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83)
“啪!”
报纸被赵清重重的扔在桌上,把屋里的众人吓了一跳。
姜清源本来在喝茶,此刻不得不放下茶碗,奇异的看着他:“这不是小赵吗?采购这么快就回来了呀?”
赵清的目光扫过大厅里的每一个人,眼里似乎是悲怆:“京柳铁路被炸了。”
“什么?”
一时间,屋里的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一周前的报纸就报道了!”赵清手指迅速在报纸堆里翻找,很快就拿出一份报纸摊在桌上,“京柳铁路被炸了,倭军诬陷说是奉军干的。”
报纸一展开,所有人都围了过来,钟逾是反应最快的一个,她第一时间看到了那个醒目的标题——【京柳铁路被毁!】
在场大多是北方人,自然知道京柳铁路是倭军在华国修的铁路。
赵清接着说:“还有三天前的报纸,东林省沦陷了。”
一边讨论着,近期一周的报纸全在桌上铺开。
所有人都围着这张桌子、眼睛一眨不眨,将近期的报道收入眼中。
报纸上惨烈的内容告诉钟逾——金融危机将时局迅速恶化,恶之花的种子被催生出土了。
“咳咳咳……”姜清源突然开始猛烈地咳嗽起来,他几乎要喘不上气。
周围的人连忙散开,给姜清源顺气。
“东林啊东林……”姜清源说着,眼泪竟然流下来。
钟逾这时候才想起,姜清源就是东林人。
在场不止姜清源是东林人。
钟逾的视线转过四周——愤怒的、悲伤的……
无人再为秋收而喜悦。
人群中,钟逾发现甄慧不知何时也站到了桌边,她紧紧地捏着报纸,手却微微发抖。
甄慧不是东林人,但她家离东林并不远……
夜里,钟逾躺在床上睡不着。
她现在有一个清晰地认知,那就是战争离她很近。
到了深夜时,她听见门口传来轻微的敲门声。
钟逾直接过去把门拉开。
比她矮上半个头的女孩伫立在门前。
是阿冬。
“不睡觉来找我干什么?”钟逾凝视她道。
“睡不着……”阿冬自然也知道报纸上的事情,被大人们的情绪感染,“打扰你睡觉了吗?”
钟逾实话实说:“我也睡不着。”
“那……能跟我讲讲东林吗?”
钟逾怀着复杂的心情答应了。
这个世界的历史有的与她原来学的差不多,有的和原来不一样,但大致走向确实没大的区别,因此,钟逾重新学习时很有代入感,有时候能直接找到不同世界的对应历史事件。
正是因为像,钟逾对曾经故土的感情很容易就投射在了这里。
同样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况且都来了七年了,这份感情就算开始是假的,也变成真的了。
阿冬与钟逾不同,她这辈子到的最远地方也没出长溪省,她不知道这片土地有多广,更别谈什么爱了。
这个晚上,钟逾跟阿冬讲了很多很多,她不止讲了东林,还告诉她——这是多么广大的一个国家、有多少的民族,或许人们并不相识,但大家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同胞。
中华儿女不能放弃自己的土地、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同胞。
阿冬似乎能理解,又似乎不理解……最后她还是理解了,因为,她想到自己曾与钟逾素不相识,但钟逾救了她、她与这支队伍里的人也不认识,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教过她、帮过她。
在今天以前,阿冬的目标是跟着钟逾,今天,似乎有什么新的东西在她心里生根,她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跟着钟逾,因为钟逾让她像一个人一样活着。
甄慧离队
水利修建不能停下, 但从这个秋季开始,所有人的心都被时局所牵动。
他们期盼着报纸上能传来好消息,可现实让人痛心疾首, 驻扎东北的军队几乎没有抵抗, 反而一路撤退。
一个省丢了不算完,周边两个省也遭到进犯。
敌国的野心远不止东林。
秋后是更难熬的冬天, 时局一日比一日恶劣,姜清源就在这种情况下病倒了。
唯一一点让人欣慰的是,当下众人不用奔波,姜清源养了一个多月幸运地熬过这场病。
即便熬过去了,姜清源的身体是大不如前。
同一时间,还有一些小规模的民间抵抗势力正在兴起。
长溪省离东北近, 这支修筑水利的队伍不少都是东北来的。
战争爆发前, 让他们安安心心地留在这里修水利, 当然没问题, 可是,当家乡都丢了、老家的父老妻儿陷于战乱,作为一个人如何能安心?
因此,陆陆续续有人离开这支队伍, 他们要回去!
人员缩减给水利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姜清源的原计划里,钟逾这水平得“实习”一年才能正式上岗, 平时更多是让她跑腿、学习、负责一些不那么重要的项目。
但现在,钟逾明显感觉到自己工作量在增加、负责的事也更重要了, 好在这些年来她从未停止学习, 暂时还能将手里的事解决。
在家国的烽火中,所有人都压抑地活着。
报纸上长久地被东北的新闻所占领, 可是没有一条好消息传来,甚至丢掉的土地越来越多,刺痛着所有同胞的心。
即使迎来春节,也没有新年的喜悦。
不到半年,东北三个省都丢了。
长溪省依然在最寒冷的时候,这日早晨,钟逾在厨房里咽下最后一口窝头后,来到大院里,她一眼就看见甄慧穿着厚实、身边立着一匹马,正在往腰上挂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