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升职游戏(92)

作者: 织挽月 阅读记录

最后看了一眼这里的天空,婉月打开系统面板,选择今年新春的档位。

确认读档。

清查

再次回到年初的春节。

明明是新春, 宫里却一片寂静,听不到半分欢声笑语,来往行走的宫人都低头垂目, 衣着素净, 放眼望去, 整座皇宫半分鲜亮色彩都没有。

永寿宫中,婉月关上房门, 一个人在书房里闷头书写,不准任何人进来打扰。以为她要读书,曼枝主动带着蕊环蕊珠守在门外。

实际上, 婉月正趴在桌上发呆。

手下的墨条已经研了很久,桌案上摊开的纸张依旧空白。

她在想这次破局的方法。

她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公主, 该怎样阻止昆奢破关?怎样才能改变三姐姐和亲的命运?

这两件事是否能等同于一件事?

犹豫着提笔,她在纸上写下了“昆奢入关”、“公主和亲”两行字, 稍做停顿,她又将前一行字圈了出来,仔细琢磨。

如果能将昆奢骑兵拦在关外,他们应当就没有底气提出结亲之事了?

就算他们不识好歹, 腆着脸非要提出要求, 在大楚占据上风的情况下, 昌平帝也会回绝了吧?

这样想着,她将注意力放在了阻止昆奢的方面。另起一行,从头开始梳理昆奢起兵的事情经过,找寻破局方法。

与其他深宫妃嫔公主不同, 婉月虽然身在宫内, 却一直有渠道了解前朝战事,将事情打听清楚, 做好了随时回档的准备,此时略一思索就动笔。

首先,昆奢先前安稳数十年,未曾有过进攻楚地的行为,去年气候同样多变,也没听说北t地有什么动静,今年新王刚继位就南下,罪魁祸首多半是这位新王。

他叫什么来着?

捏了捏笔头,婉月稍作回忆,在纸上写了昆奢新王的名字:亥力,将其圈起来。

其次,昆奢入侵的重要诱因在于青、同两州镇守的不作为。

从昆奢最初兵分两路,两州同时突袭的行为分析,他们刚南下时是不自信的,没有大举入侵的意思,只怀着抢一票就跑的想法,做出分散游击的战略布置。

等攻下两州之后,发现楚军意外的羸弱,他们才真正露出了獠牙,合兵一处,直扑仓州。

所以说,如果青同两州能靠谱一点,表现出几分战斗力,昆奢大概率只是骚扰一下就主动缩回去。

想起同州,婉月啧了一声,有点同情某位老师。

读档之前兵荒马乱,也没能打听到何元康的情况,不知战乱中他的情况如何。这次正好提前跟他沟通,最起码让同州提前做出准备。

最后,破关的关键因素在仓州几名商人身上,如果不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搞了一出自杀式袭击,仓州镇守完全能将昆奢拦住的。

隐约记得打头的那名商人好像姓屠。

她着重写下了一个“屠”字,猜测这人可能与当初蒲州案的屠安有关。

毕竟屠又不是什么大姓。

这样一看,其实情况没那么坏。

边想边写,等到思路梳理完毕,婉月一直紧绷的心放松了些,将纸张折起投入火盆,盆里赤红的火光一亮,素色宣纸渐渐染上焦黑。

回到桌前,她又抽出了两页信纸,在桌上铺平,开始给方茹和郭萱写信。

这些年来,她们两人依旧是婉月的得力助手。郭萱负责先棉布庄,兼顾恤孤院,方茹负责玉颜坊,作为婉月心腹和徐静姝几人共同经营。

截止目前,两边都已经开遍全国,给婉月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这些遍布全国的商铺是天然的情报耳目,玉颜坊日日接触上层权贵,先棉布庄迎来送往是底层民众,两条路子情报互补,所有信息都能探听全面。

之前婉月没下达过搜集情报的任务,只在暗中锻炼她们的敏锐性,让她们汇总各地的风土人情,给她写些有趣传闻。用得是对民间好奇的理由,昌平帝也知情,每次看到有趣的故事,婉月还会跑过去说给他听。

此时,这两条路子就派上了用场。

婉月命她们搜集昆奢的情报,并在仓州关注屠姓商人。

方茹和郭萱的动作很快,没过几日,就有厚厚几封信件送入宫中,两人情报里都写了昆奢雪灾,人畜冻亡,昆奢王病重等消息,内容大同小异。

至于屠姓商人,方茹说不了解,仍在探查中,郭萱则说确实有屠姓行商在仓州活动,名为屠瓯,是四年前忽然出现的。

四年前,正好是屠安从蒲州逃走的时间。

她若有所思,继续写信让方茹和郭萱对屠瓯详查,重点查与昆奢的联系,注意他是否有倒卖物资、勾结官吏的行为。

又给何元康写信,附上目前的课业进度,提了几个学业问题,仿佛这只是日常学业联系。最后再用闲聊的口吻说了昆奢灾情和老王病重的事,表述了对北地动乱的忧虑。

收到信件的何元康果然重视起来,相处日久,他对婉月的性情有所了解,她特意写信点出的事,必然不寻常。

难道朝廷那边听到了什么风声?他暗中思考。

任同州巡抚三年多时间,刚来时他两眼一抹黑,被官吏豪绅完全架空,好在早有心理准备,他并不丧气,枯坐在府衙中安静观察,分析众人的能力性情。花了一年分化拉拢,得到几家士族助力,又借着婉月送来的信件扯虎皮,让大家以为他仍有宫中助力,终于收回了部分巡抚权柄。

此时,他正在府衙坐着,将婉月的信件又看了一遍,神色分外凝重。

外放几年,他有了极大变化,京中为官时他一身儒雅书卷气,比起朝官,言行举止更像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