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骨观心(探案)(108)

作者:桐叶长 阅读记录

“点天灯?”他神情有些严峻。

点天灯,元旦夜晚,家家户户用长竿悬挂灯盏,通宵达旦,彻夜不息,称之为点天灯。

只是,盛从周是锦衣卫指挥使,翻看过很多失传的酷刑,不由想到一种古老的刑罚,十分泯灭人性。

大靖未统一前,益州和三湘地带,曾经巫术横行,点天灯最初是巫医们,用来装神弄鬼骗人的把戏,后来被地方土匪用来烧人取乐。

土匪们将路过的行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后,放进油缸里浸泡。到了晚上,将人绑在一根高挺的木杆上,从活人的脑袋上,钻一个小洞,倒入灯油并点燃,以此照亮整个山寨子。

当然,脑袋开洞,人死得比较快,若是从脚上小孔开始点燃,噼里啪啦,尸油爆裂的声音,据说能持续一整夜。

盛从周满眼都是不解,这首童谣是否暗示着什么?若是童谣和此案有关,那为何这首童谣里的人,听着似乎是受害者,又同时是施害者?益州那里究竟发生什么?

“季风,加派人手,务必查清楚,这首童谣,短短大半日,是怎么在京城中流传开的?”

“还有”,他迟疑片刻方道,“最迟明日,须得动身去一趟益州,你去提前准备一下!”

“魏执笔也要去吗?

季风问得很合理,益州山高路远,若是魏执笔跟着,需要备好马车,路上拖拖拉拉,到达益州至少半个月。

而若是锦衣卫缇骑快马加鞭,七日就能到达益州府。

盛从周蹙眉沉思着,“此行路途遥远,魏执笔...就不必去了!”

季风眼里闪过诧异,却也很知趣的躬身告退。

盛从周揉了揉眉心,他过去也经常外出办事,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回国公府,都是寻常。

这次不知为何,心里竟生出空落落的感觉。

望了望诺大的国公府,想到一来一回,路上就要耽搁半个月,便是破案神速,回来时,国公府的寒蝉,该t秋鸣了。

他的脚步,不由朝着东厢房走去。

徐公公纵然诓骗自己,也不会无缘无故说她流泪。

且她一贯在案子上很上心,若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休沐一日。

想到她昨夜身体不适,自己今晨说得那些话,实在有些严重,盛从周心里,又生出了自责之感。

站在月洞门前,他踌躇着,不知该不该进去。

片晌,他刚跨进去半步路,就见蔷薇花架下,棠梨躺在黄花梨木醉翁椅上,枕着荷叶枕托,靠着软织细藤靠背,卧榻凭几,槐荫梦蝶,花下酣眠着,十分惬意。

见她无事,应是转身离去,盛从周却被这幅景象,攫取着全部目光,定住一般,不知注视了多久。

午后阳光,洒落在庭院里,蔷薇花荫下,微风习习,她以帕子盖着眼睛,那双杏眼藏起来了,娇艳欲滴的唇畔,却倾覆着片片花瓣,带着奇异的妖冶。

他就像魔怔了一般,径直走到她面前,在散发着淡淡花香的氛围中,不知自己是以何身份,以何立场,沉醉在摄人魂魄的旖旎里。

落英缤纷,荡起涟漪,蔷薇花也贪恋她的芳泽,盛从周伸出手,拨开一瓣花,又掉落了一瓣。

他觉得自己大约是无救了,竟羡慕这绚烂的蔷薇雨,能肆意占有她。

“大人?”

棠梨拿掉帕子,她本来就只是闭目养神,见到盛大人站在面前,有些奇怪。

盛从周本来觉得局促,见那双眼有些浮肿,果真是哭过的样子,全部骄傲都碾落成泥,指掌不由抚过羽睫下的眼睑,满眼都是歉疚。

“今日之事,是本座言辞,苛责了...”

棠梨不知如何回答,盛从周接着道,“本座最初重用你,因你有摸骨之才,你既有不世之才,自然也有些旁人,没有的古怪脾气...”

他似乎有些说不下去。

“你放心,本座既然是因为你的才华重用你,举荐你,自然不会因为你拒绝本座的心意,就动辄得咎,跋前踬后。当然,也断不会伤害你性命,你不用日日担心掉脑袋...”

棠梨心下一紧,不知盛大人听到多少。

见她眼中仍有惊恐之色,盛从周有些无力感,似乎所有解释都是多余。

“本座明日要去一趟益州,此行坎坷险阻,你一同跟去,恐怕不方便,这一个月,你就呆在经历司,看看历年旧案卷,也正好养养身体!”

“大人,卑职也想去!”

棠梨也顾不上,盛大人到底听没听到了,只想一道跟着破案。

“你不会骑马,马车耗时太久...”

盛从周还要解释,棠梨连声道,“卑职会骑马...”

她想了想,以前去内蒙古旅游时,当地人牵着马,让她在草原上溜了一圈。

这...怎么不算会骑呢?

五候蜡烛08

盛从周的益州之行, 接连推迟。

先是抓捕散布童谣之人,比预想中耗费时间。

普通老百姓,本就喜欢猎奇猎艳。

鬼怪传说,勋贵病世...

可以嚼舌根, 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太多, 那首童谣又朗朗上口, 是以, 传播速度极快。

锦衣卫动用大量人力物力, 最后追根溯源, 查到一个说书先生头上。

可这说书先生,专以在茶铺当口, 贩卖京城秘辛为生。

他家门口的大树下, 放了一个匣子, 有人提供素材,他摘取可用的材料,添枝加叶, 照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 粗劣加工一遍。

也不论故事真假,单纯图了乐子,杜撰些噱头,赚点日常赏钱。

盛从周去老树下看过,大多都是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夹七带八的花边事。

同类小说推荐: