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103)
钟逾再三跟对方确认, 对方冷静一些后还是好好考察了她一下——什么改良排水系统怎么操作?如何减少急弯?如何减少坡度?用沙砾平整路面怎么操作?
这些钟逾当然多年前就研究清楚了,一一回答后,对方立马就表示她都不用培训,可以直接上岗,因为来应征的人中有一部分甚至不如她有经验,还在接受速成培训。
第三日, 钟逾就被火急火燎地送上了去工地的路。
西南地势条件比长溪省更加复杂, 这一块区域集齐了高原、峡谷、江河、湖泊。
一路走得是十分颠簸。
钟逾先前没法做功课, 就只能在路上做功课, 她一边看西南的地势图,一边将总设计师规划出的路线对应图上,她发现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路段在高山峻岭中,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
等她到了工地, 毫不意外地发现, 自己的施工地点在一处名叫黑水山的险峻山脊。
在这里等待她的没有一件现代化机械设备,甚至连当地的详细地质条件都没勘测清楚, 除了一些政府分配给他的助手还有一男一女、两个看起来像是知识分子的人。
钟逾望着这两个细皮嫩肉的家伙,沉默了半晌:“你们俩也是我助手?”
助手不光要帮钟逾的忙, 等真正开工, 还要组织群众、督工,别怪她以貌取人, 这俩人完全不像能办事的人。
一男一女看着斯斯文文的,皮肤白里透红、毫无领导力,和其他助手完全不是一个次元的画风。
二人分别开始自我介绍。
女的说:“我叫肖雯,之前学的数学,刚刚跟学校搬到西南,看见应征筑路就想来帮点忙。”
男的则说:“我叫王子书,以前在外留学学生物的。”
钟逾领悟了,这俩人不仅看起来细皮嫩肉帮不上忙,学的东西更帮不上忙……
准确说起来,两人都是应征备用技术人员来的……所谓备用就是暂时无技术,但是有能力快速学习的人员。
原因是技术人员缺乏,官方想了个办法——让每个能上岗的工程师带上这些能快速学习的人,在实践中培训他们,火速将其带入门,等人才培训出来,就安排他们极速上岗去需要他们的地方……特殊时期,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就是说,你们是来跟我学习的?”
两人不约而同点头:“对!”
“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还得看你们能不能吃苦了。”钟逾十分真心地担忧道。
俩年轻人还不服:“先生,您别小瞧我们!”
钟逾也不言语。
她抵达以后一点时间都没浪费,立即开始勘测当地的地质。
在勘测地质期间,肖雯和王子书全程跟随。
到了工作之余,她也会跟这两个家伙讲讲地理和工科知识,以便他们早日出师。
但是不出钟逾所料,这两个家伙果然很快就有些撑不下去,虽然他们嘴上不说。
原因之一是——钟逾为了早日开工,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四处奔波勘测负责区域的地质,几乎日日从白天走到晚上。
她不止走路,还骑马,毕竟这样的山路目前根本进不了车。
肖雯和王子书想跟上她,又是骑马又是走路的,几天下来不仅脚疼还屁股疼。
在外奔波吃得也不如学校好,几天下来,肖雯和王子书肉眼可见地消瘦了下去,眼底黑黑的。
某个夜里,钟逾带着肖雯和王子书去附近的村民家里借宿。
半夜,她口渴醒来,就想出去找点水喝,出了自己的房门,就看见院子对面两个房间的灯还亮着。
钟逾记得那两个房间是肖雯和王子书的房间。
她好奇地走过去,先是敲了敲肖雯的房门。
里面传来女孩的声音:“谁呀?”
钟逾答道:“是我。”
“楚先生?”肖雯有些意外,很快就过来把门打开,“楚先生,您有事?”
“半夜了,你怎么还没睡?明天早上还要起来赶路呢。”钟逾瞥了眼室内,就见屋里有张小桌子,桌子上点了个蜡烛,还放了个笔记本与一支笔。
“呃……”肖雯挠了挠头,“您白天讲的一些东西我试着写下来,免得以后忘了。”
“要是忘了可以再来问我。”
“不好走麻烦您吧……”
“没关系,我也想你们能早点出师。”
“那下次一定……您要不先回去睡吧?”肖雯态度十t分客气,看起来似乎不太想耽误钟逾。
“你也早点睡。”
钟逾离开肖雯房间后,转头要去敲了王子书的门,果然不出她所料,王子书跟肖雯一样,也是在熬夜学习。
她劝王子书去睡,这人倒是满口答应。
但是等钟逾离开回到自己房间,再从窗子处往外看,发现那两扇窗依然透露出微光。
后面的日子,钟逾偶尔夜里起来,也常常看见那两个家伙挑灯夜战,勤奋地不得了。
钟逾看见他们就想起自己初到长溪、随着队伍奔波各种水土不服的日子,她也想将进度放慢一些,可是战争等不了。
或许肖雯和王子书也明白时间不等人、敌国进攻不等人,才这样拼命学习。
终于,在春季的尾声,她的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可以开工了。
而正式开工的那天,工地就迎来了成千上万的劳工。
劳工们手里拿着最简陋不过的工具——锄头、铲子、簸箕。
钟逾知道会有不少劳工的到来,却没想到竟然会来这么多。
这些人来自不同民族,就住在周边的村庄或县城,他们是妇女、儿童、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