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雪歌大唐(181)

作者:摇摆团扇 阅读记录

李隆基快速浏览一遍名录,马上领会到了其中意思:“上面连年拖欠军资,武备时常发放不下来,李思贞只能保留冶监,自己用粗铁造刀弓。难怪上次他看到千佛洞的铁片大发雷霆,沙州士兵在用着劣质的武器,这帮人竟然私采铁矿造优质盔甲给吐蕃人!”李隆基揪着丝绢,眼里快要恨出血来。

“恐怕你打算来莫贺延碛查案之时,李思贞就想到此事。你来这里查案,若是一切顺利倒也无事,若是起了战事,你便会发现士兵用的武器不寻常。以你司刑寺少卿的身份,你肯定会追查武器的事,这件事一旦被你带回洛阳,当中牵扯哪些人,为何连年上报均无回应,届时启动三司追查,李思贞的控诉便能得到朝廷的关注。”

“可他为何不直接跟我说?他早该坦诚相告的。”李隆基疑惑不解。

“直接跟你说你未必会信。只有你亲自到了莫贺延碛遇到危难见到事实,你才会信。”元白补充道,“况且你现下的身份是洛阳新贵凌少卿,你我在李思贞那里,都是陛下的人。李思贞不敢托大,只能让他女儿来这里看看真实的你是什么态度,再决定要不要将此事托付给你。”

李隆基手上青筋暴起,他狠狠道:“此事我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别激动。”元白忧心地看向李隆基的伤口,“刚敷了药,至少要修养一个月。”

李隆基随后又拾起银盒中的纸屑,上面抄录的是一些武备账目,末端有一方朱印。

是一只蜷缩的长尾雀。

“认识吗?”元白问。

李隆基想了片刻,最终摇摇头:“没见过。”

“不是宫里的人?那究竟是谁在沙州私造铠甲卖给吐蕃人。。。”

“小白,你不是说,尺带珠丹被扣在沙州么?”

“嗯。”

“既然吐蕃是买家,此事可以回去拷问吐蕃降军。”

元白忽地站起来:“我怎么没想到!”这些天沙州开战一片混乱,他和李思贞忙前忙后,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忘记了。

“不是你的错,小白,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李隆基柔声道。

元白抱着双臂来回踱步,最后看了看李隆基的腹部,心绪渐渐沉稳下来:“你先养伤。这些事后面再说。”

护住李隆基,是他当下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可是。”李隆基犹豫道,“我心里还挂着一件事。”

“什么事?”

“有一个重要的人,我想要抓他做证人。”

元白想了想,道:“张玉安?”

李隆基点点头:“此人出卖墨离军引狼入室,一个小小的司马胆子比天大。只要把他抓回洛阳,我就有办法撬出他背后的人!”

“不行!现下瓜州有图额一万大军守着,除非凉州出兵,否则动不得。”

“小白。。。”

“我知你报仇心切,此事等凉州出兵再作打算。”

李隆基拗不过元白,于是只能乖乖听命。

远在三百里外的瓜州城,张玉安打了一个喷嚏。

他摸了摸鼻子,斜眼朝旁边的侍女看去。

半晌,没有动静。

一只瓷盏突然丢向侍女,哐当一声,侍女的脑袋被砸出了血。

“去烧壶滚水来!猪脑子吗!”张玉安气急败坏。

“奴这就去,这就去!”侍女捂着脑袋连滚带爬出了门。张玉安侧卧在木榻上,拿起了手中的铜镜。

“我穿上盔甲,提槊上马,是不是就变成了你。”他瞧着自己的眉眼,突然正襟危坐抬起下巴睁大了眼睛道,“瓜州刺史兼墨离军使张伯献,不降!呵呵。。。哈哈。。。哈哈哈。。。”他突然大笑起来。

门被推开,一个人走了进来。

张玉安一把把铜镜扔过去,来人顺势接在了手里。

“哟!这么大脾气,谁惹张军使生气啦?”颉质略踱步到张玉安跟前,一屁股坐在了案几上。

张玉安眯缝了眼:“下来!外夷就是外夷,教化未深。”他低声道。

谁知后面这句话还是被颉质略听到了。他拿着铜镜拍在张玉安脸上,一下,两下,三下,越来越响,越来越用力。

张玉安咬紧了牙,微笑着直直盯着颉质略。

半晌,颉质略丢了铜镜,甩了甩手道:“城里有几个富绅不肯涨粮价,你去衙门口说道说道。”

房门被哐当关上,张玉安拾起铜镜,镜子里的他面上红肿似血,仿佛城门外乞讨的疯癫婆娘。他找出一盒脂粉,悉数倒在了脸上。

衙门口聚集了至少百来号人,有当地富绅,也有普通百姓。他们手里拿着农具聚坐在一起,无声的对抗着敌寇。

张玉安顶着一张惨白的脸出来,仿佛石窟上的壁画人物。

在场的人持奇怪和审视的眼光看过来,面上带着鄙夷和嘲讽。

张玉安握了握拳头,把颉质略的要求重新口述了一遍。

其中一个富商道:“粮食涨到百钱已是极限,要两百钱一斗,曹某做不出这鬼事来。”另外一个百姓高声道:“两百钱一斗麦,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横竖都是死,要么就直接砍了我们,你们自己去种粮食!”

“大伙儿齐心烧了家里的粮和牲畜,让这帮蛮夷喝西北风去!”

“瓜州人誓死不做降城奴隶!”

一支羽箭突然从场中穿过。

富商应声倒地,抽搐了几下便没了气息。

张玉安心中咯噔一下,他想上前去查看,奈何脚下愣是没迈出半步。

“真他娘的麻烦!爷可没有耐心。”颉质略拿着弓站到前面来,“还有哪个反抗的,下场同他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