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雪歌大唐(121)

作者:摇摆团扇 阅读记录

但来的竟然是余阳。

人人都知余阳的父亲余晋是跟随相王多年的亲卫。

“阿郎。。。”余阳哽咽道:“你听我解释。。。”

“所以,老十和康大郎是你杀的?官道上挡路的枯木是你搞的鬼?”李隆基冷冷问道。

“不!”余阳抬头,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开口道:“官道上的枯木确实是我趁夜推下山的,目的是为了阻碍查案进程。但我发誓,老十和康大郎不是我杀的。”

“那霜羽青兰的交易金主是谁?”

“属下不知。”余阳一抬头就见到李隆基的目光,那是在骄阳下可以把人冻结的寒冰。

“属下此次的任务除了护阿郎周全,另外就是按阿耶的命令,必要时干扰案子进展,查到其他有用的消息立刻向洛阳汇报。我阿耶只让我听令办事,至于霜羽青兰一案是不是相王主使,属下位卑,不敢妄言。”

“那你到目前为止,往洛阳送了些什么消息回去?”

“归元药铺元大暴毙,掌柜康大郎逃逸在外;霜羽青兰于天光墟寻回,天光墟为沙州鬼市,由西域地下商会大海道控制,此道头目疑似与苏家后人有关;千佛洞查到私炼兵器之事。。。”

“什么!”余阳话还没说完,李隆基便一记硬掌重重拍在案几上,门外的近卫们闻声赶紧到门口待命。

“铮~”寒刀出鞘,李隆基刀刃直抵余阳脖颈。

这次近卫们听到刀声,径直推开门准备护卫,却在进门的瞬间见到余阳跪在案前,阿郎的刀正架在余阳脖子上,刀刃微颤,刀锋已见血。

“什么苏家后人,说仔细。”李隆基一字一字问道。

“我。。。”余阳涨红了双眼:“您让十四送往瓜州的信,我不小心看到了。您似乎在查苏家后人,这可能跟霜羽青兰案子有关,我便上报了。。。”

刀刃往肉里钝进一分,鲜血顺着脖颈流了下来。

余阳涨红了脸,痛得额头青筋暴起,但硬生生咬紧了牙关未喊出声。

眼见余阳脖子鲜血横流,衣衫尽湿,阿九有些不忍心。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求情道:“阿郎。。。求您放过阿阳,他的品性兄弟们最是清楚不过,他肯定不会害阿郎和王府的。”

李隆基回过头看了一眼阿九,眸子里是少见的冷漠。

平日里阿郎也冷漠,但那是对人对事无甚兴趣的冷漠,这一回,是带着杀意的冷漠。

阿九浑身起了战栗。

横刀从脖颈下移,一点一点到肩膀,到大臂,到小臂,刀刃鲜血如珠,滴落在地板上滴滴答答。李隆基突然起手,一刀向余阳斩下!

“阿郎!”众近卫惊呼。

只见余阳咬紧了自己的袖子滚倒在地,幞头跌在一旁,两鬓被汗水打湿,额头青筋暴起,而他的左手,两根断指赫然摆在一旁!

十指连心,余阳唇色已无,不到一会儿便疼晕了过去。

“再有任何人打听苏家的消息,本王不会再手下留情!”李隆基转过身,将血淋淋的刀收入刀鞘,环视一周道:“听清楚了?”

“是!”

待众近卫战战兢兢将余阳抬下去,李隆基重新拾起了地上的纸条。

麻纸和朱砂笔墨与元大宅中那卷撕破的医书一致。六瓣海棠印记此刻红得鲜艳欲滴。

“父亲,你究竟是执棋者还是观棋者。。。”

李隆基深深叹了一口气,推开门,凉风袭到面上,让他的头脑稍微清晰了一些。

若是他在,他会作何分析?

雪停。

李隆基揽了一壶酒,脚尖几点,便翻上了旁侧的屋顶。

雪夜微光,李隆基被包裹在无尽的寒凉之中,心中起伏难平。于是他便学着某人的样子,提壶灌了几口烧酒,只是酒未下肚便被他尽数吐了出来。

“真他娘难喝!”他骂道。

马使苏禄

雪夜的大漠戈壁,天地交汇一体。

密密麻麻的白点深处,一只马队打破天地界限,缓缓向第五驿靠拢。走近了看,这只马队只有为首的两匹马上有人,其余皆是空载。这两人身穿羊裘胡服,头戴毡帽,浑身上下只露出两只眼睛,睫毛上还沾着雪花。

二人身后跟着五十匹膘肥体健的骏马,马身皮毛如缎,雪花飞过不沾身。

“苏禄,从伊吾县城出来我们就一直抄近道走大沙海,没去官道驿站押印,上头会不会追究?”其中一人喘着气道。

所谓押印,是指所有驿使在出行任务时,无特殊要求一定要去驿站住宿并由驿长在通行文牒上钤印,以表示驿使按要求走官道出任务,没有擅离职守。

“今年的雪下得早,不抄近道,万一风雪太大官府提前封道就麻烦了。十月初一这批马送不到凉州军马场,我们一样要遭殃,凉州军团可不好惹。”被称作苏禄的人拂了拂驮包上的雪,里面是重要的通行文牒和遣使文书、贡马名录。

“狗合勒,那晚投骰子他肯定使诈了,不然以你的手气,怎么会输!”

“愿赌服输。况且没有这场赌注,他还有其他的手段。总归我们要为弓月城跑这趟的。”

“你在牧马部干了三年录事官,会算账,还懂唐语,这次本该升调你的,却让合勒使阴招把你支走,升调名额就只能落在他的头上。你甘心?”

苏禄叹了口气道:“我在弓月城只是一个没名没靠山的小卒而已。况且我们这次出来不一定是坏事。唐人有句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乌图,弓月城没你想的那么太平。”

“怎么说?又要打仗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