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313)
“好,你抽空进城一趟,来衙门找我,你我重签生契,拟定工钱。现在,你先给我讲讲,近处可有空闲田地?”钟逾要先给白景划一块田地出来。
池雨铭往门前一指:“前县令大人为了保持宅子周围清静,所以门口一亩田是荒置了。”
钟逾顺着他指的方向往前看,门前有一块空地与来时道路想接,而隔着黄土道路,是一块长着不少杂草的土地。
她回头看白景。
白景点头:“这里不错。”
白景没意见,钟逾就同意。
“这田里还什么都没种……不如我请个佃户来种地?”
要是请个长随还要付工钱,但是找个佃户种地就不用了,她可以对种出来的粮食分文不取,那些交t五成地租的佃户恐怕巴不得来种。
白景摇头:“不!我自己种!”
钟逾眼睛都张大了些:“你种?”
这白景怎么看都不像下过地的!
钟逾并不怀疑任何正常人类的学习能力,但人总需要一个学习时间,只怕白景学会种地黄花菜都凉了。
白景解释道:“我找人种,这处田地的用途由我自己决定。”
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计划,包括田间如何规划。
如果让佃农来种,佃农自然想以更稳健的方法料理田地、让土地正常产出。
可白景想做的却是一种未曾有过的尝试,土地到底能产出多少粮食谁也不知道。
这便与佃户产生矛盾,影响他研究沤肥!
钟逾见白景似乎胸有成竹,便不再多言:“好,你自己决定,找人需要多少银钱,我……”
白景拒绝并打断钟逾:“我不缺钱,也不缺人。”
“……”
确实是钟逾让白景来研究“沤肥”的,但他觉得这是钟逾给了他一个“启发”,通过肥力将贫瘠的安士县土地产出提高?想想都觉得手痒难耐!
钟逾还给了他场地,他是自愿来的!
这种凭着兴趣做事、自带经费的人物,钟逾只觉得……善,大善!
“启明兄,此地的宅子就交给你了,你随意居住!”钟逾掏出钥匙交给白景,转头对池雨铭说,“池管事,这位白公子是我贵客,往后他便住在此处办一件大事,关乎我县数万百姓之生计,他有任何吩咐,你都要尽力达成!”
池雨铭连连点头:“县令大人放心,小人知道了。”
之后,钟逾将池雨铭拉到一边,找他了解起田间劳作的全丁。
为钟逾耕种职田之人的都是以“徭役”之名盘剥的普通人,她既然成了县令,如何能继续盘剥百姓?
她来时在田间看见不少草棚,池雨铭告诉她,那些耕种的全丁无论风雨,平时就宿在草棚之中。
“前县令的徭役在我这处不算了,你去通知田间耕种的所有百姓,田地上种出的粮食归他们,他们只要交一成地租就好,明年开始,我的所有田地正常租给附近村庄佃户耕种,地租只需一成就好。”钟逾当场下令。
池雨铭傻傻地看着她,久久不能动弹。
从出生到现在,池雨铭见过五成六成七成,整个安士县被夸做大善人的乡绅老爷最少要收四成。
一成?见都没见过!
池雨铭:“大人,你是认真的?”
钟逾面无表情,无比认真:“不然?”
池雨铭:“大人若是不悔,小人照办!”
“照办。”钟逾没有一丝犹豫,“池管事,你第一次为本官办事,莫让我失望。”
四百五十亩地,还是安士县上等良田,哪怕就算每亩地按本县最少产出一亩算,那就是四百五十石粮食,只取一成就有四十五石粮食。
钟逾一年哪儿能吃这么多?她私雇长随阿依一个、谷雨一个,现在加上一个池雨铭,几个人加起来一年都吃不了四十五石,别提她还有朝廷俸禄。
该交代的已经交代完了,钟逾看天色渐晚,也该早点进城,免得城门关闭。
白景同钟逾一块儿回城,他的意思是回县城先去牙行雇几个能帮他种田的小厮、好些书需要搬,明日再出城。
临走,池雨铭忽然想到什么,指了指大门上方:“大人,这栋宅院从此也算大人的别院了,请大人为此宅赐一块匾额吧!”
原先,那里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秦府”。
“秦”是前县令的姓氏。
钟逾纠结了:“叫什么呢?”
“叫什么都好,只要是县令大人起名,最好大人赐几个字,我择日进城时去找个匠人刻一张牌匾……”池雨铭越想越觉得这是刚需。
钟逾随意想了一个:“可有纸笔?去取来。”
池雨铭火急火燎地跑去拿纸笔,他甚至跑来一块大木板给钟逾垫纸。
毛笔已蘸墨,钟逾提笔在纸上写下龙飞凤舞几个字——齐民农院。
只愿此处真能成为益国利民的开端。
万里云间戍5
池雨铭端详着几大字, 眼里满是欣赏——写的真漂亮啊!这得写多少字才能写成这样?
可惜又没等他奉承一句,钟逾已经乘马车离去。
休沐结束,明天又要上值。
白景和钟逾一块儿回城的, 进城后二人便分开。
他回私宅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先去东市牙行挑随从,再去西市买了一堆书和谷物种子, 之后直接出城去了城外。
到了齐民农院,白景先安排小厮去除草种地。
已经过了种粟和麦的农时,他打算再等一段日子在田地里种黍。
在此之前,白景遍寻附近的山野,好不容易在一处山谷中找到一片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