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升职游戏(157)
他轻飘飘挥了挥手,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众人面面相觑,哪还有心情关注别的事,都心不在焉,等早朝结束就迫不及待走出宫门,有性急的三两步追上李元琼,一把拽住了他。
“李相!您方才……”
“慎言。”李元琼转过头,制止了他们的话,见众人都虎视眈眈看着自己,不禁头疼地叹了口气,“走吧,我们回府再说。”
其他人对视一眼,一齐跟上了他的马车。
另一边。
散朝之后,昌平帝也将康王叫到御书房,关上门多番嘱咐。
到底是从小宠爱的儿子,他没忍心把人直接坑死,为了避免傻儿子被人蒙骗暗算,免不得多交代几句。康王已经很久没被自家父皇这样教诲过了,听到这些念叨很是高兴,连连点头,认真听着。
看他这副傻样,昌平帝叹息一声,更加不放心了。
“此次清丈田亩,涉事凶险,行走地方千万顾惜自身,朕让绣衣卫全程跟着,你遇事多留心。”
“多谢父皇,儿臣知晓了。”康王应着。
“若有拿不准的地方,你不可贸然决定,多与李元琼、戴正山等人商议。”他继续叮嘱。
“是,儿臣记住了。”
“你……”昌平帝沉默了片刻,最终挥了挥手,
“没事了,你去吧。”
“儿臣告退。”见此,康王也收起笑意,俯身行了一礼,向后退了出去。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昌平帝静静端坐着,沉思良久。
宫外,恭王府。
得到消息的恭王不由大惊,前日他被昌平帝骂了一顿,赶回府里闭门思过,因此没能参加大朝会,没想到竟然错过了这么大的事。
“父皇为何会将这种事交给老二负责?”他在书房里焦虑地转圈,百思不得其解。“以老二的脑子,他能算清楚税银吗?”
“据说此事正是康王殿下提出的。”幕僚站在一旁,迟疑着说道。“今早在朝会上与群官辩论,康王殿下对答如流,显然是早有准备。”
“不可能。”
恭王想都不想,一口否定,“他有几斤几两,本王还不清楚吗?一条鞭法绝对不是他能写出来的,他的幕僚也没有这种本事!”
幕僚们陷入沉默,很显然,他们也觉得康王没有这个头脑。
既然不是康王所为,那结果就显而易见。
“父皇真是偏心。”
恭王也这么想的,停下脚步恨恨说着,“他要捧老二,本王就偏不让他如意!”
“殿下也不必太过忧心。”幕僚轻声说道,“陛下此举不像是在抬举康王,清丈田亩可并非易事。”
“你是说。”
恭王一怔,而后恍然,“是了,要清田亩,先得将天下的世家豪族得罪一遍,夺人田产,这是砍人家的命根子……”
“哈哈哈哈……”
他忽然笑了,扶着桌案笑得停不下来。“老二啊,原来我们争来争去,最终都是为王前驱的角色。”
清田
不管怎样, 清丈田亩一事最终就这样定了下来。
早朝过后,几道圣旨盖上昌平帝的御印下发,令各州巡抚立即开展清田工作, 定期上报进展情况, 清田进度将纳入考评。
抱怨不休的朝臣们见状陷入了沉默, 这才意识到皇帝是认真的。不管他们同不同意,清田行动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想到自家“来历不明”的那些丰厚田产, 众臣悲从中来,坐在家里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将这笔账一齐记到了康王的头上:若不是他一力主张,上书提议, 哪能有这档子糟心事呢?
想到这里,明面上不敢说, 他们心里都把康王骂得狗血淋头。
康王没空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朝会之后他就开始忙碌,每天早出晚归,泡在户部翻阅账册,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戴正山虚心请教, 再与其他官员共同商讨, 真正开始施行清田,他才发现推行的难度比想象中更大。
忙忙碌碌半个月,别说其他州府,他连京城周边的田地都理不清楚, 勋贵士族根本不给面子, 问就是只有这些地,别的一概不知。
无奈之下, 他只能挨家挨户的亲自劝说。好在各家都沾亲带故,很多勋贵本就是康王一党,康王放下身架上门,总有人抹不开脸面,将隐藏的田亩交出了一部分,并将其中侵占的土地主动归还。
万事开头难,有了一家带头,剩下的工作就好做了许多,拿着账册再去下一家,其他家族们迫于压力,无奈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花了一个月的t时间,他走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将各个官宦家族都过了一遍,练出了利索的嘴皮子和刀枪不入的厚脸皮,终于把京郊田地清得七七八八。看着户部的工作也逐渐上手,他向昌平帝请示了一番,就带着几名户部官员和一队绣衣卫离京,到各州督办清田工作,连过年都顾不上回来。
对自家傻儿子这样努力工作的劲头,昌平帝惊愕不已。在除夕宴会上难得出言夸奖,开场祝酒时专门提了清田一事,对康王的工作成效赞誉颇高,这番表态令在场的朝臣们浮想联翩,不少人将视线投到了恭王身上。
听着自家父皇对康王的赞赏,感受着四周投来的注视,恭王面色十分难看,低下头猛灌了一杯酒。
婉月坐在对面,笑盈盈看着这一幕,等恭王抬头看来,她便提起酒杯遥遥相敬。恭王见了,坐着一动不动,神色平淡,只当没看到。他心情本就极差,看见婉月就回想起先前林珧一事带来的羞辱,再想到这次清田也是她向康王提起的,新仇旧恨交织,一时间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