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雪歌大唐(43)

作者:摇摆团扇 阅读记录

“下游狭窄,难道是到了消水口了?那就请吴郎君带路,我们去下游看看。”元白道。

“好。”

于是众人又沿着地下暗河往回走了约一里路。

越往前走,头顶的石壁离得越近。待走到尽头,洞腔内仅勉强够一成年人站立。暗河也一路变窄,到此尽头已缩窄成一条不大的溪流。尽头有一石缝,三尺高,溪流就是在这里消失的。

“看来需要潜入水中查探。”元白道。

洞内一时沉寂,大家面面相觑。

其中有人为难道:“这位小郎君,不是我们胆小,只是在场各位常年生活在大漠,很少有人会水,即使会,水性也不是很好。”

他这话并未掺假,陇右道西至西域,全程处于草甸荒漠地区,绿洲稀少,仅雪山化水和夏季暴雨时河道水量充沛,其余时间都是零星溪流而已。就外面这甘泉河水,才八月末就都干得露出了河床。生活在此处的人确实没条件,也没必要会水。

“我去吧。”李隆基道。

他少时常和弘文馆同窗一起去伊水边游玩,看石窟建造,洞中这暗河看起来也不深,对他来说不算难事。

“不可。你手臂刚上了药。”元白毫不犹豫回绝了他。

“我去!我会水。”吴有道站出来。

众人齐刷刷看向吴有道。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谦虚有礼的西州读书人,竟然是这二十余人当中水性最好的。

此时洞中气温已近冰点,好些人被冻得神识缓慢、嘴唇乌青。要是还找不到出口,大家能不能撑到卯时都是个问题。

时间不等人。元白立刻让在场的人把腰带卸下,系成一条长绳,一头绑在吴有道腰上,一头自己牢牢拽住,又将怀中夜明珠拿出来交于他。

“切记,遇到危险就拉动腰带,我会拖你回来。”

“好。”

“吴郎君小心啊。”

“吴郎君千万小心,一定记得拉绳。。。”

在一圈关怀和期盼的眼神中,吴有道深吸一口气下潜,不一会儿便消失在碧水中。

众人在旁不由自主屏住呼吸,仿佛下水的是自己。

元白示意大家就地而坐,保存体力,自己则坐在水边,牢牢盯死水中腰带。

洞中本就寒冷无比,此处又是暗河边,元白哈着白气,不一会儿手背上就冻出紫乌。

李隆基不动声色在元白身旁坐下,手臂贴着他。衣袍传来的温度让元白嘴角闪过一瞬的弧度。

“要是他找到了出路,不会弃大家而逃?”李隆基低声问。

“可能性不大。第一,大家无冤无仇,没道理见死不救。第二。。。”元白看向李隆基怀中,“霜羽青兰还在你身上。”

“。。。”

“他一个读书人,散尽家财顶风入天光墟买这霜羽青兰,可见这药草对他也很重要。他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就放弃。”

李隆基想了想,对元白的一番分析表示赞同。

“李三郎。”沉寂片刻,元白突然发问,“若是霜羽青兰毁在洞窟里,岂不是。。。”

“郎中!”李隆基厉声打断他的话,“陛下是皇帝,也是我的祖母,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把霜羽青兰找回去救她。”

元白在阴暗中叹了口气:“当我没说。”

奇遇天光墟(七)

一段漫长的等待后,水里终于有了动静。

涟漪从石缝中荡开,随后咕噜冒了水花。吴有道长嘘一口气从水中钻出,抹了面上的水渍,呼着白气上岸来。

众人即刻围过来。

“如何?”元白问。

“河水夹着一股奇怪的腥味,我有些怕,浮了一段水见着石岸便出了水。上岸后是一条平坦通道,再往前一里路,就到了尽头。尽头是处断崖,太深看不清,不过有一宽广大树依附而上。夜明珠所照之地仅一丈开外,再远就不可视目,我便折返来寻求大家的意见。”

“洞中石壁夹红,河水腥味可能来自赭石浸出的铁水。至于大树么,这洞里怎么会有大树,这倒是稀奇。”元白正思忖着,身后突然有人惊呼:“史六晕倒了!”

看来有人比元白更耐不住这寒气。

元白从布包里掏出半粒归元丸,掐碎了覆在其嘴唇上。那史六重重吸了几口气,又缓过来了。

时间刻不容缓,元白转身向吴有道问道:“吴兄,寒潭底下可深?”

吴有道回:“约莫一两丈深。水面距离洞顶尚有一尺空隙,可随时探出头呼吸。”

元白道:“那便请吴兄再下一趟水,将腰带一头系于岸边大石上。“随后转身向众人道,”现下洞中二十六人,会点水的,抓着腰带往前浮水,不会水的,待我和东家、吴兄一一将你们带过去。”

李隆基瞥了一眼元白的手,道:“你也有伤,不如让我来。”

“无妨。这点困难还难不到我。”他回李隆基一个淡淡的微笑,彷佛有十二分把握在手。

大概从州府牢狱见他开始,李隆基就觉得这个人彷佛天生带着一股让人信任的感觉。

“好。”他亦十分沉稳地回元白。

寒潭虽冰凉刺骨,好在此段水路不长,又可探出头呼气,游了不一会便可上岸。众人借着夜明珠的光亮摸索往前,没多久便发现左右石壁上排列着两排快要腐烂的烧火棍。

“这是什么?火把吗?”

“我来,我有火折子。”

说话的是刚才被元白救醒的史六,他一边说一边从革袋里掏出一管火折:“这是我花了五十钱从凉州老工匠那里购得的,银筒盖抹了云石胶,防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