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雪歌大唐(134)

作者: 摇摆团扇 阅读记录

“在场的人可有熟悉北辰山水源地的?”李隆基问。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小声议论起来。

“少卿,官道旁的水源地我们熟,但山里的就不太熟了。。。”众人道。

“冷泉烽肯定有,要不。。。”高冲话还未说完,便被李隆基拒绝了。

“烽燧地处高位,攻进去会折损人马,此法不行。”李隆基道。

在场的兵士均有些讶异。若是按常规操作,长官们多半是命令他们全力完成任务,不论死活。而军人的职责就是无条件服从,若有退缩乱军心者立斩,这是他们上防时军营里教的天规教条。但眼前这个官员居然说要保全人马,派出去的两个斥候也以保全性命为先。这人倒是和传说中的那些朝廷鹰犬不太一样。

李隆基叹了一口气,坐下道:“先休息。”

在旁的兵士拉了拉李大河的裙甲,小声道:“李头儿,要不再休息下?兄弟们还带着伤。。。”

“哼!”李大河鼻子里哼出一声,握着刀柄靠在对面的山壁旁坐了下来。

高冲从驮包里拿了一壶酒,笑呵呵坐到李隆基身边。

“少卿喝点?御寒。”

李隆基闭上了眼睛。

“嘿嘿。。。”高冲陪笑道,“他就那性子,讲义气,爱打抱不平。少卿你别放在心上。他这人嘛就是一头公牛,一惹就冲,我们经常为了抢乌山营田和水源动家伙打架。。。”

“但你来救他了。”李隆基言简意赅。

“哈哈哈,要不说您是朝廷高官呢。。。”高冲竖起了大拇指,道,“十二年前王大将军收复西域四镇时,我们两个是中军越骑,负责游骑侧击。那时我年少气盛,为了抢军功我冲到了前头被敌军砍到肩膀,差两寸就到脖子了,是老李在千军万马中把我驮了回去。后来战事尽,我们兵散回家,他去了沙州龙勒府,我随叔父留在瓜州。”

“十年前沙州矟竿道遭了沙贼,官道要改到莫贺延碛。瓜州想节约官府开支,便上奏让沙州李刺史飞管四驿四烽,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莫贺延碛十驿十烽,各管各的。前几年老李被分派到了莫贺延碛道负责双泉烽,我这个倒霉鬼后来也被派到此处守瓜州三烽。”

高冲偷瞄了一眼李隆基,后者仍在闭目养神。

他顿了顿,最终还是觉得不吐不快,于是灌了口酒壮胆,道:“三年前老李守双泉烽的时候收到洛阳发来的丧报,他的弟弟在京城宿卫时疑似助乱臣逃脱,被。。。被司刑寺刑审至死。所以他对司刑寺,是有恨的。。。”

李隆基手指悄悄扣紧,呼吸开始变得紊乱。

高冲察觉到李隆基的微表情,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朝李大河那边走去。

李隆基脑子里渐渐出现了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回忆。

彼时年少的他刚从宫中解禁出来,每夜在王府中听到外头大街上抓人的动静,都害怕得睡不着。那时候酷吏之风还在,司刑寺时常联合南衙宿卫军半夜抓人。那些屈打成招的叫喊声时常在他耳边萦绕,搅得他噩梦了好一阵。

“大高个,你跟他说了些什么?”李大河接过高冲手中的酒壶,喝了一大口。

“没什么。其实这位司刑寺少卿人不坏,他跟其他朝廷官员不一样。”高冲道。

“哪里不一样?”李大河追问。

“人家救了你,救了你手底下的人吶。在乌山烽的时候,他还请兄弟们吃了一顿饭,给了我们五十金。。。啊,呸呸呸!”

“五十金!”李大河举起酒壶就要往高冲头上甩去。

高冲身体灵活一偏,顺势站了起来:“哎,打不着。”

“獠贼!吃里爬外。”李大河咬着牙骂道。

“这叫君子爱财。。。老规矩,我滚,我滚。。。”高冲边说边踉踉跄跄回到对面人群里。众兵士见状纷纷起哄:“高头儿,别怂啊,太丢墨离军的脸了。。。”

“大半夜嚎什么,小声点,受伤的弟兄还在睡觉呢。”高冲比了个嘘声的手势。他默默将手移到胸腹部按了按,铁甲里面,一堆金贝安安稳稳地躺在里面。

“幸好铁甲结实,没掉出来,嘿嘿。。。”他心满意足道。

夜袭(二)

干柴快要燃尽的时候,刚才出去打探的斥候竟然提前回来了。

“曹十二,王五!”乌山烽的兵士们兴奋得招手喊道。

“我们回来了!有发现!”曹十二和王五哈着白气从羊道上滑下来,得意道,“山背后大概六里地的山谷里,有突厥人营帐!”

“好家伙!真探到了!”高冲兴奋的站起身来,“多少人?”

“我们伏在山头看不确切,除了十几个守夜的,人都在营帐里休息,大概有十几帐的样子。”

“十几帐。。。我估摸也就百人余,看来阿史那阙真是把辎重营分散开来了。狡兔三窟,阙这只兔子,要是被你狼爷爷抓到,非扒了你的皮不可。”高冲叉着腰道。

“六里地这么近,我带人摸过去端了。大高个,你带着伤兵在这里接应,卯时一到,不管我们回没回来,你们都先走。”

李大河走到高冲身边,神色严肃道。而后者条件反射看向李隆基。

“少卿。。。?”高冲喊了一声。

李隆基未作回答,像是在思考。过了一会儿,他转移话题唤来苏禄,将怀中一迭物什交给他:“你二人快马去伊州请援。”

“这。。。”苏禄大惊,“长官您不跟我们一起走?”

李隆基锁眉道:“人多眼杂,你们是突厥人,若是遇到阿史那部的人,更方便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