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190)

作者: 雪山低头 阅读记录

钟逾大致将冯二哥的事情讲述了一下,接着又讲了一下这两年平川县的灾情。

江恒烟大约能理解了。

按照江恒烟从小耳濡目染学到的东西——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她并不懂得什么叫“剥削”,这里不讲述这种概念,可是,她还是有些同情,觉得这些庄稼人可怜。

走了没一会儿,两人上了山。

江恒烟的目光专注地盯着沿途的植物,时不时蹲下采药,有时候费劲许久只能采一棵草药,有时候又能薅一大片。

治伤所需的药材并非名贵药材,总之,路程走了一半,药材就齐了。

回到寺庙,江恒烟去观音殿接着祈福了一会儿,钟逾则是去厨房还了柴刀回房间。

等江恒烟祈福完毕,晚饭也不吃,第一时间跑去敲钟逾的门,邀请钟逾一块儿去炒制。

可钟逾哪会炒制?她只能去看江恒烟的热闹。

两人找厨房的小和尚借了个锅,钟逾负责烧火,而江恒烟负责炒。

不等两人下手,厨房的小和尚有些不忍直视,到底还是开口问她们:“两位姑娘可是要炒制药材?”

钟逾和江恒烟一齐点头。

小和尚说:“姑娘,我见过师叔炒制药材,都是用小炉子小锅,你们用灶台和大铁锅真的可以吗?”

两人又齐齐摇头,一个比一个迷茫:“不知道,我们第一次做这种事情。”

江恒烟想了想,问:“那厨房有小炉子小锅吗?可否借用?”

小和尚说:“只有我师叔才有,因为我师叔懂医术,平日庙里的和尚生病,都是师叔给看病。”

“你师叔在哪?可否引荐?”

小和尚有些热心,当下表示可以帮忙跟他师叔说一声,转身就跑了。

没一会儿,小和尚提着个炉子和小锅回来,身后还跟着个白眉老和尚。

“阿弥陀佛!”老和尚对钟逾和江恒烟行了一礼,“可是两位姑娘要炒制药材。”

江恒烟:“不错!”

“厨房的锅可不行,我让印光把小锅搬来,借与姑娘吧?”

印光便是小和尚的名字。

“多谢大师!”江恒烟很是高兴。

小和尚已经将炉子与锅摆在了江恒烟、钟逾面前。

钟逾不会做饭,但她会烧火,当即手脚麻利地将炉子点燃。

江恒烟拿出药材,扔进锅里,动作生疏地扒拉着。

老和尚摇了摇头:“姑娘从来没炒制过药材吧?”

江恒烟心虚不已:“可否请大师指教?”

这老和尚也不藏私,当场就演示了一遍炒制药材。

江恒烟视线一直盯着老和尚的手,看完了全程。

等老和尚炒完了第一批药材,江恒烟说:“让我试试吧!”

江恒烟上手,学着老和尚的模样炒制药材,做的不错,就算有错误,老和尚也会给她指出来。

没一会儿,药材炒制完成。

江恒烟将药材分成了好几份,全部交给钟逾:“九妹妹,你把这些交给冯三婶吧,一共十副药,五碗水煎成三碗,分两天喝,连着喝上大半个月,老人家的病就该好的差不多了。”

钟逾应下:“好,我明天送去。”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又在厨房吃了晚饭才回去。

钟逾要进寮房时,江恒烟忽然叫住她:“九妹妹!”

钟逾回头看她:“还有事吗?”

江恒烟摇摇头,笑眯眯地说:“没有!就是觉得今天很高兴,谢谢你!”

她回去江府后要绣嫁衣,等嫁衣绣完……便是要出嫁了。

今天一天的经历对江恒烟来说堪称“奇幻”,也许这辈子只能过一天这样的日子……

但是,她真的很开心!

第二天,江恒烟照常去了观音殿祈福,而钟逾背完书后照旧下山。

下山时,钟逾将沿途陷阱里的猎物——即一只野兔、三只野鸡收了。

下山后,钟逾将药材送给冯三婶,顺便转述了江恒烟的交代。

冯三婶热泪盈眶道:“多谢九姑娘!多谢七姑娘!我一定遵照七姑娘的意思煎药!”

钟逾说了句祝福的话:“但愿老人家早日康复。”

冯三婶留客道:“姑娘可要进来坐坐,喝口茶?”

钟逾提起野鸡兔子:“我不渴,但我饿,可否借厨房一用?”

“姑娘尽管交给我!”冯三婶自告奋勇,她太想能帮上钟逾的忙。

新的一天,依旧是吃饱喝足的一天!

江恒烟出嫁1

江恒烟祈福期间, 是钟逾来到这个世界后最自在的七天。

每天早上起床吃完早饭开始背书,背完书借马下山,途中去看看前一天设下的陷阱, 这座山上的野物特别多, 运气好能收t五六个猎物,运气不好都能收两三个。

收完猎物, 一路闲逛到小丘村,时间差不多是中午,她将猎物交给冯三婶,冯三婶做成食物。

很多时候钟逾一个人吃不完那些东西,她便分给别人。

因为每天都来,钟逾发现张猎户也经常到冯三婶这边来。

冯三婶和张猎户两人原是血缘姐弟, 听说早年张家穷, 冯三婶嫁出去的时候张猎户还是个孩子, 那时候没有天灾, 冯家有土地,自己的日子过得不错,也时常帮衬张家,张猎户得以平安长大, 因此, 现在冯三婶遇到难处,张猎户同样想着帮衬她。

钟逾还听说张猎户十几岁的时候就出去做事, 走南闯北那些年甚至当过镖师,颇有些拳脚功夫, 现在都是村里最厉害的人物, 只是比起在外漂泊,张猎户更喜欢安稳的日子, 后来便回了小丘村做猎户,还在村里说了个铁匠的女儿做媳妇。

上一篇: 怪夏天 下一篇: 慢冷[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