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102)

作者:雪山低头 阅读记录

迁厂也有政府的助力,她选了新的厂址,开始了建厂工作。

之前投靠她的光头跟煤炭两兄弟果然没食言,从沪城跟到了西南,然而经历了长途跋涉,这俩兄弟看着都消瘦了许多。

钟逾最近在对工厂进行改革。

按照工厂原来的规矩,工人们一天要工作十个小时,减去中午的休息那也有九个多小时,还不算时常加班、不给加班费,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工厂的最大利益化。

以上工作时间,出自楚铭的安排,而楚铭在沪城的一众商人中,却已经算是“心慈手软”的老板,比他黑心的商人一大把,什么十二小时工作制、十四小时工作制,一个塞一个的离谱。

钟逾大手一挥,直接把工厂的工作时间消减到八个小时,而且跟众工人重新商讨了工资。

楚铭是优秀的商人,钟逾却不是,她对金钱可以说是没什么追求,工厂在她手里,她只希望工厂的生产能帮到战争中的华国、能让工厂这些人在战争中继续生活下去。

她将工厂的盈利重新分配,除去购买生产资料的钱,剩下的钱就按劳分给工人,留给自己的微乎其微。

另外,她在工厂也定下规矩,管理者与工人之间是平等的,所有人应当互相尊重,所以不许管理者鞭打工人,违者扣钱,屡犯就开除。

战争时期的生产工作本身就极度不稳t定,所以,她表示,除了犯原则问题她不会开除谁,但工厂也不一定时刻有工作,有工作时希望大家一起上工,没工作了就只能给大家放假了。

如此尝试了一段时间,工厂居然运行地还不错。

几个工厂的名字纷纷从“某某工厂”换成了“工人合作社”,以示平等,算是众多安扎于西南众工厂中的一个奇葩。

等工厂的生产作业回归正途,钟逾发现,自己在工厂里完全是个多余的存在,除了找关系弄点生产材料,就只能在工厂里瞎转悠。

她转地自己都嫌弃自己了。

钟逾便把事情交给可靠的人去做,自己又去找了国立沪城大学的校长。

她想做另一件事——修防空洞。

西南目前还好,但过段日子,说不定倭军的飞机就能过来。

或许已经有防空洞的工程在修建,她也想参与。

同时,还想去国立沪城大学拐些专业的人一同参与。

然而,真到了学校,校长一番话直接改掉了钟逾的计划。

之前是校长想要钟逾来学校开水利工程专业,但是这次钟逾来了,校长直接问了她一句:“小楚啊,你会修路吗?”

钟逾两眼写满了疑惑。

校长叹气:“哎……算了,是我强人所难了。”

她最怕这种说话说一半的:“你说清楚!”

“沪城沦陷后,沿海几十个港口城市被倭军进攻,现在国际援助的战争物资运不进来……上面决定修一条路,从邻国柑蒲修到西南。”校长说到这里摇摇头,“不,准确的说,去年十一月就开始修了,现在还在修,但政府同样还在招工程师。”

这条正在修的公路早已被总工程师将路线设计出来,之后是多段式施工,这样做是为了缩短工期。

西南地形极其复杂,曾有外国工程师断言这条路至少得修五年。

华国哪儿能等五年?

今时今刻,就有十几万劳工与工程师在那条路上挥洒汗水。

以后的劳工和工程师只会更多,而每多一个工程师参与,修路的速度就快一点。

学校里有相关的工科专业,人不算多,几个教授和学生全都跑去修那条路了。

现在校长看见钟逾,知道她也是个工程师,一时没忍住就说了出来。

接着他转念一想,钟逾是个修水利的,她哪儿懂修路啊?

再说,学校里工科老师都跑得差不多没了,工科要撑不下去了……若是能留下钟逾也好。

谁料钟逾说:“我会修路。”

校长眨眨眼,瞪着她,不说话。

钟逾在心里权衡一番,下了决心:“我会修路!”

“你不是修水利的?”校长是个搞文学的,但他不至于认为这些工程专业都相通。

钟逾只好跟他解释:“十几年前,我还在学校教书和学习,那时候学校也没有水利工程这个专业,我想去学些工程相关的知识,就只能去听工科的课程,图书馆里但凡跟工程沾边的书我研究过不少。后来在长溪,队伍里也有个专门负责道路的工程师,因为我学的比较杂,所以那时候给他做过助手,可能我做的还行,他把鲁惠渠周边的一些道路规划以后,施工时交给我处理了,要是只是这种程度的修路,我可以应付。”

校长再次问:“你确定?”

“确定!”

“你今天找我本来是什么事?”校长疑惑。

“我没别的事,就在周围转转。”钟逾对自己一开始的想法就懒得提了。

“算了。”校长摆手,“你去找招人处报道吧,位置就在……”

当日下午,钟逾按照校长给的地址就去了当地政府,以工程师的身份上报了自己信息。

这届政府效率不高,可是就在钟逾报上身份信息的第二天,就有车子来接她。

可见如今的战况是多么紧急。

起啥名啊

应征入筑路队、拿到整条公路的路线图, 全程下来不过两天的时间。

其间她跟应征处的人简单聊了聊,说了下自己大致能做的事。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钟逾觉得自己不算专业的道路工程师, 本来还有些忐忑, 谁知道对方一听说她确实修过路,轻易就答应了。

上一篇: 怪夏天 下一篇: 慢冷[先婚后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