬头看他,眸光水灵灵,“儿臣既不鲁莽,也懂兵事,完美符合您的条件!”
“嗯……嗯?”
她说了什么?
昌平帝将她的话在脑内重新过了一遍,有一瞬间停止了思考。
“你去?”
“对呀。”
婉月乖巧点头。
“去什么去,别胡闹!”回过神来,皇帝没好气地摆手赶她走,“朕现在很烦,你别打岔,自己玩去。”
“父皇。”
然而婉月站着不动,只定定看他。
“儿臣不是小孩子了,没有胡闹。”
“儿臣自幼习武,骑射比二哥练得更好,兵书比二哥背得更熟,民间名望比三哥更广,您既能考虑他们,为什么儿臣不可以?”
“可是。”
被她这样一问,昌平帝不由哽住,看着眼前神色倔强的女儿,皱眉说出了答案。
“你是女子,哪有女孩儿去打仗的?”
“定国昭华公主也曾带兵作战。”
“大长公主当年是迫不得已。而且当时她已经年过三十,有儿有女。你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家跑到军营里去,名声不要了?”
“儿臣是大楚公主,又不是寻常女儿家,此战是为国效力,谁敢说儿臣的不是?”
“反正就是不行。”
“……父皇,女儿还有一个奖励没用。”
见道理讲不通,婉月索性直接上手,用了从小到大最熟练的招数,抓着皇帝老爹的袖子,要哭不哭的,“儿臣不要别的奖励,就想去打仗!”
“……你这丫头。”他哭笑不得。
“父皇!”
“你别晃,容朕想想!”
被她缠得无奈,昌平帝只好再次思索。
女儿的想法惊世骇俗,但顺着思路想下去,他又觉得是个好主意,完美规避了之前所有的难题。
婉月天资聪颖,性情坚毅,自幼风雨无阻苦练武艺,无论骑射还是刀枪都十分娴熟,起码行军作战时不会拖后腿。
至于别的,其实也不需要做些什么,只要安分当个摆件就好,行军打仗都有武将统率,他另派人前去只是为了分润战功,巩固皇室名望。无论皇子还是公主,都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这样一来,让公主跟着去,反而效果更佳。
再厉害的公主也只是个女人,哪怕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也掌握不了任何权力,无非是多加一个封号,多给些财帛赏赐的事。
如果此战真立下了大功,到时候把功劳往婉月身上一推,能避免一切战后封赏的难题,无后顾之忧。
至于朝野舆论。
他有什么错?他只是一个疼爱女儿的老父亲罢了。
“你先回去,朕再想想。”他沉声说道。
“是,儿臣告退。”
看清他的神情,婉月知道他其实已经意动,只是方才的话说得太满,抹不下面子立刻答应而已,知道此时不宜逼迫太紧,听话地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