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52)
两位大师
“我可以进来吗?”苏玉英又发话了。
钟逾不好不答话, 只能同意了:“请进。”
紧接着,门帘被掀开一道口,苏玉英走了进来。
“有事吗?”
“你有其他作品吗?可以给我看看吗?”
钟逾硬着头皮说:“没t有……”
然而苏玉英已经走到墙角。
钟逾这才注意到, 墙角放了一副画, 是原身画的。
刚才收拾房间时这幅画就摆在墙角,后来她也没管, 毕竟没别的地方可以放了。
那是一副风景画,可以看出背景是一片园林。
“这是哪里?”苏玉英好奇地问。
“不……”
系统:【是原主的金陵老家。】
钟逾改口:“是我家。”
“画的真好。”苏玉英眼里有几分欣赏,“感觉有几分温斯特的风格,你的水平应该超过很多新入校的学生了吧?”
钟逾在想——温斯特是谁?
还好系统哔哔没停:【温斯特,这个世界的着名印象派画家,逝世于8583年。】
钟逾这才认真看了一眼画作, 她不是专业的, 看不太懂风格, 不过一眼看过去, 确实还挺好看的?
“学校西门外就是沪城美术馆,要一起去看看吗?”
钟逾没急着答应,而是考虑了一下。
她希望能跟未来一个月的室友搞好关系,但今天已经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 感觉有点累。
“西门离宿舍不远。”苏玉英补充了一句, 她又何尝不是抱着与室友搞好关系的心思?
“行,那就去吧。”
说走就走, 两人这就起身出门。
果然如苏玉英所说,西门离宿舍不远, 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 而美术馆的位置就在西门外百米内。
到了以后,她们各自掏钱买票、进馆。
进馆前, 苏玉英时不时能跟钟逾说几句,但进来以后,苏玉英就沉迷于展览的展品,两人很快就走散。
展览的作品不止是画,还有雕塑,一楼大部分都是雕塑作品,钟逾个外行实在兴趣缺缺,就去了二楼。
而二楼除了展览的长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房间,每个房间都展示着不同当代画师的画作,其中有国画也有西洋画。
钟逾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挨个逛,每次她进一个房间,就能听见系统在耳边介绍——这是某某画家,风格大概是如何如何,最着名的画作是某某,表达了画家怎样的创作心态。
可惜,钟逾对大部分的作品印象止步于“好看”、“画的不错”、“看起来很厉害”。
直到,她来到二楼走廊尽头的房间。
这个房间比其他的房间大了差不多一半,一进门,钟逾就看见正中央的墙上挂着一副巨大的、主色调为黑红的画。
钟逾仔细一看,原来红色的是火焰,黑色的是城市。
她不自觉地朝那副画走去。
越走进,钟逾越是感到心惊。
毫无疑问,这是一副浓墨重彩的西式油画,但他的风格又不像正统的西洋画,至少和刚才看过的其他画比起来……色彩风格连钟逾都能看出明显的差异。
再看画中的内容,不是风花雪月、小资情调,而是一座火焰中燃烧的城市,阴翳的天空下,街道上惊恐的、如蝼蚁一般、挣扎在死亡中的人。
钟逾刚看了那么多画,所以已经知道画西画的画家普遍会在右下角签名。
所以,她往右下角看去,依稀辨认出飘逸的三个字——穆丛云。
钟逾:“系统,这画的是什么?地狱吗……?”
系统用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说:【这不是地狱,这是8598年的安海。】
“安海?”
又是个没听过的名字。
【8598年,邻国入侵,在安海登陆,当时的政府战败弃城,邻国军队在安海屠城抢劫,最后烧了城市。】
【画这幅画的作者是穆丛云,穆丛云出生于安海富商家庭,8598年穆丛云随家人逃出安海,当时她才十几岁,但安海一直是穆丛云的噩梦,在她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穆丛云后来创作了许多有关安海的作品,这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副,叫做《炽风中的安海》,创作与1191年。】
【宿主,您对这幅画很有兴趣吗?】
“有点兴趣。”
不知道怎么描述,钟逾一看到这幅画,好像能感到一股强烈的情绪与力量,即使这幅画的创作时间是十几年前,但作者那时候传达的情绪却跨越了时空。
【您如果有兴趣可以见见穆丛云本人。】
“还能见本人?她在沪城?”
【她就在国立沪城大学美术系出任教授,不错,她是你们西洋画科的教授。】
“那还是算了吧……”
钟逾又看了看周围的穆丛云其他作品,果然如系统所说,有很多关于安海的作品,在各式各样的描绘中,安海是个犹如地狱般的地方。
除了一副《安海三月》,那是唯一一副安海战前的风景画,画中安海色彩明亮,沉醉于春风中,焕发着生机。
除了安海之外,还有几幅据说很有名的给钟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别是——
《废墟里的瓷都》,作于1198年,根据系统介绍,起因是1197瓷都发生的大地震,当时的政府为了赈灾开始筹款,穆丛云曾经游览过瓷都,就画了几幅瓷都风景画拍卖,卖出的银子被穆丛云捐给政府,结果政府一筹款就筹了半年,运送物资又半年,等一年后到把赈灾物资送到,瓷都早就尸横遍野,只剩一片废墟。穆丛云一气之下在1198年画出《废墟中的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