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雪歌大唐(44)

作者:摇摆团扇 阅读记录

“有这玩意儿不早点拿出来。”

“嘿嘿。。。洞里危险,省着点用嘛。”

史六将火把一一点燃后,洞中景象骤显。

只见石壁两旁散落许多早已腐烂的木枋,石壁上还留有一些方形榫卯口,可见这里原先应是有门柱或者斗拱飞檐之类的木构物。

“快看这里,壁上有字!”一人突然惊呼。

众人拾了火把靠近,果见石壁上刻有几行字。这些字迹大部分已经被抠烂或者被石壁渗出的水消磨掉,但安慰的是,末端落款几乎可辨。

落款写的是:业十二年。

“业十二年。。。大业十二年?”吴有道脱口而出。

“前隋的人建的?”

“这么长时间了。”

“也不知是什么人刻的。”

元白道:“不管是不是前隋的人建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前隋动荡之际,有人曾来此避难。既然有人到过此处,那前方必定有出路!”

众人恍然大悟,忍不住惊呼起来。

“既然这样,快快去前面看看!”

大家纷纷加快脚步朝前小跑,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吴有道口中所述的断崖前。

火把的光亮探不到崖底,但能见到一棵粗壮的古树攀岩而上。这颗古树分枝繁多,部分树枝已经插入石缝,像一张巨大的网牢牢嵌在了崖壁上。树皮外表发黑,轻轻触碰便如石渣般掉落,露出内里黑褐色的树芯。半数枝干被不知名的黑色粘稠物包裹着,姿态狰狞,散发着奇怪的味道。

“这什么玩意儿?怎么黏黏糊糊的。”其中一个人伸出手指挑了一些凑到鼻子跟前闻,“而且还臭烘烘的,晕脑子。”

“不要沾染!”吴有道大喊。

“啊!”这人听见吴有道的阻止,赶忙在石壁上擦手。这一路过来,他们已经对吴有道产生了坚定的信任。

“火把拿开些。”吴有道肃色道,“这是石脂,点火会燃,经常出现在石缝、溪流里。”

“石脂。。。是什么?”

“在下才疏,只是在古书杂记里翻阅到,并不知其来源,只知道易燃。”

“还是读书人见多识广。”

元白走到悬崖边探了探,随后将手里的夜明珠扔下。夜明珠到底摔烂,炸开荧光,把悬崖照了个五六分光亮。

他朝众人喊道:“枯木石脂易燃,大家先灭火,顺着古树爬下去后再点火把。”

“你手上有伤,又泡了水,等下跟紧我。”元白转头嘱咐李隆基。

“我没事,手上敷了药血已经止住了。”彼时他左手仍失了大半力,只能靠右手攀住崖壁。下行途中,元白故意放慢脚步,一直护在他左边两尺处。

“石脂是什么?你见过吗?”李隆基一边避开黑色油脂,一边默默微屏呼吸。

“它的来源没人知道。曾经有农户在甘泉河畔发现过这黑油,拿回去做灯油,但因火势太旺不知如何控制,后就渐渐弃用了。我去年在这附近收药,见过此物。”元白答道。

“嗯。”李隆基费力抠下一块树渣,正欲仔细观察,忽见洞底渐渐升起了光亮。

光线散落在古树上,把古树的姿态照得更加的巨大、骇人。李隆基分心看树,脚下打滑一个踉跄差点摔下去。

“小心!”元白一把捞住李隆基的腰带。

“我没事。”李隆基淡定答道,一只脚踩到大石块上。

终于到底了。

先到底的人们点燃了石壁上火把,待看清洞中情况,陆续惊呼起来!

二人立马朝后方看去,只见巨大的洞腔两边高耸着十几尊塑像,有菩萨像、天王像、罗汉像,高约一至三丈,最大的菩萨像比兴龙寺的释迦摩尼像还要大!

有人大声呼喊:“菩萨显灵指路了!”

有人磕头如捣蒜:“菩萨保佑!”

这些巨大的塑像颜色呈现出灰白色,尚未着彩,但姿态十分优美,表情栩栩如生。

人在洞中仰望,犹如蝼蚁。

众人又哭又笑跪拜,李隆基和元白淡定站在一旁看。

这时李隆基注意到前方黑暗里似有异样,他侧身靠近元白:“小心点,前面暗处好像有动静!”

元白侧耳倾听,在一众嘈杂的念经声中,夹杂着一些没听过的声音。

嘶——嘶——似蝉鸣,又似蛇信。

李隆基示意大家安静些,随后听见黑暗里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啊!”

一声尖叫划破穹顶!惹得在场的人本能四散。

只见一巨大的石龙子从黑暗里窜出,将一个胡商的小腿咬住,拖入暗处!

这石龙子也不知在这洞中生存了多久,身体尾巴加起来竟是比两个成年男子还要长!

李隆基足点大石,几个箭步追入,抽出短刀就向石龙子的额头刺去!那石龙子受到惊吓,立刻放开了胡商。

虽然石龙子额头中了一刀,但它皮甲坚硬无比,李隆基的短刀只刺入半分便卡在了里面。

“刚、刚才那个大物是石龙子?!”众人纷纷揉眼睛,不可置信往暗处看去。

“天爷啊,这么大的石龙子,莫不是成精了?!”

“没想到躲过了天光墟的机关暗器,却躲不过成精的怪物。难不成真要死在这里?”

李隆基在暗影里跟石龙子纠缠,几经周折才从这头畜生头上拔出短刀。他发现此物长期幽居于黑暗中,眼球已经发白,貌似视力不佳,洞腔中一旦有呼喊声便会转头去看。

“三郎!你怎么样了?!”元白正准备进入暗影中,就见李隆基飞奔出来,拉着他就跑。

“所有人!爬到佛像上去,噤声!”李隆基沉声呼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