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升职游戏(200)

作者: 织挽月 阅读记录

“是,老师刚回京半年,婉月心中实在不忍。”

婉月起身,满脸写着愧疚,“但左思右想之下,别无他法,除了老师,我再不知该信谁……”

“臣知晓了。”

对面的人闻言沉默片刻,起身应下。“还请殿下给臣一点时间,将手头上的工作交接清楚。”

“老师大义。”婉月大喜,走出桌案向他拱手一拜,“婉月替北地民众感谢老师。”

“殿下不必如此。”何元康上前一步扶住了她,四目相对,好一幅君臣相得的感人情景。

如果两人的所行所言都发自内心的话。

三日之后,诏书下发,调何元康为北地总督、领一品光禄大夫衔,限期赶赴昆州任职。顶着众臣疑惑的目光,他神态自若地领了旨,随后就向众人辞行,收拾东西回家了。

临别之际,李元琼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什么话都没说。

他也看出了太女对何元康的冷淡态度,不明白这对师生在闹什么矛盾,先前几次向何元康打探,都被轻飘飘地岔了过去,没问出个所以然。原以为有税改清田的功劳,能让太女摒弃前嫌。

不料太女竟对他厌恶至此,一条鞭法刚刚推行,就把人贬到了昆州。

那可是昆州,比同州更荒凉苦寒的化外之地,李元琼都替何元康感到不值。

不论怎么说,他们都有师生情谊,听说同州十年都没断了书信往来,太女为什么会这么绝情?

李元琼想不明白,也不敢多说,只在心中暗自感叹太女的刻薄寡恩。

离京那一日,婉月带着一众朝臣专程出城相送。

依旧是一辆笼了青布的寒酸马车,何元康换下官服,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文士灰袍,带着老妻和家仆,挽着黑马,场景一如当年。

仍是同一片京郊,仍是同样的行人,只是行人满头华发,氛围和心情也不一样了。

“路途遥远,边境多乱,老师需多带些人手。”

婉月回头示意了一下,一队轻骑出列,策马走到对面的马车边,马上行囊齐全,显t然早有准备。何元康看着他们,咽下了推辞的话语。

“多谢太女殿下。”

还好,看来这位弟子没打算把自己弄死在半路上,他心中这样想着。

“老师多保重。”婉月似乎很是伤感,拉着夫妻二人的手叮嘱许久,又送钱送物,最终在李元琼的劝慰下不舍放手,目送他们离去。

“臣辞别太女殿下。”

何元康向婉月再次行礼,目光从众臣身上扫过,最后看了一眼京城的城墙,转身上了马车,骏马迈开四蹄,车轮转动,向着北方缓缓驶去。

“太女果真有情义,又来为我们送行。”

马车上,苗氏转头对着丈夫说,“这次要去多久啊?”

“大概,再也回不来了吧。”何元康想了想。

“什么?!”

何元康没有再说,避开妻子震惊疑惑的目光,撩起车帘朝后看去,看着身后渐行渐远的人,他也想起了那年离京时急急奔来的女孩。

或许时隔太久,他已经记不清当年小女孩的模样了。

也可能,他从来没有真正的看清过。

他放下车帘向后靠去,在车轮和马蹄声中闭上了眼睛。

也好,京中日子过得太累,或许边疆的生活会更适合他。

传位

送走何元康之后, 婉月回到宫里继续处理政务,经过半年的锻炼,她对朝政已经上手。徐静姝、顾惜文等人对文书案卷也熟练, 再旁听几场朝议, 都对政务有了自己的见解。等婉月登基, 她们便是第一批女性朝官。

除了崔幼菱。

崔幼菱在东宫待了两个月就坐不住了,死缠烂打跟着楚飞云带兵, 说她也有一个当女将的梦想。

武将就武将吧。

婉月对此表示支持,由着她去了,崔幼菱自身能力不差, 只是先前心性欠缺,担不住事。经过北地和丰台山的两轮历练, 她活泼开朗依旧,性情多了几分坚韧。再跟着楚飞云锻炼几年, 就可以放到京营任职。

吃过午膳,婉月靠在榻上正准备休息一会儿,就听宫人禀报,说昌平帝要见她。

“现在?”

她从榻上坐起, 有些疑惑, “父皇可说何事?”

“陛下没说。”宫人想了想, 又补充一句,“看起来陛下似乎要外出。”

皇帝那个身体,还能外出呢?婉月皱了皱眉,正要继续询问, 蕊环推门进来, 禀报说昌平帝命人准备马车。

看来是真要出去了。好奇心升起,她点开视野右下角的系统栏, 谨慎地先存了个档。

“按父皇的意思准备吧。”她吩咐道,起身穿上外衣,重新束了发,出门向乾清宫行去。

到了乾清宫门口,宫人已将马车备好,昌平帝在门口等她,见她来了便向外走,没有带任何随从,连苏怀安都留在原地。婉月便也挥退宫人,独自跟他坐上马车,听他吩咐宫人去太庙。

去太庙做什么?她更加困惑。

“太女可要猜猜看,此番去太庙做什么?”在车上坐稳,昌平帝主动说道,看起来心情很好。

“猜不到。”婉月思索片刻,迷茫地摇头。

“那你也敢和朕出来?”

“儿臣听您吩咐便是。”

“也是,毕竟你艺高人胆大。”皇帝点了点头,似是陷入某种回忆,没有继续说。

马车很快到了太庙门口,宫人勒住缰绳在阶下停稳,婉月扶着皇帝下车,走上台阶,昌平帝在门口多站了一会儿,才迈步走了进去。

婉月感觉他的态度很奇怪。

进门之后,昌平帝命太庙宫人取来清洁工具,宫人不解其意,很快端了半盆清水和干净的布巾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