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241)
沈离眯起眼睛,最后看了一眼他离去的方向,抬脚跨过驿站的门槛。
她背后的邵青愤懑道:“大人,那吴县令就是个酒囊饭袋,刚刚在城门口还不如一刀将他斩了,我们直接接手平川县!”
“不急,这才到平川县,他活着没用,我总得让他死出价值……”沈离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姓吴的最开始写信到丰州不是为了莲花乡,而是为了匪患,方才问起他这事,他含糊其辞的,邵青,你带几个人去帮我打探一下情况。”
“是!”邵青应下。
他的效率很高,沈离命令刚下,当场就带上几人出去打探情报了。
当沈离在驿站的饭堂坐下时,邵青便已经粗略的搜集完情报带人返回。
邵青回到驿站,就被驿站小厮领进了饭堂,他第一眼就看见坐在主桌上的沈离。
桌上的菜肴相当丰盛,一张大圆桌几乎铺满了菜,盘盘都是山珍海味,可见吴明府特地交代过驿站好好招待他们。
沈离见到这一桌菜,脸色实在称不上好。
都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丰州到平川县,他们见过太多真正的“冻死骨”。
沈离一抬头,见到邵青等人,对他们招了招手:“过来!”
邵青走过去行礼道:“大人!”
沈离道:“把所有人都叫来,这些饭菜分了吧。”
邵青下意识拒绝:“这于礼不合……”
沈离:“是命令。”
邵青哑口无言,没再反驳,他跟从沈离也就这几年的时间,已经逐渐对这位大人有了些了解,虽然她身居高位,却又和其他贵族不同。
她不怎么在乎规矩和礼仪,就像此时她说要把这桌菜分给所有人。
若是朝京的权贵,绝对做不出这种事,除非他们亲口赏赐,不然他们不吃的菜就是倒掉也不会给旁人。
据邵青了解,沈离并非京都长大,而是从南晋的失地回来的……
因为连日的奔波,此时的沈离面容有些疲倦,不知她又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邵青,你挨过饿吗?”
邵青迷茫地摇摇头,他虽不是什么高官,但也是官宦世家出身,从未缺衣少食,怎么会知道挨饿的滋味?
驿站小厮心里打鼓,他是得了上面人吩咐要好好招待这个姑娘,听说这是比吴明府还大的官!
“大人,这些菜式可还合您的心意?要不我让厨房重做!”小厮小心翼翼开口问道。
沈离摇头:“不用重做,就这些,送十五副碗筷来,分给我的人。”
她都这般说了,小厮自然不再劝,老老实实去厨房拿来十五副碗筷。
十几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围着一桌,举着筷子迟迟不肯动筷。
沈离知道他们计较规矩,懒得说什t么,自顾自地端起碗吃饭。
她吃得不多,半碗米饭、半碗汤、几块肉、几口青菜,便放下碗筷,起身走了。
等沈离一走,一桌人松了口气。
“大哥,我们可以吃了?”一个脸上有疤的男子眼巴巴地望着邵青。
邵青点头:“吃吧!”
一番风卷残云,满桌的饭菜被一桌壮年男子吃得一干二净。
等邵青酒足饭饱,缓慢踱步到外面,刚到门口,就看见院子里站在鱼池边负手而立的沈离。
邵青站姿都立马规矩许多,恭敬上前打招呼:“大人!”
她定是有事交代才在这里等着。
果然,沈离问:“邵青,刚才让你们打听的事情打听得怎么样了?”
邵青一下就反应过来,她问的是匪患情报,于是道:“属下在城内能探听到的消息有限,但根据城内百姓的说法是,周边确实闹过严重的匪患,就在城外蛟龙山,听说那山上有几百号山寇,下山抢了十几个村庄,杀了许多人,那段日子,每天都有村民到县衙门口击鼓鸣冤,可惜吴县令是一次不曾理会,还常常让衙役驱赶告状的百姓。”
沈离蹙眉:“现在呢?”
她下意识觉得不会有好事,外面本就乱了,这种情况下匪寇只会闹得更凶。
说到这里,邵青有些犹疑:“最近……已经没人敲登闻鼓了,说是城外的百姓自己解决了山寇。”
沈离有些错愕:“他们自己解决?”
“平川县的茶楼里是这样传的,因为城外村民偶尔会进城赶集,若是有大事发生,消息一交流,城内也能知道。”
“怎么解决的?”
“据说是他们自己打退的……”邵青脸色复杂道。
“看来,周边的村民也不简单,还要派人去城外跑一趟才行。”沈离立即做出决定。
邵青抬头看天:“今日天色已晚……”
沈离白他一眼:“我当然是说明天去。”
邵青松了口气——今晚可以好好休息。
“大人,您真要帮那吴县令征粮安抚乱民吗?”邵青心里有些担忧,“这还没过年,后面开春到收谷子的季节还早呢,平川县就是个无底洞,朝廷……”
沈离笑了笑:“我明白,指望不了朝堂的废物。”
“那要不要通知丰州整军过来镇压叛乱?”邵青又给出一条建议。
沈离依旧是否认:“不急,邵青,早点歇息吧,明天有很多事要吩咐你。”
说完,沈离头也不回地走了。
邵青看她离去的方向,大约是回了房间。
先前一起吃饭的兄弟趁机跑来问邵青:“大哥,大人到底怎么打算的?”
邵青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
“我们这主子年纪轻轻的,又是个姑娘,就是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平川县乱糟糟的,你说她不好好待在朝京,跑这儿来干啥?她要不和上面那位提起,这破差事怎么也轮不到她来吧?能从丰州平安抵达平川县真是运气好,要是运气不好,我们十几个真能保护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