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升职游戏(154)

作者: 织挽月 阅读记录

“你说得对。”

将满腔的怨恨倾诉出来,恭王感觉轻松了许多,听着幕僚的话,他逐渐冷静下来。

“对不住,本王失态了。”

重新坐下,他闭上眼开始思考正事,“我们也不能将希望全寄托在这种事情上,还是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何源那边怎么样了?”

“何守备今早传来消息。”王姓幕僚答道,“说目前一切顺利,昨日还有人主动投效,愿意为王爷分忧。”

“哦?”恭王直起身,有些意外。“是什么人,身份可靠么?”

“都是京营子弟,身家清白。何守备正在接触,目前来看没什么问题。”

“那就好。”恭王面上露出喜色,终于放松了几分,转而又问道,“老二这几天怎么没动静,他在做什么?”

“康王从蒲州回来之后,曾召集幕僚商讨过一回,之后再没动静。”

“哼,这个蠢货。”

恭王神色轻蔑,但也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事出反常必有蹊跷,本王不信他这么坐得住,让人再盯着些。”

“是。”幕僚们起身领命,朝他再行了一礼。

此时,被自家亲弟惦记的康王也在书房坐着,愁容满面。

他也接到了宫里传来的消息,胆战心惊地看着恭王过去挨骂,还好事情没波及到他的身上。

“唉!”他又叹了口气。

“如今宫里四个孕妇,依本王来看,我们还是别抱侥幸之心了。”他对着自家幕僚说道。“税改之事,再等不得了。”

“王爷所言甚是。”

赵棱附和道,华佺则沉默不语。

上次三名宫妃怀孕,还能说是意外。这次又是两名孕妇,彻底打破了众人对昌平帝之前的印象。

虽然不知道他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让宫妃接二连三的怀孕,但按照这个进度来看,小皇子出生是迟早的事。

“过来商量一下吧,看看这份奏疏该怎么写。”康王起身走到桌前,摊平纸张,摆好了笔墨。“等本王写完,你们再润色一番。”

“是。”

华佺和赵棱对视一眼,一同起身围了过去。

第二日正值休沐,按照昌平帝的习惯,休沐日他都在后宫里泡着,不理政事。但明日是一月一次的大朝,康王迟疑片刻,还是揣着奏疏入宫,决定去碰碰运气。

幸运的是,昌平帝正好在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昌平帝为修建中的西园做了一首诗,想着明年有新的园子住,他的心情极好,抬头看了康王一眼,敏锐察觉到他的几分异样,不由收敛起笑意。

“怎么了?有什么事要同朕说。”

“父皇容禀。”

康王深吸了一口气,再做一番心理准备,将袖中奏折取出,双手呈上,“儿臣前往蒲州之前,曾与四妹妹商议税收一事,得她的建议,对我朝的税收制度有了些想法。再经蒲州一行,儿臣亲征税粮,见民间疾苦,由此得了些许浅见,还请父皇审阅。”

“哦?倒是难得。”

听到这话,昌平帝分外诧异,没忍住多打量了他几眼,很是怀疑自家没脑子的二儿子被人掉包了。等苏怀安将奏疏取来,他伸手接过。只见手中厚厚一摞,洋洋洒洒数千字,啧了一声,“朕得好好看看,你先坐会儿。”

“多谢父皇。”

宫人搬了软凳过来,康王也不客气,提起前裾坐下,紧张地注视着自家父皇的一举一动,随着时间推移,见他眉头越皱越紧,越发的惴惴不安。

看完一遍,昌平帝沉默片刻又翻到最前,盯着扉页凝神细思,食指屈起,扣在朱红色的漆木桌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老二。”

康王一个激灵站起,“儿臣在!”

“你坐下。”

昌平帝摆了摆手,望向他的眼神仍然十分奇异,“你给朕说实话,这份奏疏真是你写的?”

“不敢欺瞒父皇。”

康王挠了挠头,模样有些羞窘,“儿臣请了两名幕僚,平日代写文书。至于这份奏疏,文中的税改方案是景安提出,再请幕僚根据她的思路加以完善的。”

“还算诚实……”昌平帝点点头,神色依旧复杂,“那你可知,这番税改的难度?”

“儿臣当然知晓。”

康王面色一正,起身向他跪下,“在蒲州数日,儿臣见识了何为地方豪强,何为兼并。门阀豪奢侵占土地,贪吏贼官妄加盘剥,百姓生活实在穷t苦。儿臣深夜思之,惶惶不得安寝。长此以往,必将民心丧失,流民逃亡而聚啸乱。

父皇,儿臣以为,前朝倾覆的祸根就在于此,依儿臣愚见,变法势在必行。”

“那你准备如何去做?”昌平帝安静听着,对他慷慨激昂的话语似乎毫无动容。

“一条鞭法的核心为丁粮均派,不分税种,尽以田亩征收。田在谁的手中,就向谁征税。要施行一条鞭法,儿臣以为首先要厘清天下土地,查明每亩田地都属于谁的。”

对于这些问题,康王早在府中就打好了腹稿,此时听到提问,不假思索地立刻说出。

“你说得对。”昌平帝看着他,目光难得带了几分欣赏,“那如何才能厘清土地?”

“想清丈土地,需要各州官吏费心执行,各处豪强主动配合,摒除侵占贪污和懒散怠政之念。”他答道。

“是啊,这可并非易事。”

昌平帝轻叹了一声,将奏疏合拢放在桌上。国库困窘,税收逐年降低,他也清楚其中的名堂,大楚立国数代,土地兼并早就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他看在眼里,但先前没想过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