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171)
听说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事在这个时空很常见吧?
钟逾现在也不知自己的命运会如何,可是无论如何,只要她活着,就绝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江老爷与吴管家聊了许久,后面,两人聊完了婚礼,转而继续谈赋税,其中江老爷重点提到了收购田地,大概意思是今年冬天预备再买城外千亩良田,需要吴府的县令大人“帮忙”。
以上内容钟逾听得津津有味,她甚至在屏风后面不愿离开,因为这些消息很利于她分析当下。
听江老爷讲了半天,她第一个得出的信息是——平川县县令吴明府,可以确定不是个好东西!
许久过后,吴管家终于走了。
江老爷说了半天,现在是口干舌燥,他端起茶碗喝了口茶。
钟逾原本也是打算离去的,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门口冲进来衣衫简陋的一男一女。
只听“扑通”一声,那一男一女跪在江老爷面前,男的说:“江老爷,您发发善心吧,我们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这十几亩田地生活!我再为您田庄耕种一年还债,您千万别收走我们的地!”
女的也说:“江老爷,我和二牛一块儿还债!”
钟逾不由顿住脚步,继续偷听。
江老爷却无钟逾这般深究的心思,当场脸色就垮下来,对大门呼喊:“旺财,谁让你把这两人放进来的?”
门口急匆匆跑来一个穿家丁服的男人,他擦着汗说:“老爷,刚才吴管家离开,这两个家伙趁着门开的空挡直往里冲,乡下人一股蛮劲儿,小的几个没拦住冲撞您了,我马上带人把他们拉出去!”
那一男一女连忙抱住厅堂的柱子,齐声说:“江老爷不答应我们就不走!”
江老爷很不高兴:“杀人偿命、欠债还粮,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们两个不要脸的东西还想赖着不还?”
男人苦着脸:“江老爷,不是我们不还,可是您也知道,今年夏天的时候,县里遭了水灾,好些田都被淹了,我家的田一半都被淹了!原本到了秋收就能还上您最后的粮,可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今年的冬天呢……”
江老爷震怒:“这么说,你要把水灾的错也算到我的头上?哼!明年还也行,到时候就要还十六石米。”
这对男女大惊:“可是我们一开始明明只借了八石米……”
江老爷冷笑:“天下借东西哪儿有不收利息的?一开始不就说好了?还不了就拿你家的田来抵!”
四海无闲田②
那对夫妻还想解释什么, 可是江府的家丁已经冲进来。
江老爷大手一挥:“把这两个晦气的东西扔出去!”
话音一落,家丁们蜂拥而上,将那对夫妻从柱子上扯下, 粗暴地往外拖去。
“江老爷, 求你再宽限一年吧……”
透过屏风,钟逾已经看不见那两个人的影子, 可是依然能听到那两人在外面喊叫的声音。
无论那两人嚎地多惨,江老爷都无动于衷,他只觉得心烦,原本今天跟县令府上来的吴管家商量了亲事,又计划明年多购置家资,本是两件美事, 全被这两个乡下人给破坏了。
这些个乡下人居然想欠粮不还?江老爷倒不缺那十六石粮食 , 但敢拖欠他的人在世上还没出生呢!
今年县里也不止他们一家受灾, 更不止他们一家借粮, 今天给他们宽限了,明天那些借过粮的农民岂不是全要来求他宽限?
想到这里,江老爷眼珠子转了转,心里大概估算了一下今年借出的粮食, 怎么也得有上百石吧?
最近两年天灾不少, 去年春夏少雨,农民们收成都不好, 于是今年有不少农民来找他借粮食,好些农民想着用今年的粮食来还去年的债, 谁知今年雨水大, 隔壁汜水改了道,导致平川县部分地区遭了水灾, 江老爷感觉他们能还上一半都够呛。
不过江老爷不指望他们还,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收他们的田最为划算。
若是收成正常的时候,一亩良田怎么也得值个几十石粮食,或者用银钱买也行,而农民欠粮还不上时就不一样了,一亩田压价到几石,唯一的要求是用粮食换。
这借出去的是上百石米,收回来是几十亩田,天上没有更划算的买卖。
这收债的田还只是开胃菜,等冬天到了,城外那些农民的余粮吃完后,他们熬不下去时,就轮到江老爷出面了,到时候,他可以用低价收购大片田地。
某种程度上来说,江老爷还要“感谢”近两年的天灾。
想到这,江老爷对旺财招了招手:“旺财啊,你去把李管家找来,顺便叫他把粮仓的账本拿来。”
他要好好算算,之前到底借了多少粮食出去?以及到了冬天能调动多少粮食?
旺财点头哈腰道:“好的老爷,您稍等!”
说完,旺财就往钟逾所在的屏风这边走。
旺财到屏风的路程只有几步远,钟逾是怎么都没想到江老爷会突然叫他过来,立即往后退去。
可已经来不及了,旺财走路很快,没几秒就绕过来看到了往后退的钟逾。
“九姑娘?”旺财在前厅帮江老爷办事,鲜少见到后院的小姐,表情有些吃惊。
钟逾看着对方,一时也不知道要不要打声招呼。
另一边,江老爷听到动静,朝屏风位置望了一眼,发现旺财露出半边衣袖站定不动了,质问他:“旺财,还不赶紧去叫人?”
钟逾做了个噤声手势,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是古代是否通用?
大约是不通用,这旺财见她比划,立马接了一句:“老爷,是九姑娘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