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第九年(47)
*
浙南总督府后院。
“大人,那顾姜山要是筹不到怎么办?”
“筹不到,呵,那他就死。等他死了,本督再拿出粮来救灾,就说是他顾姜山贪墨了衙门里的粮,不愿意拿出来,是本督明察秋毫,慧眼识奸臣,这才识破他的诡计。哼,筹粮救人杀奸臣,一举三得。”
“给了他兵又怎么样,还不是一个死字。”浙南总督抹着自己脖子上破了皮的地方不高兴道,“伤了本督,还损了我最大的两个县,他顾姜山要是能活着走出南杭,我就跟他姓!”
“总督大人说的是。小的已经给各方打好了招呼,绝对没人敢给他借粮。”
“这就是了。要么他死,要么我要替四皇子把这些障碍都给扫干净了。我也看看这裴顾两家是不是就这么铁桶一块,到底拆不拆得开。”
*
“没有粮食,没有粮食……”
顾连清在床榻上昏迷不醒之时,还在念着这句话。
裴恒之倒是来看过,可看过之后又走了。
此事还惊动了罗如梅,她不知从哪里求得的恩宠,出了宫来顾家看望了顾连清。
她一醒过来,看见罗如梅,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
“梅姐姐……”
罗如梅抱住她,轻拍着她的肩膀,道,“你受苦了。”
顾连清抓住她的手臂,第一句话还是,“粮食……没有粮食……梅姐姐,你救救我父亲!”
罗如梅轻抬脸颊,望着围帐,不敢看她。
顾连清在她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救救他,梅姐姐,求你们了,救救他,不要放弃他。”
罗如梅紧紧抱着她,叹息一声,道,“清儿,这也是陛下的意思。顾大人是接了密旨走的。他是知道这一切的。”
他就是三皇子的刀,是最先刺向李家的刀尖。陛下想要除去李家已经很久很久了。
眼下只差一个发作的借口了。而顾姜山就是这个完美的借口。甚至他的过往都能成为这一次彻查的优点,这显示了皇家的不计前嫌,宽宏大度,愿为了一个拒婚过皇室的人而彻查平反。
顾连清的身子一怔,她愣了许久,然后缓缓松开罗如梅,望着她眼神极为陌生,“你什么意思?难道你也要劝我放弃他吗?”
接了密旨又如何,顾姜山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又如何。难道让她一个做女儿的看着自己父亲去死吗?
他们怎么做得出来的,一个两个地都劝她接受自己父亲被放弃要死亡的事实?
罗如梅张了张嘴良久才道,“可你没有粮食,你救不了他。”
顾连清攥紧了拳头,垂着头,没有说话。
罗如梅到底还是不忍她陷入这般境地,她站起身背对着顾连清,哑声道,“我罗家倒是可以出几千石,成郡王府也愿意出一千石,剩下的还得靠你自己。”
顾连清抬眸,喉间嘶哑道,“多谢。”
罗如梅擦了擦泪,仰头道,“清儿,这粮食一给,我罗家和贺家便是站了队,你可莫要让我们输啊。”
闻言,顾连清直接从床榻上爬起来,然后赤脚跪在地上,叩行大礼。
“姐姐和云儿的恩情,连清没齿难忘。”
额头接触地面的那一刻凉气侵袭了她整个人,她狠狠地闭眼。
罗如梅也重重地叹了口气,不敢回头,道,“你还是快些去筹其他的粮食吧。”
她扶起顾连清,“这些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这皇城里,有粮敢借粮的也只剩一个裴恒之了,若你能说动他出粮,这场祸患才算是彻底了了。清儿,我言尽于此。”
她走后,顾连清立马派人将手上筹到的粮先送往南杭,然后便去找裴恒之了。
这粮,裴恒之松口最好,不松口她也要借。
父亲,你再等一等,很快这场祸事就会过去的。
作者有话说:
你们骂角色倒也还好。不过再三提醒,这是小说,注意区分小说和现实,现实遇到这里面哪个男的都快跑。明白?
第 29 章
外边的雨渐渐停了。
天气还算舒爽。
裴府里的人上上下下的忙碌着, 就好像别的什么事都没发生。
可顾连清却整个人都很焦躁。
这场梅雨已经反反复复下得够久了。屋里好些东西都发了霉。连带着她的脾气都差了很多。
她叫人备好东西,自己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等着裴恒之回来。
还是申时,天未完全暗下去, 顾连清纤细的身影落在窗上, 显得单薄又让人怜惜。
她算过了,顾家私卖出去的钱财可抵三千石,加上罗家和贺家的勉强能凑够八千石。
苏荷的粮食约有一万五千石, 按理来说,她只掌管内宅没有过问的权利,可她也是裴家的大少夫人,她真要过问,谁也拦不住。
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样才能让裴恒之松口放粮,一旦放粮便意味着从前的打算都前功尽弃了。
梅姐姐的话也说得很清楚了。在铲除李家这一点上, 陛下同三皇子还有裴家都是一致的诉求。就连父亲自己都知道他此行就是去送死的。
可他不能死。
可她没办法看着自己父亲就这么送死,哪怕是圣旨也不行。
人活着总要有点念想, 有几个在意的人或者是在意的事,她只在意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安好,他们不能连这一点都给她剥夺了。
既如此, 她就要能拿出让父亲活又让李家死的东西来。
就比如……廉州大坝是李家让人炸塌的证据。只要能证明此次水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李家炸堤毁田, 残害百姓, 罪大恶极,必将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